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品交易存在各種風險,合同簽訂過程中要防范和將風險轉移。合同訂立、合同履行和合同救濟是商品混凝土交易中易出現(xiàn)風險的環(huán)節(jié)。究其根本,首先是企業(yè)的自身管理有缺陷,其次是國家的立法不完善,再有便是存在合同欺詐和惡意違約。由于商品混凝土企業(yè)的產品比較單一,所以交易風險的防范尤為重要。諺語有言“財富的一半來自合同”。合同文本的規(guī)范、履約率、應收賬款的回收時效等對企業(yè)經濟效益都有著重大的影響。本文以商品混凝土買賣合同糾紛為案件,結合企業(yè)管理經驗,對商品混凝土市場交易的主要風險與防范來進行探討。
關鍵詞:混凝土企業(yè);購銷交易活動;風險與防范
一、合同訂立中的風險防范
合同作為項目的前提和基礎,合同訂立涉及到多個方面。合同主體、合同形式、訂立程序、合同條款以及合同效力等都是在合同簽訂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在商品混凝土買賣合同訂立時,無論哪一方面出現(xiàn)失誤都會給回收賬款留下隱患。
(一)合同簽訂前對合作方做必要的審查
從風險防范的角度來說,既要考慮到法律資格問題,更要確定其實際締約能力問題?,F(xiàn)實中,商品混凝土買賣合同貨款被因此惡意拖欠的問題屢出不窮。案例:2015年,某攪拌站與乙建筑公司簽訂商品混凝土買賣合同,合同約定由甲攪拌站向乙建筑公司提供商品混凝土。后乙公司一直未付貨款。遂攪拌站到法院起訴乙公司,一審判決支持甲攪拌站請求。法院執(zhí)行時經調查,發(fā)現(xiàn)被告乙公司無可執(zhí)行財產,且該公司營業(yè)執(zhí)照已被吊銷,導致判決無法執(zhí)行,甲攪拌站因此無法得到賠償。由于在法律上我國未對混凝土交易的從業(yè)主體資格做出限制性規(guī)定,因此,一些別有用心的個別企業(yè)鉆了法律的空子,雖然具有法律上的主體資格,卻沒有履行締約的能力。與此類企業(yè)簽訂合同必定會帶來經濟損失。因此訂立合同前除了要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況外還要審查合作方有無簽約資格,還要,確定營業(yè)執(zhí)照是否有效并保留復印件。同時還必須對對方的施工許可證進行查驗,將訂立的合同提交混凝土交易中心登記備案也是必備的程序。
(二)做好合同主要條款的審查
商量混凝土的合同中一定要有完整、明確、齊全的價格條款。最近幾年,商品混凝土市場價格處于總體下跌的趨勢,影響商品混凝土合同價款的各種因素都很敏感。簽訂合同時,合同雙方應該協(xié)商約定根據(jù)原材料漲跌的一定幅度,價格條款允許變更,以免損失。交貨條款中的商品混凝土交貨處,要明確工程項目名稱。如果出現(xiàn)合同糾紛,這關系到處理糾紛的法院管轄范圍。對于涉及到跨區(qū)域的軌道、道路交通工程項目,要寫明項目附近的路名或坐標,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管轄產生異議。如“交貨地點為軌道交通一號干線東北延伸段”,就會因為送貨地點表達不明確,導致立案發(fā)生困難。此外,收貨方經辦人的姓名要在合同中寫明。這是為了預防一旦經辦人離開,對方否認已經收貨而出現(xiàn)糾紛后造成的舉證困難。尤其當一個工程項目涉及到多家供應商時此舉尤為重要。對于合同進行過程中的人員變動問題,在人員進行變更時,需要對方重新辦理授權委托書并將原委托書作廢。合同條款中對于付款時間的明確約定尤為重要。沒有明確日期的類似“待業(yè)主付款后按同比例支付”、“結構封頂后付90%”、“工程全部驗收合格后付清全部價標”、“分期按比例付款”等條款,這些或付款條件模糊、或付款期限不明確、或意思表達不夠完整,都將會給正?;厥召~款或訴訟帶來難以想象的困難,從而給企業(yè)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違約責任條款。合同審查時要注意審查有無加重供方責任的不平等的違約條款。在我國的建筑市場上,混凝土供應商目前經常遭受不平等的待遇,時常會面臨嚴苛的違約責任爭議條款的處理。除了以上各點,對于訴訟管轄地的約定在合同條款中也很重要,對于管轄約定地點要具體明確?!对V訟法》對此有明確的規(guī)定。如果在條款中對于管轄地點約定不明確,一旦發(fā)生訴訟糾紛,法院就會以“雙方對管轄地約定不明”為理由,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立案后移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所以在與外省市駐當施工企業(yè)訂立合同約定法院管轄地時,要選擇工程項目所在地法院,這樣一旦出現(xiàn)糾紛可以降低訴訟成本。如需仲裁,則要在仲裁條款上明確約定某個仲裁委員會,避免條款無效。
(三)對合同細節(jié)的審查
1)合同簽訂雙方需在合同上加蓋單位公章并由企業(yè)法人或授權委托人簽字確認,合同上加蓋的公章要清晰可辨。如某供應商起訴上海某建筑公司合同違約,由于合同上的公章模糊不清,被告辯稱該合同上的公章為其前法定代表人偽造刻制而不承擔違約責任。合同上加蓋的公章是否清晰可辨關系到能否作為檢材,提供給司法鑒定。2)合同上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手寫修改,但在修改處需由雙方加蓋公章確認。對于合同文本頁數(shù)較多的情況可以不逐頁加蓋公章,可在合同側面加蓋騎縫章。3)簽訂合同時要取得對方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4)格式合同的風險審查。如若采用格式合同訂立合同,應當注意在有加重供方違約責任條款下簽訂補充協(xié)議隨附合同。
二、合同履行過程中的風險防范
(一)合作方怠于收貨確認
商品混凝土的送貨方式常見的是由生產方用攪拌車送貨到購買方施工現(xiàn)場,以一車一票的方式由購買方的現(xiàn)場人員收貨簽收。實際在交貨時由于各種原因,往往并不是由合同上約定的人來進行簽收。如果按月進行結算,常常會出現(xiàn)購買方用約定人未簽收的借口來扣除一些方量的情況。“日清日結”是避免這種不必要的糾紛的有效方式。
(二)出具發(fā)票和接收收據(jù)應當注意的風險
混凝土供應商給購買方開具發(fā)票時,購買方需出具給供應商收據(jù)。收據(jù)具有欠款確認的作用,必須要寫明基本信息。例如:“今收到X公司編號4539號發(fā)票一張,金額為十萬元整,2018年2月15日”。這張收據(jù)就存在明顯的缺陷,一些如款項是否已經支付、收款人信息等重要信息都沒有寫明。
(三)接受支票支付的風險
目前支票支付款項的形式已不多見,為了避免出現(xiàn)誤差,供應商在接收票據(jù)付款時要注意審查。對一些重要信息,如收款人名稱、金額大小是否正確、金額大小寫是否一致,背書是否連續(xù)等要仔細核對。
(四)防范信譽欺詐。
對于一些長時間有良好合作關系的公司,在簽訂合同時也不能掉以輕心。一些口碑較好的公司也可能會出現(xiàn)資金困難而拖欠貨款轉嫁風險的情況。例如:某公司采取以小項目合同贏得供應商的信任的方法,在承接了某工程后要求供應商供貨。但要求供應商與其下屬子公司簽訂合同。后發(fā)生合同糾紛,供應商起訴子公司時發(fā)現(xiàn)其無還款能力。因此,無論是否有過良好合作關系,為了減少風險,在簽訂合同前都要對對方公司是否出現(xiàn)異常多加重視。
(五)不安抗辯權的行使
在履行合同有先后順序合同中,如果履行合同順序在前的一方有確鑿的證據(jù)能夠證明后履行合同的一方在履行期限結束前,將不具備履行能力或不會按合同履行的,在對方尚未開始履行合同或提供履約擔保前,有中止履行的權力,這就是不安抗辯權。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應及時通知對方。如對方提供了履約擔保,應繼續(xù)履行合同。案例: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混凝土買賣合同,合同履約中甲公司發(fā)現(xiàn)乙公司資金嚴重惡化,根據(jù)合同法中不安抗辯之規(guī)則,停止供貨并且要求乙方即時結款。甲公司首先向法院申請采取了訴前保全,對乙公司資金帳戶實施凍結,后經法院查明,乙公司確實已不具備合同支付能力。合同雙方經過法院的調解,同意終止簽訂的合同,并由乙公司采用分期還款的方式支付甲方已履行部分的未結算款項。
三、合同違約救濟中的風險防范
《合同法》中的違約責任制度和《民事訴訟法》、《仲裁法》中的民事糾紛解決制度體現(xiàn)的正是合同違約救濟的基本原則。合同雙方發(fā)生爭議后,首先應采用協(xié)商的方式解決。欠款方的違約事實和支付欠款時間、支付方式及金額要在和解或調解達成一致后寫入“和解協(xié)議書”或“民事調解書”;同時,還要在其中寫明如若欠款方不能按期足額支付,則欠款期限結束需對逾期未付的款項加倍償還支付利息。制定“和解協(xié)議書”或“民事調解書”時,債權方需要注意,如采用分期或分批還款,還款的批次越多,對方再次違約機率越高。例如:某建筑公司拖欠材料供應商貨款220萬元,雙方經過法院調解,約定由建筑公司采用分期支付的方式支付欠款,但建筑公司在約定期限內未按約定支付欠款,供應商隨后向法院申請對工程公司實施強制執(zhí)行。法院連本帶息凍結了其240余萬元存款。一起還款期限很長的糾紛因此得到了解決。在違約后進行協(xié)商解決時,要把法律關系不同的法律事實分割開。比如,在商品混凝土買賣合同中常常還會出現(xiàn)因產品質量問題導致的索賠、人身損害賠償?shù)群贤P系之外的法律關系。其次,在結算支付時,購買方常常會將這些法律關系與買賣合同捆綁在一起,變相的讓供應商打折讓利的目地。倒如:某建筑公司欠商混供應商合同款124萬元,結算時,建筑公司提出施工中因供貨質量問題導致了兩起工傷事故,需要供應商賠償,要求供應商降低支付金額。商混供應商將建筑公司起訴,并向法院申請采取訴訟保全措施,法院凍結了建筑公司銀行賬戶中125萬余元的存款,最后建筑公司不得不全額支付可合同欠款。供應商借助法律手段,將被動化主動,合法有效地維護了自身的權益。第三,把握違約責任基本規(guī)則。違約責任是指違約當事人拒不履行合同或履行的合同與合同約定不符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制定違約責任的目的在于為了促進合同正常履行、防止違約、保護合同雙方合法權益。合同中的風險預防是企業(yè)風險防范中關鍵的組成部分。商品混凝土供應企業(yè)要慎重選擇購買方,簽訂合同前應對購買方的信用、支付能力、財務狀況等信息進行調查;在合同訂立過程中要仔細斟酌合同條款,防止合同漏洞和避免掉進合同陷阱;靈活使用保全措施、善用違約救濟等法律手段降低合同風險、化解合同糾紛是保護企業(yè)合法權益和經濟效益的正確做法。
結束語
商品混凝土企業(yè)作為購銷交易商務活動中的供貨方,在合同交易過程中一定要嚴格遵守合同法、遵守國家和行業(yè)標準以及部頒標準。約束自己的行業(yè)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只有在各種規(guī)章、合約條款的約束下,商品混凝土企業(yè)都能夠做到依法依規(guī)購進合格原材料,貨真價實銷售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企業(yè)才能夠得到有效的長久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彥.商品混凝土生產成本控制難點及策略[J].納稅.2019(14):22-23.
[2]張?zhí)靷?,胡鳳麗.預拌式商品混凝土企業(yè)計量器具的管理[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6(04):3-6.
作者簡介:
王子龍,男,1983年10月出生,河北承德人,本科,中級經濟師,主要從事商品混凝土的銷售工作,對商品混凝土市場調研,風險控制及應收賬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