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寶森
摘 要:新時代,作為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地方探索實踐,成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由于黨的政治建設這一概念提出不久,在學理層面的深入研究較為欠缺,對于深入系統推進黨的政治建設形成阻礙。要深入推進黨的政治建設,需要從整合成都的相關科研力量,深入加強學理性研究、完善師資激勵機制、加強黨的政治理論闡釋、健全、整合黨的政治建設的責任制度體系和把黨的政治建設融入功能性黨組織建設四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新時代;成都;黨的政治建設
1 引言
成都黨的建設向來走在全國前列,四川政治生態(tài)發(fā)生可喜變化,作為四川首位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的成都在黨的政治建設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績。深入挖掘、總結新時代成都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實踐,對于豐富、發(fā)展黨的政治建設的理論建構和推進中國特色政黨治理現代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2 新時代成都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實踐
1)運用多種形式精準化強化黨員干部的政治信仰,體系化塑造黨員干部的政治靈魂。2014年成都市委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于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決定》,[1]立足于嚴字當頭,解決黨員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總開關問題。2016年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于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嚴格黨內監(jiān)督鞏固發(fā)展良好政治生態(tài)的實施意見》,[2]明確提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要把思想建黨放在首位,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意識教育。
2)聚焦黨的作風,構建科學規(guī)范、系統完備、長效管用的制度體系。健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度體系,強化各級黨委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各級紀委監(jiān)督責任。[3]制定上下聯動述責述廉制度體系,增強責任人責任意識。例如成華區(qū)制發(fā)《關于街道和區(qū)級部門黨政領導班子及成員述責述廉的規(guī)定》,明確日常述責述廉、向紀委全會述責述廉、向本單位干部群眾述責述廉和個別述責述廉等四種形式,明確述責述廉范圍,強化述責述廉標準,程序包括述、問、評三個環(huán)節(jié)。問包括質詢和質問。民主評議結果與領導干部選拔任用、評先評優(yōu)掛鉤。[4]嚴格對照整改方案和整改清單,認真落實臺賬管理、包案整改、承諾踐諾等制度,建立完善公示公開、群眾評議、記實評價等機制,持續(xù)深入推進整改落實。[5]
3)整體分層推進政治巡查,完善政治巡查制度體系。健全完善市、區(qū)(市)縣兩級黨委巡察制度,制定市委巡察工作議事規(guī)則,出臺市委巡察工作實施辦法,建立巡察工作聯席會議等系列制度。開展跨區(qū)域巡察,加強巡察工作與巡視工作的對接。[6]強化整改落實問責,推動巡察成果綜合運用。深化市縣聯動,進一步開展交叉巡察、專項巡察,著力提升巡察工作質效。[7]扎實推動巡視巡察發(fā)現問題的整改,建立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和對賬銷號制度,健全跟蹤督辦和回訪機制。[8]
4)運用多種形勢創(chuàng)新黨內監(jiān)督, 健全對重大決策、干部選拔監(jiān)督體系,疏通黨內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聯結渠道。健全干部工作重大問題請示報告、干部選拔任用全程記實、“一報告兩評議”和一把手履行選人用人職責離任檢查、結合黨風廉政巡察開展干部選任專項檢查、選人用人失察失誤責任倒查“五位一體”干部選拔任用監(jiān)督制度體系。[9]
黨的十八大以來,成都在黨的政治建設上進行積極探索,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由于黨的政治建設這一概念是黨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因而對于黨的政治建設的理解,基本上屬于宣傳和文件解讀層面,缺乏學理層面的理解,因而在如何有效的推進黨的政治建設上缺乏系統性指導和遵循。 二是黨的政治建設的責任制度體系不完善。相關責任制度建設有的流于形式,有的不能發(fā)揮作用。三是有的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發(fā)揮不明顯,或者不知道如何發(fā)揮政治功能,領導核心作用不明顯,依然存在黨組織建設邊緣化的問題。
3 新時代成都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建議
1)系統整合成都市高校院所、黨校系統政治學、黨史黨建專家學者,聯合成都市相關職能部門,成立黨的政治建設研究院,加強對黨的政治建設的學理研究。十九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把黨的政治建設這一概念提出來,并作為黨的建設的根本性建設。對于這一新概念,在緊緊圍繞新時代各種新矛盾新問題的背景下,如何深入系統對黨的政治建設進行學理層面的闡釋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學術研究,是亟待解決的重大理論問題。應系統整合成都知名高校和不同層級黨校的專家學者,聯合相關職能部門,暢通學理研究與現實實踐相融相生,成立跨部門跨區(qū)域的黨的政治建設研究院平臺,共同推動黨的政治建設的學理研究,為深入系統加強成都黨的政治建設提供理論指導。
2)健全、完善黨校姓黨的主渠道作用,加強黨的政治理論專題課程的深入開發(fā),創(chuàng)新黨性現場教學,以黨的政治理論武裝黨員干部頭腦,以黨性現場教學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增強黨員干部對黨的認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上,需要做到用學術講政治,開拓國際視野,在中外的政治理論產生基礎、實踐效能等方面開發(fā)政治理論課程,深度闡釋黨的政治理論的科學性、真理性,讓黨員干部能夠真信真學真用。系統開發(fā)成都市的紅色教育基地,把成都市的黨史、國史內容納入黨性現場教學,以成都市黨史、國史上的英勇人物感染黨員干部為黨和國家謀事干事的情懷。
3)健全、完善黨的政治建設的責任制度體系,依靠責任制度的精準化、體系化保證黨的政治建設有效實施。黨的政治建設實際上是個系統性工程,要充分發(fā)揮黨的政治建設的政治效能,必須把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整合、聚焦到黨的政治建設中來。因此,必須進行總體設計、優(yōu)化體系組合,在此基礎上制訂出符合成都黨的政治建設實際的責任制度體系。黨的政治建設責任制度體系制訂要符合一下要求:一是黨的政治建設所涉及相關內容的責任制要進行整合,形成系統化責任制度體系。二是黨的政治建設的相關責任主體責任制度要進行系統化、精細化設計。
4)結合時代特點,創(chuàng)新思路,把黨的政治建設融入功能性黨組織建設之中,有機結合,形成合力。中國共產黨作為使命型政黨,其政黨存在的合法性和黨的政治建設的建設效能歸根結底要通過政黨的政治功能性發(fā)揮而得到體現。因此,黨的政治建設有效開展,必須和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引領功能結合起來,即黨組織必須切實能夠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和困難,在法律框架內解決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健康、精神文化、法律等的合理訴求,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足感、獲得感,在精準服務和有效政治引領下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政治認同,產生心理歸屬感,從而鞏固黨的長期執(zhí)政基礎,提升黨對人民群眾的組織水平。
參考文獻
[1]中共成都市委關于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決定,2014年12月5日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成都日報2014-12-08.
[2]中共成都市委關于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嚴格黨內監(jiān)督鞏固發(fā)展良好政治生態(tài)的實施意見,2016年12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
[3]2014年1月27日中共成都市紀委第十二屆三次全體會議.
[4]2014年2月14日成華區(qū)強化主責意識開展述責述廉,成都市成華區(qū)紀委監(jiān)察局,2014-03-03.
[5]2014年2月14日成華區(qū)強化主責意識開展述責述廉,成都市成華區(qū)紀委監(jiān)察局,2014-03-03.
[6]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二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決議.2019年2月28日中國共產黨成都市成華區(qū)第七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7]全體會議決議,成華區(qū)紀委監(jiān)委,2019-02-28.
[8]2016年2月23日青羊區(qū)紀委第六屆六次全會.
[9]《中共成都市委關于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決定》,2014年12月5日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