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揚
“爸爸,您什么時候回來呀?我都想您了。元宵節(jié)快樂!”
“元宵節(jié)快樂兒子,你在家照顧好自己,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等疫情結束后,爸爸就回家?!?/p>
“孩子,看媽媽的新隔離服好看嗎?元宵節(jié)快樂!”
“媽媽,您什么時候下班?。课医裉鞄屠牙严床撕筒恋亓??!?/p>
這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jié)一家人通過視頻通話中的部分對話,說話的孩子是沈陽市皇姑區(qū)寧山路小學三年七班的學生,名叫張柏源,他的爸爸是一名駐村第一書記,媽媽是一名內(nèi)科醫(yī)生。由于這個春節(jié)期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大年初四,他的爸爸媽媽就各自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崗位開展防控和治療工作,留下他在姥姥家。雖然對爸爸媽媽有很多不舍與牽掛,但是他知道,爸爸媽媽去工作,是為了更多人的安全與健康。
柏源覺得,爸爸媽媽去抗擊疫情,作為一名小學生,照顧好自己不出門,就是眼前能對社會做出的最大貢獻。所以,他每天早上按時起床,疊好被子;認真完成假期作業(yè),做好預習;在室內(nèi)做一些簡單的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幫助姥姥做一些家務……事情多了,每天便不覺得枯燥。找時間跟爸爸媽媽視頻通話,匯報自己一天做的事情,是他最期待和開心的時刻。柏源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早日戰(zhàn)勝疫情,到時再回到溫馨的校園和明亮的教室里,回到敬愛的老師和可愛的同學身邊,與他們共同學習文化知識,快樂健康地成長。
(責任編輯 ?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