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青
第一次見到黃鶴樓是在飛馳的列車上。
早就知道黃鶴樓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也早在書本上看過歷代文人墨客贊詠黃鶴樓那些千古絕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總覺得此樓是很遙遠神圣的。卻不料那年就在從福建至北京車上,在火車呼嘯駛過聲中,聽到有人欣喜地說:快看,黃鶴樓、黃鶴樓。窗外瞬間晃過一座有著黃色琉璃瓦的塔樓,樓的每一層似乎都有外翹的檐角,這就是黃鶴樓了?火車太快,看不清楚,但那曾經(jīng)遙不可及的黃鶴樓畢竟就在身邊,就在眼前,那天,它與車外同樣一晃而過的滔滔長江以一種召喚般親近的姿態(tài)吸引了我。
又過了幾年,真正踏上了黃鶴樓和長江大橋所在的武漢的大地。登上黃鶴樓,放眼望去,武漢三鎮(zhèn)盡收眼底,那貫穿武漢蛇山龜島的長江大橋,飛架南北,在浩渺的江波中赫然佇立。行走于長江大橋上,但見江水緩緩流淌,遠處江面上籠著一層如紗一般的薄霧,偶爾傳來一兩聲清亮悠遠的江樓鐘聲。向北望去,左岸是秀美的龜山,右岸是郁郁蒼蒼的樹。置身于熙攘的市井,能感受到這個城市的親民氣息。除了醬料特別濃郁的招牌熱干面,還有糯米丸子、烤豬蹄、煎土豆、臭豆腐、炸香蕉、各種涮串……端出來的都是讓人驚訝的大盤,量多到吃不完。居然還有小時吃過的白米酒糟!我們一人一碗打包拎著來到江邊的小廣場,幾個畫了花妝穿著戲服的漢劇演員穿梭來往,樹下老百姓挨挨擠擠閑坐聊天,有的張口亮嗓,有的捧茶啜嘗,還有埋頭扎花刺繡的。見了來自外地的我們也不認生,隨和地招呼我們落座聽戲。這一城熱情爽朗大氣的武漢人,讓來自閩南的我愛上了長江之濱這個櫻花盛開的地方。
這一切卻在2020年的開春突然變化。一切看似如常,千萬個武漢同胞如同全國各地兄弟姐妹們一樣歡天喜地迎接新年,卻驀然困于災(zāi)難,一群看不清猙獰面目的疫魔兇猛來襲,迅速蔓延于武漢大地。這座九省通衢大都被粗暴地按下了暫停鍵,倏忽消失了川流不息的人群,停滯了沿街叫賣的商販,街巷門戶緊閉,清冷異常。許許多多武漢人及他們的親朋不知道,在一個突然的清晨,肺疫就會帶走生命。不知道,在一個平常的黃昏,病毒就來到了他們身旁。不知道,有些磨難和離別會來得那么痛楚那么措手不防。不知道一個小小的肺炎竟帶有摧毀一個家庭的力量。而遠離武漢的我和許多普通百姓一樣,只有等待,等待著這場浩劫趕快過去。每天宅家看著撲天蓋地的疫情消息,依舊讀書、聽音樂,看劇……心里卻異常沉重,淺薄的空氣似乎也沉重起來。想到黃鶴樓旁戶部巷街頭的天橋原本人群簇擁的盛況,還有人群里那一張張樸實親切的面龐,止不住的心酸。
這個冬天,武漢太難了。武漢把自己悲壯地和全中國全世界隔絕,鎖在空空蕩蕩的江漢大地。醫(yī)生、物資極度缺乏,確診數(shù)字與死亡人數(shù)不斷攀升,疫情從武漢到全國,而無數(shù)力量則不惜逆行從四面八方匯聚到武漢。
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有報道說美國洛杉磯幾位年輕僑胞買了成千上萬個口罩和手套捐贈給武漢。他們剛畢業(yè),沒太多積蓄,幾個人湊錢,也不留名字。義工告知國內(nèi)清關(guān)必須要留名。他們商量了一下,只留下四個大寫的字:“中華兒女”。中華兒女!不管身在何處,心是相連的。雖然遠在海外,依然為祖國牽腸掛肚。
“精忠報國”這四個字是寫在防護服上的無聲的誓詞:她是一名95后護士,也是家里的嬌嬌女,家人流著淚勸她別去一線,她說這是責任,不能退縮;還有送別時隔著口罩的堅定的承諾:等疫情結(jié)束后,我娶你!他和她本來準備過年時定親,疫情來襲他馳援武漢,這是他向女友示愛的最特別的方式;還有本打算回老家過年的他說服了老人,自己與妻子留在了武漢,就在餐廳門口向市民免費發(fā)放口罩……
這個城市的角角落落有太多回憶,有多愛這個城市就有多心疼它?!按蠹腋鞒龈髁Γ际菫榱俗约旱募摇?。從抗疫的白衣戰(zhàn)士、馳援的人民子弟兵,到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的建造者、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捐贈者……就像一首歌中所唱:其實,今天無論你我在哪,我們真正的位置,都在武漢。無論是全力以赴的醫(yī)生,還是在病房里和病毒搏斗的病人,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我們的親人。人力有時候真的很渺小,但團結(jié)起來就可以創(chuàng)造很多奇跡,在祖國的中部,在湖北,在武漢,愛與思念正統(tǒng)領(lǐng)著各種資源形成一股合力,為武漢的新生按下了快進鍵。
其實人們多想按下那個重來鍵啊,回到年年那個一家老小齊齊整整穿新衣逛大街熱熱鬧鬧的新年,定格在年年這個櫻花浪漫的春天。很多東西失去了,包括至親至愛的人,很多再不能重來。但我們明白,那些因災(zāi)難而空出的地方必有更好的東西來填補。那些舍去的并未消失的時間里必有更好的故事發(fā)生。希望上天能夠善待所有在煎熬中的人們。記得看過一張照片,和武漢第七醫(yī)院一墻之隔的居民樓,左邊的老奶奶在曬著太陽織毛衣,右邊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在晾衣服,這樣的場面讓人抱有對美好生活的希望。是的,面對疾病與痛苦,說永遠真的是一件太遙遠的事情。度過眼前的難關(guān),才是最要緊的。即使在夜晚,從窗臺往外望,小區(qū)路燈依然亮著,發(fā)出暖黃色的燈光,遠處依然有萬家燈火,再遠處,立交橋上的夜景依然璀璨好看。面對寂靜空蕩的城市和宅家不出的生活,或許,沉默堅守才是現(xiàn)在的感受。有時不知從哪里飄來一首“多年以后”,心想多年以后我們都要記得這不平凡的歲月,頓時眼眶發(fā)酸。我想當專家宣告此次肺炎真正結(jié)束的時候,所有的人一定都會痛痛快快大哭一場吧。
疫情過后你最想做什么?誰是你第一個想見的人?“這一年才剛剛開始,好像全世界就在以各種方式提醒我們要學會珍惜?!弊罱?,微博上的這段話,引發(fā)了很多人的感觸和共鳴。武漢方艙醫(yī)院里病人盡管被暫時隔離,但在醫(y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他們的“小歡喜”從未消失:跟新疆醫(yī)生學跳傳統(tǒng)民族舞“黑走馬”“麥西來甫”、和海南醫(yī)生搖擺儋州調(diào)聲、和著《火紅的薩日朗》跳四川壩壩舞……而領(lǐng)舞的醫(yī)護姑娘們被厚厚防護服包裹著的步伐雖然略顯笨重,卻是這世間最美的舞步。臨下班前,辛苦勞累了一天的姑娘們?nèi)圆煌屯M前來支援的醫(yī)生約好,等疫情過去了一定來吃武漢美食,“下次再來武漢,要把好吃的找到,都吃了。”
不由又想起去武漢時住過的那家民宿的那位美麗的老板娘,當我們要由武漢轉(zhuǎn)往武當山時,她熱心建議可以把行李寄放在客棧,下山時再取。還為我們細心準備了上山需帶的路線圖和水等物品。她笑吟吟地說,到了我這里,都是我的家人。這個親和而又生機勃勃的大武漢啊,我寧愿相信,它只是生病了,全國人民在幫她,她一定會好起來的。我相信,櫻花會再次絢爛,熱干面依舊逸香,街道會重新人聲鼎沸。而我還要再去戶部巷,去光谷,去黃鶴樓,去看長江。我要等春來,我要在櫻花盛開的時節(jié),摘下口罩,和武漢的兄弟姐妹們,好好擁抱。
到那時,我們一起摘下口罩,去見我們愛的人,去看我們喜歡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