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瓊
陪閨蜜珊珊逛街。經(jīng)過一家服裝店的櫥窗,看到一件黑色的中山裝,珊珊駐足望了很久,突然淚流滿面。她顫抖地說:“這是我爸最喜歡的衣服,他生前我就老買這家的衣服給他穿。”
我知道,半個月前,珊珊深愛的父親因癌癥而猝然去世。深受打擊的母親一蹶不振,自己的姐姐又遠(yuǎn)在國外,能擔(dān)事的人就剩珊珊了。在她爸爸的葬禮上,珊珊井井有條地打理著事務(wù)。雖然悲傷,但情緒沒有失控。那些天里,珊珊像是對自己采取了什么心理干預(yù),一滴眼淚也沒掉。家里的親戚朋友都說珊珊好冷漠,指責(zé)珊珊,說她好像一點也不悲傷,替她爸爸感到不值,平時那么疼愛珊珊,真是白疼了。說這話的人,非有經(jīng)歷都不能理解。
他們不懂,當(dāng)悲痛來臨,一個家里,不可能人人都能恣意放縱情緒,總得有個擔(dān)事的人吧。珊珊每決定一件事時,就得坐下休息一下,她要等那陣陣的悲傷從心里慢慢散去,在處理她父親的舊物時,仿佛在剜自己的心一樣疼。
作家和菜頭也寫過他爸爸去世的事。他沒有任何的情緒流露,在父親從火化爐里出來的時候,在之后整整七天里,沒有落過一滴眼淚。如同操作一個具體的項目,入土為安,一切得體而妥當(dāng)。一直到了很久之后,他在北京城里開著車,突然有那么一個時刻,在某個街角,悲傷毫無征兆地悄然襲來,一下子把他擊得粉碎。他一腳剎車,一個人在車?yán)锸曂纯蕖?/p>
面對親人的去世,到底是該哭泣,還是該堅強(qiáng)?
成年后,我們總嘗試告訴自己,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堅強(qiáng)面對,我們畢竟不是孩子。成年人經(jīng)歷的悲痛,不一定是悲天憫人、悲慟大哭,不一定都是大聲喊出來。有時候,可能是更加隱秘、更加無法言說的看不見的悲傷。
看過《紅樓夢》的人,可能都會指責(zé)薛寶釵冷血心腸硬。她在聽說王夫人的丫鬟金釧兒只是因為跟寶玉“調(diào)情”了幾句就只能跳井自殺后,并沒有表現(xiàn)出多么難過和悲傷,而是有條不紊地安排其他事項———提出要多賞給她的親人幾兩銀子,并把自己的幾套新衣服拿來給金釧兒裝裹,提醒薛蟠不要忘記安排宴席感謝出過力的家人和伙計。
薛寶釵并非天生就冷硬。她只是過早經(jīng)歷了家里的變故,從而只能擁有獨當(dāng)一面的決斷。電視劇《潛伏》里,孫紅雷演的余則成在得知愛人左藍(lán)死了之后,做出的反應(yīng)是不斷地嘔吐。
成年人的悲傷,有時候是讓人看不見的。悲傷的時候,并不一定都會哭泣,它更像是一段被靜止的光陰。那些動輒說人家沒有哭就不夠悲傷的人,真如兒戲一般。
選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