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丁/文 張海淋/圖
朱自清,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xué)者。
朱自清最早是以詩人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文壇的,他于1919年開始發(fā)表詩歌,并出版詩集《睡吧,小小的人》,但是自1923年《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發(fā)表后,朱自清就表現(xiàn)出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的杰出才能。從此,朱自清致力于散文創(chuàng)作,并取得杰出的成就。而《春》《綠》《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也成了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有口皆碑的散文名篇。
朱自清的散文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脈絡(luò)清晰,描寫細(xì)致生動,人物刻畫細(xì)膩傳神。朱自清的散文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言志表意,如《歐游雜記》;第二類寫景抒情,如《春》《綠》《荷塘月色》;第三類書懷抒情,如《背影》《匆匆》;第四類感悟覺世,如《論雅俗共賞》。他善于言情,無論是哪一類散文,或融情于景、融情于理,或以理蘊情,朱自清都能以質(zhì)樸清新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一個美好的意境。
朱自清的散文中不乏寫家庭生活與親情畫面的篇章,《背影》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1916年,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學(xué)預(yù)科,第二年冬天,他得到祖母去世的消息,回鄉(xiāng)奔喪。此時,父親在南京的官差已經(jīng)交卸,為了祖母的喪事辦得體面,家里“巨大的古鐘”“朱紅的膽瓶”“碧玉如意”“板橋手跡”都進(jìn)了當(dāng)鋪,家境的變故也使父親盡顯頹唐老態(tài)。辦完喪事,父親為了養(yǎng)家,不得不再去謀職,而朱自清也將北上完成學(xué)業(yè)。在這樣的家境、心境下,父親在南京浦口火車站親自將兒子送上火車。文章通過樸素真切的文字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真情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愧疚和思念之情。
同樣,《冬天》中,作者擷取了經(jīng)典的畫面,為我們再現(xiàn)了家庭生活的溫馨與美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親人的愛就滲透在生活的點滴小事中、親人的舉手投足間。透過這些細(xì)微、瑣碎的生活片段,我們可以感受并汲取到親情的偉大力量。
名 家 經(jīng) 典
背影(節(jié)選)
朱自清/文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北京到徐州,打算跟著父親奔喪回家。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父親說: 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回家變賣典質(zhì),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淡,一半為了喪事,一半為了父親賦閑。喪事完畢,父親要到南京謀事,我也要回北京念書,我們便同行。
到南京時,有朋友約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須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車北去。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里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xì)。但他終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頗躊躇了一會。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什么要緊的了。他躊躇了一會,終于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勸他不必去;他只說: 不要緊,他們?nèi)ゲ缓?【這一段描寫看似贅筆,實則寫出了父親對兒子的不舍和不放心?!?/p>
我們過了江,進(jìn)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于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驹诩揖乘ヂ涞那闆r下,父親擔(dān)心兒子不敵北國的漫天風(fēng)雪,為兒子做了紫毛大衣?!克麌谖衣飞闲⌒?,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yīng)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rèn)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jì)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嗎?唉,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我說道: 爸爸,你走吧。 他往車外看了看說: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走”“探”“穿過”“爬”幾個動詞連用,生動地再現(xiàn)了父親克服困難,為“我”買回橘子的畫面。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窟@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 進(jìn)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jìn)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點撥
《背影》寫于1925年,作家追憶八年前的往事,回想起父親的背影,心頭再起波瀾,于是提筆成文。本文將敘事與抒情自然融合,化意入事,作家抓住人物形象的個性特征——背影,濃墨重彩地進(jìn)行了具體的刻畫。在特定的家境、心境下,慈父孝子間的相愛相憐充盈于字里行間,濃濃的親情、淡淡的哀愁,縈繞其間,顯得那樣真摯動人。也正是因此,《背影》一文才能歷久彌香,深深地打動一代又一代讀者。
學(xué) 生 仿 寫
有你,真好!
北京市海淀區(qū)海淀實驗小學(xué)六年級 何董楊/文
姥姥離開北京回老家已經(jīng)有幾個月的時間了,我非常想念她!沒有她陪伴的日子,好難熬。
姥姥每次來北京,總是給我背來一大包我愛吃的湖南特產(chǎn)。在北京的時候,她每天都給我做好豐盛可口的飯菜,等著我放學(xué)回家。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姥姥恰好在北京。那天,我從睡夢中醒來,還沒有睜開眼睛就聞到一陣清新的花香。我猛地睜開眼,看到了一束漂亮的向日葵,還有姥姥溫暖的笑臉。姥姥對我說:“孩子,兒童節(jié)快樂!祝你像向日葵一樣快樂成長!”我仔細(xì)地端詳著那束向日葵,九朵仰著小臉的向日葵,就像九個小太陽,它們被一張淺粉色帶著金邊的紙包裹住,下面又用一根淺紫色的絲帶扎住,打上了一個蝴蝶結(jié)?!敬颂幖?xì)節(jié)描寫,生動地再現(xiàn)了當(dāng)時的情景,巧妙表達(dá)了自己見到節(jié)日鮮花時的驚喜心情?!课议_心地笑了,忍不住對姥姥說:“太好了!我愛您!”后來媽媽告訴我,姥姥早上六點就出門去鮮花市場了,就是為了讓我一睜眼就能看見節(jié)日的鮮花。
還有一次下雨,我不聽媽媽的話,非要穿新買的小白鞋,結(jié)果一腳踩到爛泥里了。因為害怕媽媽責(zé)罵,我哭著回了家。是姥姥為我擦干眼淚,又把我摟進(jìn)懷里,還輕輕地拍著我的后背說:“有姥姥在,不怕!”【“擦”“摟”“拍”一連串動詞連用,描寫姥姥的動作,讓愛意充盈在字里行間?!侩S后姥姥讓我脫下鞋子去吃蘋果,而她拿著鞋子進(jìn)了洗手間。
我來到廁所門口,看見姥姥坐在小板凳上,戴著老花鏡給我刷白球鞋。姥姥刷一會兒,將鞋子舉到眼前端詳一下,再低頭繼續(xù)刷。終于,鞋子又變得白白的了。姥姥又拿起吹風(fēng)機吹鞋子,邊吹邊向我眨眼睛:“好了,沒事了。這不就干凈了?明天還可以穿!”
姥姥,有你,真好!只要你在我身邊,我的生活就總是晴天……
點評
小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xì)節(jié),通過姥姥一早為“我”買花,幫“我”刷鞋這兩件小事,表現(xiàn)出姥姥深切的愛。特別是小作者能捕捉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進(jìn)行細(xì)致描繪,在敘事中融情,語言真摯感人。
名 家 經(jīng) 典
冬天(節(jié)選)
朱自清/文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水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豆腐養(yǎng)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jìn)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緯r隔幾十年,父親的神情和動作在作者的腦海中依然那樣清晰,可見那父親的舉手投足都給作者帶來了深深的溫暖?!课覀冇袝r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并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在臺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臺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fēng)聲,跟天上一只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dāng)遠(yuǎn)風(fēng)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xué)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外邊雖老是冬天,家里卻老是春天?!具\用對比手法寫出親人的相伴、相守帶來溫暖和慰藉。】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并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似乎臺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里出來,滿自在?,F(xiàn)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得她那微笑的影子?!疚锸侨朔?,斯人已逝,妻子微笑的樣子已定格在作者的記憶中?!?/p>
無論怎么冷,大風(fēng)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點撥
閱讀本文,我們眼前出現(xiàn)的第一幅畫面是在寒冷的冬夜,透過氤氳的熱氣,父親慈愛地為幾個孩子夾水煮豆腐的場景。高高豎起的“洋爐子”,熏得烏黑烏黑的“小洋鍋”,“嫩而滑”“熱騰騰”的豆腐……這一個個場景跳到我們眼前,凸顯了冬夜的寒冷和父愛的溫暖。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第二幅畫面宛如電影的特寫鏡頭:作者外出歸來,看到窗子上映著母子三人微笑的臉。在寂寥的異鄉(xiāng),在朔風(fēng)撲面的冬天,妻兒窗前的微笑給了作者無盡的愛意。所以,作者才說:“無論怎么冷,大風(fēng)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這里的冬天一下子就有了另一層韻味,或指在人生的冬天,只要有親情守候,便是春天,便會使人振作,奮勇向前。
學(xué) 生 仿 寫
一碗西紅柿雞蛋面
北京市豐臺區(qū)豐臺第一小學(xué)六年級 楊天鈺/文
我的媽媽真的不太會做飯,唯一拿手的呢,就是那一碗西紅柿雞蛋面,而那個味道在我看來也實在平淡??伤约簠s渾然不知,樂此不疲地展示。一周,我起碼要吃上三四次。
那天我?guī)瑢W(xué)回家玩,結(jié)果門一開,就聞到廚房里西紅柿雞蛋面的味道?!安缓?!”我暗念,可還沒來得及開口,媽媽就笑盈盈地端出了兩碗面,并向同學(xué)和我笑著說道:“一起趁熱吃吧!”我尷尬地看看同學(xué),大聲對母親說:“不要再做西紅柿雞蛋面了,你做得很難吃!”我賭氣送走了同學(xué),留下迷惑不解的母親呆立原地?!尽靶τ焙汀按袅ⅰ眱蓚€詞生動地再現(xiàn)了母親被“我”責(zé)怪前后的神態(tài)和心情?!?/p>
以后的很長時間里,那道面果真沒再出現(xiàn)在桌面上了,母親開始變著法地為我做其他菜肴。
“祝你生日快樂!”轉(zhuǎn)眼間,我的十二歲生日到了,家里面坐滿了我熟悉的同學(xué),桌上擺著大大的生日蛋糕,伴著溫馨的《生日歌》,我許了愿望。許過愿后,我拿起刀,開始切蛋糕,可就在這時,母親從廚房里端來一個大碗?!把?!是西紅柿雞蛋面!”我愣住了。大家都安靜了下來。媽媽忐忑不安地搓著手,支支吾吾地說:“好久沒做了……我想,過生日總要吃口面吧,這……是長壽面?!薄緞幼骱驼Z言描寫表現(xiàn)了母親的局促不安。兒子的喜樂總讓母親心心念念?!课业难劬駶櫫耍叶似鹈?,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著。上次對母親的不滿讓我特別愧疚,今天,我覺得媽媽做的西紅柿雞蛋面特別美味。
蛋糕上的蠟燭依然亮著,照亮了母親欣慰的笑容,也照亮了我臉上晶瑩的淚珠。這碗酸香的西紅柿雞蛋面,我曾經(jīng)不解其味,直至今日才品出了其中的味道這是濃濃的母愛的味道!
點評
本文小作者以“西紅柿雞蛋面”為全文線索捕捉細(xì)節(jié),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一組感人的畫面,它們像電影中的運動鏡頭,依次呈現(xiàn):跳動的燭光、母親的笑臉、大口大口吃面的“我”,讓讀者真切地感受現(xiàn)場的氣氛,同時被母親對兒子的摯愛以及兒子的悔恨之情打動。
總評
恰到好處地運用細(xì)節(jié)描寫,有利于烘托環(huán)境氣氛、刻畫人物形象、彰顯文章主旨。朱自清的書懷抒情類散文之所以能感人至深,就在于細(xì)節(jié)描寫細(xì)膩傳神。細(xì)微之處傳真情。同學(xué)們,讓我們學(xué)會在生活中捕捉細(xì)節(jié),在習(xí)作中描繪細(xì)節(jié),用細(xì)節(jié)再現(xiàn)親情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