田甜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上海 200092)
根據(jù)美國混凝土協(xié)會[1]的規(guī)定,可控性低強度材料(CLSM)指一種自流平、自密實,無需振搗便可填充密實,28d無側限抗壓強度小于8.3MPa的新型回填材料。CLSM的可控性是指其具有高流動性,為滿足各類工況的回填需求,CLSM的流動度應在200~300mm之間,但高流動度也會引起流填料的離析泌水,對CLSM硬化后的力學性能及耐久性造成不利影響。
為改善CLSM性能,實際工程中會使用外加劑。外加劑是流動材料攪拌過程中所添加的一種外加劑物質,如減水劑、增稠劑[2,3]、加氣劑[4,5]、保坍劑[2]等。減水劑可增加流動材料的分散性,改善其流動性。當CLSM的流動性不足時,加入減水劑可增加其流動性,常見的減水劑有萘系減水劑、聚羧酸系減水劑。萘系減水劑可降低材料的沉降速率,改善流動性,提高輸送能力[6]。聚羧酸減水劑作為一種新型減水劑,有更好的減少用水量和增加流動性的效果。
CLSM的常規(guī)組成包括骨料、膠凝材料、拌合水,同時可添加外加劑以改善其性能。本研究使用的骨料為再生骨料和開挖土,膠凝材料是水泥和粉煤灰的混合物,拌合水為自來水,并添加萘系高效減水劑、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調整CLSM的性質。
本研究用海螺牌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為Ⅲ級粉煤灰,再生骨料為粒徑小于4.75mm的再生混凝土細骨料。開挖土取自上海某工地第二層土,為褐黃、灰黃色粉質黏土,經(jīng)過破碎、烘干、過篩選取粒徑小于4.75mm的顆粒用于制備。
CLSM流動性的測定儀器是一種特定尺寸的雙開口圓柱測試筒,根據(jù)ASTM規(guī)定,測試桶高為150mm,內徑為75mm[7]。測量時首先將拌和好的流動材料倒入測試桶中,無需振搗壓實,刮平后將模具向上輕輕提起,待其擴展度穩(wěn)定不變后測量最大坍落擴展直徑及與之垂直的直徑,并計算二者的平均值作為測試結果,見表1。
本研究使用減水劑來減少拌合水用量并增加流動性,考慮到CLSM中膠凝材料較少,減水劑用量選取摻量范圍中的最大值,設定配合比見表1,其中水固比為拌合水與固體拌合物的質量比,減水劑摻量是膠凝材料的質量百分比,灰膠比為水泥與膠凝材料的質量比,再生骨料占比是再生骨料質量與開挖土和再生骨料質量和的比值。
本研究探究減水劑種類及摻量對CLSM流動度的影響,以及水泥摻量、再生骨料摻量對減水劑作用效果的影響。分析實驗組1、2、3、4發(fā)現(xiàn)摻入2%萘系減水劑可顯著提高漿體流動性,與無減水劑的對照組相比,流動度增加量在30mm左右,但0.3%聚羧酸減水劑的效果不明顯,因此將聚羧酸減水劑的摻量由0.3%提升至2%,分析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與同等摻量的萘系減水劑相比,聚羧酸減水劑提高漿體流動性的能力更強,流動度增加量在65mm左右。
表1 試驗配合比
改變水泥摻量即灰膠比,探究灰膠比對減水劑作用效果影響見試驗組1、2、5、6,灰膠比為0.5時萘系減水劑對流動性的調節(jié)可控,與不使用減水劑的對照組相比,流動度增加量在30mm左右,每組的流動度增加值較一致;當灰膠比為0.2時,減水劑對流動度的調節(jié)不可控,特別是當水固比為0.33時,流動度大于300mm,不滿足一般回填環(huán)境對CLSM流動度的要求。這是因為減水劑是與水泥結合發(fā)揮作用的,水泥摻量過少會影響減水劑的作用效果。改變再生骨料摻量,探究再生骨料摻量對減水劑作用效果影響的試驗結果見試驗組5、6、7、8,再生骨料占比為0.6時,骨料中開挖土較多,對拌合水的需求量大,水固比大于0.33時流動度才滿足要求,而添加2%的萘系減水劑可以顯著減少拌合水的用量,水固比為0.30就可滿足流動度要求。再生骨料占比為0.8時,萘系減水劑對流動性的調節(jié)可控,與不使用減水劑的對照組相比,流動度增加量在30mm左右,每組的流動度增加值較一致。
在制備CLSM時使用減水劑可有效降低拌合水用量提高流動度,分析試驗結果得出以下結論:
(1)CLSM中膠凝材料占比小于一般的水泥基材料,選取減水劑用量時應取建議范圍的最大值。
(2)相較于萘系減水劑,聚羧酸減水劑增加材料流動性的效果更好。
(3)減水劑是吸附在水泥表面影響水泥水化而發(fā)揮作用的,評價減水劑的作用效果時,應同時考慮水泥、再生骨料摻量對性能發(fā)揮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