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輝
一條大江,從遠古走來,蜿蜒奔騰,時而淺藍,時而碧綠,時而波光粼粼,時而浪花點點,如迷人的彩練,迷住游人的眼睛;有時它又會驟然變臉,瞬息之間化身驚濤駭浪的黃龍,喜怒無常,肆虐泛濫,讓人驚慌失措,忐忑不安。
它是歡樂,也是憂傷。它是那樣的溫柔甘甜,它也是那樣的暴怒苦澀。
這條江,日夜穿城而過,滋養(yǎng)著兩岸兒女,流入他們的心田,讓他們的靈魂伴隨它的濤聲起落。
就是這同一江水,讓兩岸的泥土里生長出茵茵綠草,綻放出繁花密葉的波紋,飄蕩著稻穗的芳香;就是這同一江水,在陰晴變化里彈奏著歡欣或可怖的旋律,讓人們的心潮時而快樂時而痛苦地激蕩。
這條流過舊石器時代,流過新石器時代,流過青銅時代的江,流到唐朝的時候,終于等來了自己的名字——邕?!掇o源》:“邕,城郭四方有水……”
這條名邕的江,就是南寧的母親河。正是有了這條日夜流淌的江,才有了依江而居、與水為伴、繁衍生息的古人類,才有了南寧燦爛的早期歷史和漁耕文明,才有了南寧后期的稻作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
大江奔流。翻閱一頁頁歷史典籍,你會發(fā)現(xiàn):邕江風平浪靜,則南寧果實累累,魚蝦豐盛,稻米飄香;邕江洪水泛濫,則南寧田地被淹,房毀屋壞,人民流離失所。
時光緩緩流逝,歷史輕輕訴說,誰讀懂了母親河邕江,誰就讀懂了南寧;誰領悟到了南寧市民的安危與母親河邕江息息相關,誰就掌握了南寧城市建設興衰的金鑰匙。
一代代南寧城市發(fā)展的引領者,為了這座城的安寧、繁華、富庶和美麗,來到母親河的身邊,與它面對面,聆聽它汩汩的濤聲,傾聽它心靈的密語,探尋它靜默的期盼,希望從它奔流無盡的波光中獲得靈感,開啟城市發(fā)展的新步伐。
波起復落,夢破又圓。在千年的期盼之后,終于有一座大橋飛架邕江南北,讓江南江北天塹變通途。改革開放后,兩座、三座……更多的現(xiàn)代化橋梁連接邕江兩岸。邕江大橋、清川大橋、白沙大橋、中興大橋、英華大橋、南寧大橋、五象大橋……一座座跨江大橋,英姿勃發(fā)、雄偉壯觀,施展各自獨具特色的魅力,以特殊身份成為城市發(fā)展變化最真實的記錄和見證。
虹起邕江,成為南寧城市發(fā)展的新動力,南寧城市發(fā)展隨之進入快車道。邕江兩岸,樓群如雨后春筍般增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快速增加。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越來越成為人們的新共識。母親河邕江,再一次成為城市發(fā)展引領者們注目的焦點。
江是市之寶,水是城之魂?!鞍痘胤凹玻L逆鼓聲遲。萍葉沾蘭槳,林花拂柳旗?!薄膀暄咽镄憬桑n蒼映迴瀾。遠近村枋連市井,空濛煙雨幾樓船?!薄拔骰浻^諸郡,南寧亦首明。正音前漢葉,奇貨左江通?!边@些前人所描繪的邕江舟楫往來、兩岸繁華的景象,再次進入仁人志士的視野,撩動他們智慧的心弦。
秉承“治水、建城、為民”宗旨,貫穿“堤、路、景”相結合建設理念,推進“百里秀美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fā)利用。這個寄托著南寧城市發(fā)展新的美好愿景,期待邕江華麗轉(zhuǎn)身的親民、利民、惠民項目,于2012年拉開序幕。
許許多多的建設者來到邕江之濱。他們揮汗如雨,清除垃圾,清理雜草,平整岸坡,在水邊種上蘆葦,請大王椰、銀海棗、霸王棕等亞熱帶植物來江邊的灘涂荒地安家,請曾經(jīng)在江邊瘋長的大葉油草重回這里落戶,幫留守江岸的榕樹、龍眼樹、荔枝樹、蘋婆樹等呼朋引伴,召來香樟樹、紫薇樹、菩提樹、棕櫚樹、刺桐樹、藍楹花樹、蠟樹、檀樹等為鄰,還為三角梅、朱槿花、繡球花、龍船花、野菊花、梔子花等安排了各自喜歡的領地。曾經(jīng)蓬頭垢面、又臟又亂的江邊變得綠樹成蔭,繁花似海,花開如瀑,鳥語花香,綠洲遍地;曾經(jīng)的灘涂荒地,變成了一座座優(yōu)美而鳥語花香的江濱公園。
那些新建成的綠道邊,鵝黃、嫩綠、絳紅葉片顏色各異,層次豐富的觀賞植物仿佛彩色的飄帶在路邊輕輕舞動。
那些濱水步道、木制棧道隨著岸線蜿蜒,兩邊是鮮花,是吉祥樹,是頭戴白色蘆花帽隨風搖曳、詩意盎然的蘆葦。
堤岸邊,臨江的坡地上,體現(xiàn)著邕江詩話、壯鄉(xiāng)文明、綠城神韻、東盟風情,多姿多彩的壁畫,生動活潑的雕塑,飽含藝術的激情,蘊藏文化的元素,帶著強烈的審美意識,不知疲倦地向人們展示著南寧的歷史文化根源,將鄉(xiāng)愁和鄉(xiāng)戀,如蒲公英的種子,輕輕撒進人們的心田。
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兩岸高樓霓虹閃爍輝映江面,一座座形態(tài)各異的跨江橋燈光璀璨,組成光彩奪目、絢麗多姿的奇觀。邕江之夜,不再是荒涼黑暗,而是流光溢彩、燦若星河。
短短幾年時間,古老而年輕的邕江舊貌換新顏,仿佛變成了人間仙境,變成了優(yōu)美的生態(tài)長卷,放眼望去,江水清清,江流有聲,綠樹婆娑,百花爭艷,蒹葭蒼蒼,百鳥飛翔……今天的南寧人,用汗水和熱血,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
市民扶老攜幼合家歡聚而來,情侶牽手輕言細語而來,游人慕名遠道而來,為它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震撼、而驚嘆,在前后對比中明白了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的深刻含義,分享著人與自然和諧、詩意棲居的快樂。
光榮與夢想依然在路上。許多人同我一樣,微笑著看到百里秀美邕江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 ? 丘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