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航天人開始醞釀和規(guī)劃中國第一代運載火箭;2006年10月,國家正式啟動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的工程研制;2016年,被人們親切稱為“胖五”的長征五號首次發(fā)射成功,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實現(xiàn)全新跨越,是中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標志;2017年7月2日,“胖五”第二次發(fā)射失利,火箭飛行至346秒時突發(fā)故障;2019年12月27日,我國運載能力最強的重量級小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復飛成功。“胖五”經(jīng)歷過挫折,時隔兩年上演“王者歸來”,胖五威武!
航天是個大工程,又關系著每個人的小確幸,不論是北斗系統(tǒng)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每一次與太空的互動,大到測控防災,小到手機通訊,都在改變著地球人的生活。用一句流行的詞來說就是:中國航天,奧利給!
適用主題:科技的力量;時代進步;航天夢;中國精神;青年一代……
文本解讀:湖北省枝江市一中 萬安
角度一:不忘初心,追逐夢想
從“天眼”探秘到載人航天,從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到“胖五”上演王者歸來,探索浩瀚宇宙,是中華兒女不懈追求的偉大夢想。中國航天精神代表的是品質(zhì)上的苛求,是技術上的尖端,還是中國夢的集中體現(xiàn)。正如年近九旬的“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孫家棟院士所說:“這一刻,我們都是幸福的追夢人!”
角度二:嚴謹細致,精益求精
“胖五”長征五號的起飛,是一項嚴密的系統(tǒng)工作,每一個小的細節(jié)都可能導致整個系統(tǒng)的錯誤,沒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則難以做到這一切。而航天精神則是工匠精神在航天事業(yè)中的具體體現(xiàn)和生動寫照。
角度三:青年一代,不斷超越
航天夢是歷史的,現(xiàn)實的,也是未來的,更是年輕一代的。少年強則國強!少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實現(xiàn)。
時評鏈接
“胖五”翻身仗,打得真漂亮!
陳芳 ?胡喆
2019年12月27日晚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攜實踐二十號衛(wèi)星從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拔地而起,直入蒼穹,圓滿完成發(fā)射任務。“胖五”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長征五號是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里程碑工程,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chuàng)新的最高水平,可實現(xiàn)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的大幅跨越,運載能力位居我國首位,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是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將為后續(xù)探月工程三期、火星探測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經(jīng)過十余年工程研制,長征五號先后于2016年11月3日和2017年7月2日實施了兩次發(fā)射,其中首次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第二次發(fā)射因火箭發(fā)動機故障,未能將衛(wèi)星送入預定軌道。有人說:“看樣子,中國航天又要進入低谷了?!?/p>
回到20世紀90年代,中國航天曾接連遭遇發(fā)射失敗,有人驚呼“長城奇恥,國人心寒”。艱難時刻,航天人依舊奮起擔當,負重前行,終于走出了低谷,贏得了勝利。
百折不撓,探夢不止。長征五號的這場“翻身仗”,也是航天強國重大工程的關鍵仗,更是中國航天的必勝之仗。900多個日日夜夜,從任務失利到重整旗鼓,從問題歸零到扎實準備,從屢克難關到圓滿完成任務,偉大夢想標注創(chuàng)新使命,偉大精神孕育不朽傳奇。為了提升設備的可靠性,發(fā)射場防腐分隊僅兩年多用的油漆桶就可堆滿4個籃球場;為了讓發(fā)射前6分鐘的預案更充分,僅控制系統(tǒng)就討論了16個小時……
當長征五號順利將衛(wèi)星送入預定軌道的消息傳來,這一次,中國航天人用勝利做出了最響亮的回答,彰顯了一種逆境中奮起,愈挫愈勇的擔當精神。這一仗,打得真漂亮! “天是羅帳地是床,安家山溝扎板房,三塊石頭架口鍋,土豆白菜下干糧?!痹谖牟教彀l(fā)射場,一句當年的順口溜至今仍在流傳,這是老一輩航天人白手起家、戰(zhàn)天斗地的真實寫照。
一代代航天人不竭奮斗,一批批報國者誓言無聲。面對困難,中國航天人初心不改,信心不丟,成為新型舉國體制的又一生動實踐,探索出了一套符合中國國情和重大科技工程要求的科學管理模式,造就了一支年富力強、經(jīng)驗豐富的高素質(zhì)人才隊伍,接過了前輩手中的火炬。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不管困難有多大,浩瀚星海永遠在這里,永遠等待著我們?nèi)ヌ剿?,去追尋。(選自中新網(wǎng))
(編輯: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