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烏安
“獾式”釋義:獵豹,一種體型大約是蜜獾10倍的貓科動物。它們膽小、柔弱,經(jīng)常在和蜜獾的對決中處于下風。它們身上的豹紋裝挺時尚,在動物界大約就比蜜獾黑中帶灰的挑染裝差那么一點點。
蜜獾日記:今天我在草原上見到3只落單的小獵豹,本打算捕獲一只改善伙食,沒想到蜜獾捕小豹,老豹在后。憤怒的獵豹媽媽一陣花式組合拳繞得我眼花繚亂。算了,也沒幾兩肉,本蜜獾決定饒它們4條命。
真相大白:大自然中,獵豹和蜜獾打斗的場景并不少見,雙方各有勝負,絕對不是蜜獾自以為的常勝哦!
“獾式”釋義:眼鏡蛇,一種會動的香腸狀食物。捕獵眼鏡蛇往往需要先和它們跳一段舞,但一定要搶拍,這樣才能每個動作都快一步。
蜜獾日記:今天我正餓得頭暈眼花時,突然看見樹上有條散發(fā)著肉香味的眼鏡蛇。于是我迅速爬上樹,三兩下就讓這條眼鏡蛇變成了口中美餐。
真相大白:蜜獾和它們的親戚狐獴一樣,對蛇毒免疫。它們偶爾也會出現(xiàn)中毒暈厥的情況,但極少危及性命。
“獾式”釋義:獅子,穿著土氣的傻大個兒。雄獅的“圍脖”和叫聲都不錯,不過它們大多愛躺著。母獅不是特別好惹,而且喜歡組隊出行。對付它們最好的辦法是,擺出氣勢,趁其不備,迅速逃跑。
蜜獾日記:今天,我的倒霉同伴碰上了一只覓食的獅子。它本來可以逃跑,但當時它覺得自己有兩米高,獅子在它面前只能低頭求饒。結果,它還沒來得及出招,就命喪獅口。??!生命誠可貴,勇氣價更高。
真相大白:蜜獾雖然勇氣可嘉,但在獅子面前,它們的戰(zhàn)斗力就只能化整為零。畢竟草原之王的名號不是白叫的。
“獾式”釋義:黑背胡狼,這世上除跳蚤和蒼蠅外,最難纏、最討厭的動物。蜜獾保證,黑背胡狼要是像其他動物那樣跟自己正面決斗,蜜獾肯定能把它打趴下??蛇@家伙太狡猾了,你一發(fā)飆它就跑,你一轉身它又過來挑釁。
蜜獾日記:一只狡猾的黑背胡狼趁我喝水的時候,咬了我的尾巴!這個黑不溜秋的家伙真難纏!
真相大白:想不到吧?名聲不顯、戰(zhàn)斗力一般的黑背胡狼卻將蜜獾氣得夠嗆。
“獾式”釋義:籠舍,一種人造的檢驗蜜獾逃跑技能的游戲場所。
蜜獾日記:英國的一位科學家將我和我的小伙伴關進了籠舍,我們的花式“越獄”之路從此展開。我們先后嘗試了開鐵門門閂、在地面打洞、將石塊壘在墻角、借助掃帚順桿兒爬等逃跑方式,玩得不亦樂乎。
真相大白:沒錯,蜜獾就是這樣一種善于使用工具的高智商動物。
綠森林摘自《小哥白尼·野生動物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