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軼嬈 景東林
(河北省邢臺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邢臺 054000)
冀中南地區(qū)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以東,屬山前平原。該地區(qū)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河北省重要的冬小麥生產基地。品種展示主要從品種產量及相關農藝性狀鑒定品種的優(yōu)劣[1]。為了篩選出適合冀中南地區(qū)種植的優(yōu)良冬小麥品種,達到高產穩(wěn)產的目的,為大面積推廣和使用冬小麥品種提供參考和依據,邢臺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于2018-2019 年9月開展了冬小麥品種展示試驗。
1.1 參試品種參試品種均是近幾年通過國家和河北省審定的冬小麥品種,有衡觀35、石麥15、邯麥13、冀麥418、邢麥7 號、中麥5051、衡1589、魯研373、邢麥13 號、衡4399(CK)、濟麥22。
1.2 試驗設計試驗地設在南和縣閆里村金沙河小麥基地,地面平整,土質、前茬一致,地力均勻,排灌方便,中上等肥力水平,光照充足,田間無陰蔽,四周設保護行。統(tǒng)一田間試驗設計(同一組品種),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長87.8m、寬7.6m,種植行數(shù)44行,行距16.5cm,小區(qū)面積667.28m2,重復1 次。
1.3 田間管理2018 年10 月15 日開始播種,播量均勻,小區(qū)播種量12.5kg。每667m2施奧特爾復合肥50kg(含量18-22-7)、有機肥50kg;次年春季小麥拔節(jié)期撒施肥爾得復合肥(30-0-5)30kg。2018 年11 月中旬噴施氟唑磺隆防治看麥娘和雀麥等禾本科雜草。2019 年3 月中旬噴施二甲雙氟防治播娘蒿、薺菜、灰菜等闊葉雜草。小麥吸漿蟲防治1 次,1 噴3 防1 次,其他田間管理等按照本地常規(guī)操作進行。
2.1 生育期從表1 可以看出,展示品種生育期差異不大,全生育期在244~248d。其中冀麥418 的生育期最長,比對照衡4399 遲3d;衡1589 比對照衡4399 遲2d;邯麥13 號、邢麥7 號、中麥5051、魯研373、濟麥22 比對照衡4399 遲1d;石麥15 比對照衡4399 早1d;其他品種同對照衡4399,均為245d。
表1 參試品種生育期情況
2.2 產量由表2 可知,參加展示的10 個品種,衡觀35 產量最高(680.57kg/667m2),比對照衡4399增產8.07%;其次是邢麥13 號(663.64kg/667m2),比對照衡4399 增產5.38%;再次是邯麥13(661.13kg/667m2),比對照衡4399 增產4.98%,居第3 位;后面依次是中麥5051、邢麥7 號、冀麥418、濟麥22、衡4399、石麥15、衡1589、魯研373。其中衡1589、石麥15、魯研373 較對照衡4399 減產1.38%~3.80%。
表2 參試品種的產量表現(xiàn)
2.3 經濟性狀由表3 可以看出,10 個展示品種株高的變化范圍為74~95cm,平均84cm,最高的冀麥418 株高95cm,最矮的衡觀35 株高74cm,相差21cm。衡觀35 矮稈、粗壯,抗倒伏能力強。最高莖數(shù)的變化范圍為88.10 萬~122.00 萬/667m2,其中冀麥418 分蘗最多,為122.00 萬/667m2;衡1589 分蘗最少,為88.10 萬/667m2。除魯研373 和冀麥418 外,其他展示品種畝穗數(shù)均高于對照衡4399。展示品種穗粒數(shù)變化范圍不大,為32.70~36.70 粒,冀麥418 穗粒數(shù)最多,為36.70 粒,濟麥22 最低,為32.70 粒。展示品種的千粒重變化范圍在40.30~47.70g 之間,其中濟麥22 最高,為47.70g,邢麥13 號最低,為40.30g。
試驗結果表明,在肥料投入和灌水次數(shù)及管理水平相同的情況下,衡觀35、邢麥13 號、邯麥13、中麥5051、邢麥7 號、冀麥418、濟麥22 經濟性狀好、產量高,適合在冀中南地區(qū)大面積推廣種植;石麥15、衡1589、魯研373 各經濟性狀表現(xiàn)也較好,建議進一步示范種植觀察。
表3 參試品種的經濟性狀
品種展示是篩選適合當?shù)厣鷳B(tài)條件種植品種的重要試驗[1]。展示品種的產量和綜合性狀還受氣候因素的影響,小麥灌漿后期碰上干熱風,麥穗會被烤得不能灌漿,提前“枯熟”、麥粒干癟,粒重下降,導致嚴重減產[2];或者收獲時期連續(xù)遇到陰雨天氣,天空不放晴,經常出現(xiàn)穗發(fā)芽,不僅影響籽粒品質,還影響產量,給農民帶來重大經濟損失;不同播期和播量對冬小麥產量也有很大的影響[3]。本次試驗在小麥病蟲害方面沒有做詳細調查,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