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
蘇聯(lián)女偵察員瑪格麗特生于1896年,是莫斯科人,畢業(yè)于沙俄女校,精通英文和德文。她奉命潛入美國多年,曾愛上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那時,后者的第二任妻子愛爾薩還健在。
1915年,瑪格麗特芳齡19,婀娜娉婷,她在莫斯科深造法律,還是莫斯科藝術圈的交際花。她與詩人葉賽寧、作曲家拉赫瑪尼洛夫、歌唱家沙利亞賓、畫家布羅米爾斯基等藝術名流過從甚密。藝術家們也為瑪格麗特神魂顛倒。最終,瑪格麗特愛上了有“俄國的羅丹”之稱的雕塑家科年科夫。他是俄國藝術科學院院士,比她大22歲。他們相識沒幾天,瑪格麗特就主動去科年科夫工作室投懷送抱,還為他做模特。
1923年,科年科夫迎娶瑪格麗特。婚后,新婚夫婦前往美國開辦藝術展,展后滯留美國直到1945年才返回蘇聯(lián)。他們之所以長期不歸,是因為瑪格麗特領受了蘇維埃情報機構的任務,她化名盧卡斯在美從事間諜工作。
愛因斯坦比瑪格麗特晚到美國10年。1933年,愛因斯坦在希特勒執(zhí)政后拒絕在柏林大學當教授,前往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1935年,受聘修建一座愛因斯坦半身塑像的科年科夫,將瑪格麗特介紹給愛因斯坦。
瑪格麗特多次前去普林斯頓會見愛因斯坦。根據(jù)1998年美國蘇富比拍賣行提供的證據(jù),1943年圣誕節(jié),愛因斯坦為瑪格麗特寫下多首情詩,表達愛慕之情。他還在信中訴說由于瑪格麗特的家庭阻隔而不能與她結合的苦惱。
愛因斯坦在海濱租下別墅,瞞著瑪格麗特的丈夫與她幽會,但最終東窗事發(fā)??颇昕品驅Μ敻覃愄卮蟀l(fā)雷霆。但瑪格麗特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她為了效忠祖國,決定以三種身份應對現(xiàn)實:一是秘密間諜,二是科年科夫的老婆,三是愛因斯坦的情婦。
那時,莫斯科對瑪格麗特的工作很滿意,因為愛因斯坦幫助瑪格麗特結識了美國核物理學家和相關科研機構,而瑪格麗特成功說服“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與蘇聯(lián)情報機構合作,獲取了美國研發(fā)原子彈的相關情報。
1945年7月16日,美國在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爾空軍基地,成功試爆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蘇聯(lián)內(nèi)務部已于兩周前獲悉這顆原子彈的所有數(shù)據(jù),包括試爆時間與地點。同年8月,蘇聯(lián)情報機構下令科年科夫夫婦撤離美國。蘇聯(lián)外交部駐美機構護送他們從西雅圖乘船離境,途經(jīng)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返回莫斯科。
瑪格麗特接到撤退令后,曾到愛因斯坦家中小住兩周。愛因斯坦向她饋贈了金表,還為她拉琴和吟詩。兩人強作歡顏,心俱凄楚—盡管相愛,卻要天各一方,不再相見。那時,愛因斯坦已經(jīng)察覺到瑪格麗特的身份。她回國后,愛因斯坦曾寫信問她:“你的雇主還經(jīng)常騷擾你嗎?”愛因斯坦說的雇主,指的就是“蘇聯(lián)情報機構”。
他們分別后斷斷續(xù)續(xù)通信10年,直到1955年愛因斯坦病逝?,敻覃愄氐恼煞蚩颇昕品蛩烙?971年?,敻覃愄赝砟昶鄾?,受到保姆虐待。她終在1980年孤獨離世。她死前顫巍巍地捧著愛因斯坦的情書,深情地喃喃自語:“我的摯愛,我是你的瑪格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