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已有40年歷史。在國內(nèi)的文化版圖中,當代藝術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現(xiàn)象,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當代藝術”作為一種國際通用的藝術形態(tài),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進入新時代,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更加迫在眉睫。中國國際地位上升,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當代藝術自身發(fā)展以及所面臨境遇顯然也更加復雜。無論是出于發(fā)揚中國文化自信的訴求,還是基于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境遇來講,重新審視中國當代藝術的現(xiàn)狀、問題、思想資源和未來走向,都是一個迫在眉睫的課題。
“全球語境中的中國當代藝術批評”這一選題把全球語境中的“中國當代藝術批評”作為研究對象,梳理40年來全球批評界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推動、批評、分析和研究,從文本梳理、展覽反饋、知識構成、話語權力分析等多個角度對中國當代藝術所面臨的全球批評做細致分析和研究。
如果說“中國當代藝術”是個模特,那么全球關于中國當代藝術的批評則類似一個“鏡子”。這個鏡子可能客觀,也可能非客觀。對“鏡子”的研究,反映了“鏡子”本身的質(zhì)地、光線折射角度、以及生產(chǎn)廠家的工藝。也就是說,對“批評”本身的研究即是文本研究,也是對其基點、視角、判斷的知識考古。既往的研究大多圍繞著“中國當代藝術”本身展開,本議題集中對“全球語境中的中國當代藝術批評”展開研究尚屬首例,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在此背景下,為進一步深化相關研究,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文藝評論基地擬于2020年年底在中央美術學院召開“全球語境中的中國當代藝術批評”學術研討會。
本次學術研討會和論文征集活動得到中國文聯(lián)中國文藝評論中心的支持,具體活動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文藝評論基地、中央美術學院科研處承辦,中央美術學院學報編輯部協(xié)辦。
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文藝評論基地既往出版《20世紀中國美術批評文選》、《20世紀西方藝術批評文選》的基礎上,會議主辦方將遴選優(yōu)秀論文結集出版《全球語境中的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第1輯)c隨著活動的逐年推進,會陸續(xù)對優(yōu)秀論文進行結集出版。歡迎持續(xù)關注該專題的學術研究,并向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文藝評論基地推送研究成果。
主題一:地域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
1.北美洲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
2.南美洲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
3.歐洲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
4.澳洲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
5.非洲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
6.東亞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
7.東南亞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
8.港澳臺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
9.中國大陸地區(qū)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
說明:上述選題只做地域限定,便于論文歸類,研究者選題可以不對應上述地域限定。論文既可以進行全球整體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的研究,也可以在上述選題之下自出子課題,比如美國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法國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紐約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倫敦中國藝術批評研究等。
鑒于《20世紀中國美術批評文選》已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文藝評論基地組織出版發(fā)行,“中國大陸地區(qū)中國當代藝術批評研究”的論文主要指針對中國大陸地區(qū)的批評文章、專著所作的研究性論文。
主題二:“展覽舉辦與批評回應”研究
此處所說展覽既包括中國藝術家參加的重要國際當代藝術展覽,比如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圣保羅雙年展、光州雙年展等,也包括藝術家舉辦的重要國際個展,還包括有中國藝術機構參與的重要國際藝術博覽會等。另外,也包括重要國際藝術機構所舉辦的中國當代藝術展覽,比如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的“INK”展覽等。批評的回應,指針對上述展覽見于紙本雜志、網(wǎng)絡媒體國內(nèi)外學術論文、新聞報道等。
該主題征文為針對上述“批評的回應”所進行的研究。
主題三:美術出版和中國當代藝術批評
本主題“美術出版”主要指關于“中國當代藝術”的國內(nèi)外專著,或者國內(nèi)外藝術史、藝術評論專著中有關中國當代藝術的部分。該主題論文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指相關專著的介紹,另一部分指針對上述專著撰寫的研究性論文。
1.征文符合本次會議主題的研究范圍,中英文寫作均可,漢語字符(或相當于)6000-12000之間。特殊情況下征文條件可以放寬。
2.有意參加此次學術研討會并宣講論文的學者,請于2020年11月15日前將論文電子版(Microsoft Word格式)發(fā)送到會議郵箱:dadaliubin@vip.126.com,并在郵件主題處標注“全球語境中的中國當代藝術批評學術研討會征文”字樣。
3.會議主辦方將于2020年11月30日前確定人選論文,并向作者發(fā)出參會正式邀請和會議通知。
辦公電話/010-64771307
劉禮賓/+86 133 6666 9326
吳晶瑩/+86 132 6947 8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