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每天都在增加的確診病例數(shù)、疑似病例數(shù),直觀顯示了這場戰(zhàn)“疫”形勢的復雜嚴峻。
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一部與病毒抗爭的歷史。發(fā)生于上世紀初的“西班牙大流感”,曾經(jīng)奪去數(shù)千萬人的生命,就是人類缺乏科學的應對手段使然;而17年前的“非典”和今天的疫情更昭示我們,肆意捕殺和非法食用野生動物的陋習不除,必然自釀苦果,遭到大自然的報復。因此,防范疫情,尤其需要我們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相信科學,依靠科學,積極作為。
在嚴峻的疫情面前,公眾有一些緊張情緒是正常的,但驚慌失措和掉以輕心都是不可取的。要取得這場戰(zhàn)“疫”的勝利,不僅需要相關部門做好權威信息的發(fā)布工作,提升公開度、透明度,及時辟謠,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提升科學素養(yǎng),保持科學理性的態(tài)度,在面對海量信息時過濾篩選,不確定的不傳、不權威的不傳、不科學的不傳,堅決不做謠言的“傳聲筒”和“應聲蟲”。目前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期,越是此時,越需要冷靜的頭腦、理性的思考,多看權威媒體的報道,多聽醫(yī)療機構的建議,讓理性聲音戰(zhàn)勝恐慌情緒,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攜手抗擊疫情的信心和勇氣。
科學防治是系統(tǒng)性工程,要做到:做好疫情監(jiān)測、排查、預警等工作;加大對重點場所的禽類、野生動物等交易的監(jiān)管和衛(wèi)生學處置力度;對車站、機場、碼頭等重點場所,以及汽車、火車、飛機等密閉交通工具,采取通風、消毒、體溫監(jiān)測等必要措施;加強溯源和病原學檢測分析,加快治療藥品篩選和疫苗研發(fā)……總之,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而隨著各地返程與返工的漸次啟動,相關部門更需提早規(guī)劃,多一些主動應對,多一些統(tǒng)一安排,最大程度減少不利因素的影響。
防疫抗病、救死扶傷,既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的永恒課題,也是科技進步、文化昌明的重要展示。成功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毒株,我們離擁有疫苗更近了;運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支撐服務疫情態(tài)勢研判,防疫精準施策有了堅實支撐……面對“魔鬼”,我們不怕不慫。我們更相信,保持科學理性的態(tài)度,客觀地認識疫情、科學地預防疫情、有效地防控疫情,采取更加果斷、更加有力有序、更加科學周密的舉措,我們定能取得這場戰(zhàn)“疫”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