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至浩
2020年7月5日 星期天 雨轉(zhuǎn)晴
星期天的早晨,雨還在一直下。我起床的時候,聽到陽臺上有水滴在滴答滴答響著,還以為是樓上人家的空調(diào)在排水,但細聽下,那聲音悠揚多了,也活潑多了呢,是那種沒有任何規(guī)律而調(diào)皮的淅瀝聲。
早餐過后,我央求爸爸帶我到附近的公園看鳥。爸爸是個觀鳥愛好者,在他的影響下,我也認識了幾十種常見的鳥。爸爸看到我也像只關(guān)不住的小鳥,便笑著說:“出門也可以,但是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于是我們戴上口罩,包里裝著消毒酒精就出門了。
大概是因為下雨,所以公園里人不多。細雨中,烏鶇們在低頭覓食,掉落在地上的鳳凰花成了它們的食物。還能看到它們成群結(jié)隊地站在鳳凰木上嬉戲,聲音昂揚地歌唱,可惜它們似乎很怕生,還沒等我走近,就紛紛振翅飛走了。倒是停在湖邊蘆葦上的蜻蜓,細長的尾巴輕輕地點在蘆葦?shù)拿肷?,安靜地讓我用手機拍個夠!
湖面如鏡,燕子在低速飛行,它們像是會躲閃的子彈,時不時用尾巴點著湖面,連帶著雨滴,在湖面上重疊出幾絲細細的皺褶。它們飛得近且快,我們根本沒辦法用手機捕捉,但就這樣靜靜地看著它們,也會感覺滿心的愉悅。古詞“雙燕歸來細雨中”說的大概就是這樣的情景吧。湖邊,還能看到幾只翠鳥站在濕濕的石頭上。它們安安靜靜,似乎也在觀看這雨中的風景。
在爸爸的提醒下,我在枕果榕樹上找到了黑短腳鵯,它們嘴里銜著深紅的榕果,在樹間雀躍跳動,聲音纏綿,像極了小貓的叫聲。我還看見幾只棕背伯勞在樹梢上斜斜飛過,那樣子像極了即將赴宴的紳士。
雨停了,相信老人們說的“龍舟水”也會很快過去。疫情過后,萬物復蘇,相信我們的生活也一定會如同這鳥的世界一般生機勃勃。
指導老師 史 莉
余老師點評
簡單描摹風景并不難,抓住景物特征,多用比喻等修辭手法,就能寫得生動具體。但要寫得打動讀者,還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至浩同學細致地觀察了公園里的幾種鳥兒,不僅寫出了它們的特征,還寫出了自己看到鳥兒時欣喜愉悅的心情,更讓我們感受到疫情之后大自然蓬勃的生機。古詞的引用恰到好處,為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