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梅
深秋,晨光熹微。我坐在車里略感涼意,但還是習慣性地搖下車窗。路上鮮有車輛,眼前掃過一排排鉻黃色與茶綠色交錯的樹。不多時,有了幾束淺淺的光打在車窗前,在疾馳的瞬間我似乎也察覺到絲絲暖意。
提前到達集合地農展館,沒想到人如此之多。神舟國旅的幾位領隊舉著各自的牌子,招呼著客人、清點著人數(shù),不到7點,悉數(shù)上車就位,幾輛大巴先后奔赴天津國際郵輪母港。中途只在服務區(qū)稍作停留,3個多小時便順利抵達。
或許時間尚早,港口沒有人潮涌動的喧鬧。有托運需求的人們直接到3號門辦理,方便快捷。而候船則在2號廳,排隊安檢時,工作人員給每個人發(fā)放序號,按此號分批辦登船手續(xù)。不緊不慢候船中,發(fā)現(xiàn)大廳相當有設計感,繁復的幾何線條與橫空的弧形搭出了強烈的視覺效果,充分運用透視的原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光,低碳環(huán)保。
柔美的夕陽光下。
施華洛世奇水晶鑲嵌的旋梯,光彩炫目。
正午12點多,開始陸續(xù)登船。此刻,才真正見到地中海郵輪輝煌號(MSC SPLENDIDA),18層高,13.8萬噸的氣勢不小,遺憾的是哪個角度都無法覽其全貌,琢磨著只有等上岸再找時機了。入口在6層的甲板,剛邁進船艙,就有幾個服務生端著水、微笑著迎候每一位客人,真誠又暖心。匆忙行走中聽見廣播里反復提示:客房還沒有整理完畢,請客人先到14層的自助餐廳就餐。上了船的人基本都直奔美食而去,我正好利用這個人少的空當兒隨處走走。
世界上唯一的海上施華洛世奇旋梯,是輝煌號一大賣點。它由47400顆水晶鋪就,72級階梯連接5到7層,左右對稱,位于船的中庭。金色高光的扶手將綴滿水晶的每一級都襯出了閃澤的極致,高調得毫不含糊,流線的造型大氣而炫目。此時,耳畔傳來優(yōu)雅舒緩的鋼琴曲,見一架黑色三角琴置于水晶樓梯旁,琴手身著黑色禮服,恰如其分地中和了感官上的奢華。
沿梯而上,向右,直接就是一條貼滿了照片的長廊,于我而言,這里比爍亮奪目的水晶旋梯更有吸引力。玫紅色的拱形入口,顏色搶眼卻不夸張。照片廊的頂棚與地面以咖色系呼應,而立面則是一種飽和度比較低的麥子色,每個小隔間的側面以立體的粗花紋條裝飾,正面是菱格狀的軟裝,鑲有一面同樣粗花紋飾邊的鏡子。燈的布設考究,疏密有致,光束投下來柔和又烘托氣氛。整個不對稱的廊道滿是大幅黑白照片,無一例外的同為人物,畫面有些年代感,一溜下來似看一部黑白無聲電影。廊道的盡頭是萊卡相機的展臺,可操控感受,擺臺設計很走心。
往前緊走幾步,便是弧形的船尾酒廊。左邊是一排有海景視線的圓形大玻璃窗,幾組異形吊頂自然分出不同的空間,黑紅大色塊帶來強烈的視覺反差,造型各異長短不一的沙發(fā)分置在不同的區(qū)域。所有的陳設都有一個共同點:沒有棱角,高高低低錯落出溫暖的氛圍。
原本打算更多地了解船上設施,但安全救生演習時間到了。所有人到各自對應的區(qū)域(船卡上有標明),這是強制的,關乎安全。船員舉著標識牌指引方位,在集合地示范救生衣的使用方法,并說明逃生路線。這樣的演練第二天還會繼續(xù)。
MSC 地中海郵輪Logo。
甲板上的構架。
船尾酒廊,黑與紅的反差。
照片廊局部,這里陳設了大量黑白人物照片。
地中海郵輪是來自意大利的家族企業(yè),有300年的航海歷史。它以航海貨運起家,集裝箱運輸在世界排名第二。其郵輪起步迄今10年,在地中海、南美都有豐富的航線。2018年,地中海輝煌號第一次進入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航線。
輝煌號是MSC的明星郵輪,尤為注重品質。家族掌門人Aponte和夫人Rafaela是將輝煌號當做自家會客廳來打造的,尤其是女主人,親自參與郵輪的室內設計,不僅僅是確定整體風格,還親力親為把關選材用料。從床上用品到潔具的品牌,從裝飾品到用具、香氛,從地毯到沙發(fā)的顏色、款式,每一個細節(jié)她都關注,深厚的家族印記滲透在每一處角落。
其品質還體現(xiàn)在人性化的服務理念,船上的設施、各項活動會隨不同的航線做相應調整。從中國母港出發(fā)的客人無疑絕大多數(shù)都是中國人,船上70%的標識增設了中文,15名穿紅色馬甲的中國員工分散在不同的區(qū)域,沒有語言障礙的溝通更便捷;為讓客人更多地了解沿線的文化特色,增設了日語小課堂、和服體驗、手工制作等。更多的活動貫穿每天的清晨到深夜,具體時間就在郵輪日報上查閱。
調制雞尾酒。
粗陶碗與美食
粗陶碗與美食
點心茶樓提供地道的港式茶點
船上吃的第一頓飯去了波拉波拉自助餐廳,它和帕果帕果自助餐廳連在一起,都是一天20小時不間斷營業(yè),免費提供中西美食??蛇x擇的種類還真不少,披薩就有近10種,除了豆類、青菜、西紅柿等沙拉,還有時蔬、魚排、紅燒雞翅等多樣熱菜,牛肉現(xiàn)切,面條現(xiàn)做。在一個小框里擺滿了不同的調料,同伴一眼就看到了“老干媽”,喜出望外,而我則在各種甜點前流連,打算著要嘗遍不同的口味。沒想到,兩天后,就在這里,還分享了神舟國旅一位員工的生日蛋糕,過生日的女孩直呼這個海上生日太難得了。神舟國旅公民部總經理助理李雪熱情地邀請我和他們一起為女孩過生日,這是一個有愛、有凝聚力的團隊,這也是為什么北京神舟國旅21年來能持續(xù)不斷提升品質的根本所在。
主餐廳維拉韋德、瑞吉亞也是免費的,晚餐比自助餐廳更正式,由領位員指定餐位。菜譜很貼心,中英文對照,而且每一道菜不僅有圖示還標注了熱量。前菜、主菜、主食、餐后甜點分別有三種以上的選擇。重點要說的是,這些都由米其林星級廚師精心打造,而且每天推出的菜系不同,五天的晚餐依次是西班牙餐、法餐、德餐、希臘餐、意大利餐,菜品注重細節(jié),擺設也講究。最后一天的晚餐特地增加了龍蝦,也是實實在在的品質服務。
從14層甲板看船頭
在海上吃火鍋是什么感受?海中閣可以回答你。這是為“中國胃”量身定制的,火鍋湯底有五種口味,配料、小食、海鮮、肉類等食材豐富而新鮮。最特別的體驗是,海中閣在16層甲板,有270度海景環(huán)繞,透過30度傾斜的落地玻璃窗,居高臨下盡覽蔚藍大海。
無大風的日子,在16層甲板上。
從房間看出去,排列有序的救生艇。
音樂其實是貫穿在整個郵輪旅行中。能容納1600多人的劇院每晚都有不同的演出,經典歌劇《卡門》唱響海上,舞美設計將演員的表現(xiàn)力烘托得淋漓盡致。圍繞自然、魔法題材的歌舞,融合了雜技、魔術的形式,將現(xiàn)場的氣氛調動得熱烈而歡快。因航程從天津母港出發(fā),演出又多了中國元素,下午特別增設了相聲專場,觀眾席不時傳來會心的笑聲。
在船上的點心茶樓、爵士吧、廣場酒吧等地也能欣賞到不同的表演,或爵士樂,或流行樂,無論演奏還是演唱表現(xiàn)都不俗。然而,最能產生共鳴的唯有小提琴與鋼琴的協(xié)奏。沒有華麗的舞臺,在空闊的5層中庭,甚至還有些嘈雜。但當和美的樂聲響起,這些外在的聲音你都可以忽略。第一次聽到是偶然,找了離得最近的位置,斜靠在沙發(fā)旁,靜心聆聽。鋼琴上有一摞樂譜,但他們從來不用,只在每一首曲子的間歇簡短溝通,確定下首曲目。男士彈鋼琴,滿頭卷發(fā),并不凌亂。衣著樣式簡潔但顏色鮮亮跳躍,櫻草色的褲子、靛青的襯衣、紅綠相配的大花馬甲搭出了耳目一新的協(xié)調,顯而易見的色彩把控高手。女士拉小提琴,淺褐色的頭發(fā)在腦后挽髻,略顯夸張的金色耳環(huán)和黑色鏡框配出了黑金的時尚感,單看黑底花樣的襯衣,并無出色的效果,但站在男士的身邊,整體的用心就顯出來了。偶或,只是鋼琴的獨奏,我離鋼琴也就1米遠,就似微距抓住了雙手的特寫,腦子里切換到電影《海上鋼琴師》的分鏡頭,難分真幻。整個演奏的狀態(tài)輕松自然,手法嫻熟自如,他們不時相視一笑,聽的時間越長,越能真切感受到演奏者的默契,這種默契是水到渠成,沒有刻意與做作,在我看來,它更超越了音樂本身。
鋼琴與小提琴的完美演繹
海上大劇院的演出,舞美與演員的表現(xiàn)力都超出想象。
每天,我都會在同一個位置,聽每一支曲。
長崎平和公園里的平和祈念像和折鶴之塔。
輝煌號從天津出發(fā),橫穿渤海,向東駛入黃海海域,再進入韓國領海,過濟州島、朝鮮海峽向東繼續(xù)航行。第三天駛入日本西海岸線博多灣。博多灣的海岸線長達100多公里,其海灣入口處不到8公里寬,很大程度上避開了風浪的襲擾。
中午12點多,輝煌號??咳毡揪胖莸母?。船上的4000多名客人,需分批下船。待我下來已是2個多小時以后,有100多輛大巴在碼頭等候。福岡街道比較窄,隊伍行駛速度緩慢,好在可以一直在窗前看流動的人與景物,最后落腳大濠公園。
大濠公園仿杭州西湖而建,是日本僅有的幾個水上公園之一。此時穿云而出的基督光剛好灑落在恬靜的水面,湖藍中映上一層簡薄的淺金色。在柔美的夕陽光影間,見到不少跑步的當?shù)厝?,如有時間,能在湖邊跑上一會兒該多好。
福岡下之橋御門。
荷蘭坡沿路的小店。
在船上看長崎。
緊鄰公園的下之橋御門安靜許多,只零星幾個人。黑田長政時期通往福岡城內的城門處有三座架在壕溝上的橋,下之橋是其中之一,經過此橋的門便是下之橋御門,現(xiàn)在的建筑是后來依據照片復原的。外墻的不規(guī)則石縫間竄出幾簇蓬勃的綠植,給靜佇的門樓平添了幾分生氣。穿過鋪滿小碎石的通道,便到另一端,臨右有一塘滿是殘枯的荷葉,隱約還能看到門樓的倒影。
此行的第二個上岸地點是長崎。人們知道長崎,多半是因為二戰(zhàn)時期美國在此投下原子彈。1955年,在紀念遭受原子彈爆炸10周年之際,長崎修建了平和公園。標志性的平和祈念像高10米,青銅男像右手指天象征著原子彈爆炸的恐怖,左手平伸象征著祈禱和平安定,強壯的體魄象征著神威,輕輕閉上的眼睛象征著為犧牲者祈禱。公園內還有幾組相關的雕像,以及平和之泉,都傳達出呼吁世界和平的主題。
離碼頭不遠的大浦天主堂,值得花些時間。長崎是日本早期對外開放的港口,文化、建筑都深受西洋文化的影響。沿小坡而上,兩邊是一家挨一家的小店鋪,賣食品的居多,也有賣手工藝品的。遠遠看見坡盡頭臺階上的教堂,主體白色,間以藍灰、豆綠的層級變化,小巧而不失沉靜的氣質。它是日本現(xiàn)存最古老的哥特式建筑,屬于國寶級的文物。待走到教堂前,看到好些席地而坐對著教堂寫生的本地人,還全是中老年婦女,這讓我想起在小樽河邊那些寫生的人,差不多的年紀,一樣的專注。沒有足夠的時間進到里面欣賞彩繪玻璃營造的氛圍,只在周邊稍作停留。教堂外側也有不少西洋風格的建筑,還有一條古老的石板鋪成的路散發(fā)著歷史的迷香。
在教堂前寫生
大浦天主堂,日本最早的哥特式建筑。
荷蘭坡的西洋風格建筑。
一直想知道,有多少人在負責船上6000多人每天的飲食。在一次喝咖啡的時間,和服務生聊起來。他說,廚師有近200人,輪流上崗,也就是24小時都有人在工作。船上是禁用明火的,他們用電磁爐照樣做出了美味。1300多名員工來自40多個國家,在船上要連續(xù)工作6-8個月,才有2個月的假期,住的船艙都在4層甲板之下。他告訴我,他是菲律賓人,有兩個孩子,長時間在海上最思念的就是孩子。
后來,我發(fā)現(xiàn)做餐飲的很多員工來自東南亞。在輝煌酒吧表演花式雞尾酒的服務員是印度尼西亞人,看不出年紀輕輕的他做過10年的調酒師,靦腆地微笑著,仰頭轉身,一拋一接,動作流暢連貫,贏得陣陣掌聲。
為了了解不同船員的工作,連續(xù)兩天早上,我都在14層的船尾看船員干活,風并不大,陽光打在身上正好。早上8點,沖洗地面、清理修整泳池的員工就忙開了。在一個窄小的樓梯上,三名員工在加固擰緊螺絲,類似工作需定期反復做。不少工人分頭上到15層、16層的甲板檢查設備。我想跟著上到16層,被善意地告知風大不能去。
最讓人感動的是每次下船后再回來,都有船員站成兩排邊鼓掌邊微笑地說“歡迎回家”。是啊,回家的感覺真好。
清晨維護設施的船員。
無需簽證,帶上護照原件和兩張護照首頁復印件(A4紙,無放縮)、身份證即可。上船后,船方要統(tǒng)一收護照,下船前一天返還。上岸觀光需攜帶船卡和護照復印件。
保管好船卡。船卡是鑰匙卡,也是在船上的身份證,個人信息、出發(fā)時間、船艙號碼、就餐時間地點、緊急聯(lián)系電話等都在上面,上下船、消費都得用它。
上船24小時內到服務臺支付保證金150美元/人,支持現(xiàn)金或信用卡、支付寶等,下船前根據消費多退少補,現(xiàn)金只退美元。同時要支付服務費,依房型的不同,費用14.5-19.5美元/天不等。??咳毡靖劭冢?0美元的稅費(2歲以下的兒童免費)??蓳Q少量日元,上岸時零花。日本商店都可刷卡或用支付寶。
在船上上網只能買船方提供的互聯(lián)網套餐,因是海事衛(wèi)星通訊,費用較高,按需擇取。但船上能用支付寶免費聊天。此外,可以開通手機國際漫游功能,事先買好流量,待到達的該國后開啟。特別提醒,在海上航行時,個人手機可能會收到海外信號,如連接使用,費用極貴,建議關閉手機移動數(shù)據。
房間內有110V、220V兩種充電插座,帶USB插口。
船上有唯一的海上樂高教室和智高樂園,提供免費的大師課,非常適合帶孩子的家庭。
船上不備牙刷、牙膏、拖鞋,記得帶齊。
帶上泳衣泳褲,船上有多個室內室外泳池、溫水按摩池。
下船前一晚0點前,將貼好標簽的托運行李放在門前,有專人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