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暉
“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边@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啟超的家教成果?!读簡⒊瑐鳌纷髡呓猸t璋在解讀梁啟超的育兒成果時,曾說:“他的孩子絕不是舊式家庭的孝子賢孫,而是新的國民?!泵恳粋€孩子,都遵循著父親的教誨——莫問收獲,但問耕耘;也都達(dá)成了父親的期望——人生在世,常要思報社會之恩。梁啟超樹立的家風(fēng),成為兒女們最重要的家產(chǎn)。
晚年的梁啟超,退出政壇后在飲冰室著書立說,潛心思考中國社會的走向,他的家國情懷從未磨滅,并一心傳給自己的孩子們。1898年至1928年間,梁啟超給子女們寫了400余封家書,總計百萬余字,占其著作量的十分之一。家書中,他說:“總要在社會上常常盡力,才不愧為我之愛兒?!薄拔疑阶罘删湓挘骸獑柺斋@,但問耕耘。盡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梁啟超將培養(yǎng)孩子視為自己的社會責(zé)任,他先在自己孩子身上做實踐,他的“實踐”成果斐然,九個孩子,人人成才:長女梁思順,詩詞研究專家;長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學(xué)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學(xué)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梁思忠,西點(diǎn)軍校畢業(yè),曾參加淞滬抗戰(zhàn);次女梁思莊,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副館長,著名圖書館專家;四子梁思達(dá),著名經(jīng)濟(jì)學(xué)家;三女梁思懿,著名社會活動家;四女梁思寧,曾就讀南開大學(xué),后奔赴新四軍參加革命;五子梁思禮,火箭控制系統(tǒng)專家,中科院院士。
良好的家風(fēng),對一個家乃至整個家族,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力量。梁啟超的祖父梁維清,喜歡以宋明義理、名節(jié)指導(dǎo)后輩,是當(dāng)?shù)赜忻男悴拧K母赣H梁寶瑛,謙謙君子,在梁啟超中舉后,不僅沒有耀武揚(yáng)威,還借此機(jī)會帶領(lǐng)梁啟超拜謁鄰村的宗嗣,以此來消除兩村之間三十多年的積怨。他的母親趙夫人知書達(dá)理,“人們只要得知某個女子跟趙夫人識過字,學(xué)過針線活,那么不必訪問,這個女子的德行、品性一定受到大家的稱贊,婚事也就比較順利”,這是梁啟超出生所在的茶坑村一帶流傳的佳話。在這般家風(fēng)影響下成長的梁啟超,全無急功近利的戾氣,只求用一生踏實寫好“人”字。
梁啟超最小的兒子梁思禮這樣評價自己的父親:“他與孩子們之間,除父親與子女之情外,還是知心的朋友?!彼麖牟话炎约旱囊庠笍?qiáng)加給兒女們。他曾希望女兒梁思莊可以學(xué)生物,但思莊對此沒有興趣,他便在信中寫道:“聽見你二哥說你不大喜歡學(xué)生物學(xué),既已如此,為什么不早同我說。凡學(xué)問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定爹爹的話。”在給子女取昵稱時,他顯得既可親又可愛,他稱大女兒“大寶貝”、三女兒為“司馬懿”,還有小寶貝莊莊、忠忠、達(dá)達(dá),叫小兒子“老baby”等。他從不吝嗇直白地表達(dá)自己對孩子們的愛:“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對于你們的愛,十二分熱烈……”
梁啟超為人樂觀,他堅信“只有不做事才算失敗,凡做事便不會失敗”。所以無論結(jié)果,他總?cè)σ愿?,也不為失敗而憂。
有愛有趣,樂觀向上,是梁啟超為家庭獻(xiàn)上的“無價之寶”,它極富生命力,一代一代,持續(xù)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