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奎,王巧云
(永靖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永靖 731600)
土壤耕層深厚,地勢平坦,便利排灌的砂質壤土。
蘭州小韭、雪韭1、4、6、10號、黃韭1號、龍研六號等品種。
育苗時間:春播4月上旬至5月中旬;秋播8月上旬至9月下旬。
播種方法:準備好寬1.2米-1.5米,長8米-10米的畦,用鋤開約3厘米,寬20厘米的溝,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沿溝輕踏一遍,覆土1-2厘米厚,立即覆蓋地膜,在地膜上覆草或遮陽網,防治高溫傷苗。
用量:每畝標準用種量8-10公斤,1畝育苗地可移栽10畝鋼架大棚。
時間:3月下旬至6月下旬。
播種方法:整地施肥后開溝,深20厘米,上寬10-13厘米,下寬6-9厘米,溝距60厘米,溝壁一邊要求垂直,另一邊稍有坡度。待灌水滲透后溝垂直邊均勻撒下種子,輕踏一遍,覆土1-2厘米即可。
70%的幼苗出土時撤出地膜。
待幼苗100%出土后可灌水,看天氣情況,做到輕澆、勤澆,保持土壤濕潤。
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1000公斤左右,二銨15公斤。
韭菜苗時要勤除草,雜草最容易滋長。
一般在播種后80-90天,苗高18-20厘米,具有5-6片葉時進行定植。春播的在當年7月上旬至8月中旬定植(或高溫季節(jié)過后定植)。秋播在第二年5月上旬定植。
清除前茬作物,清潔棚內雜物后,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3000公斤左右,復合肥25公斤,深翻后澆足水,待定植時耙耱整平,深20厘米,上寬10-13厘米,下寬6-9厘米,溝距60厘米,溝壁一邊要求垂直,另一邊稍有坡度。
苗移栽到溝的垂直面一側,緊貼在溝壁上,株距1-2厘米,邊栽邊覆土,深度不要超過葉梢為宜,踏實,栽后淺灌水。
緩苗后灌一次緩苗水,及時中耕松土,結合天氣見干澆水,秋季施一次腐熟碾細的油渣100-250公斤,農家肥1000-2000公斤,或施15公斤左右的復合肥,將肥料均勻的撒入溝內,灌水覆土,封凍前灌足冬水。
春季管理:主要措施是“活菜”和“合溝”。在3月下旬開始,返青前沿韭菜扒土開溝,促進根葉生長,抑制韭蛆活動,稱“活菜”。待韭菜生長到與地面平行時培土,以不埋韭葉分杈為宜,稱“合溝”,需1-3次,同時碎土清除雜物,每畝施二銨15-20公斤,并選用40%辛硫磷乳油800-1500倍液灌根。
夏季管理:韭菜抽薹后勤澆勤灌,及時摘除韭薹。
秋季管理:韭薹歇后,需加強水肥管理,進入養(yǎng)根階段,每畝追施農家肥2000公斤左右,復合肥15公斤左右。
在韭菜生長階段,約7、8、9月份各培土一次,以不埋韭葉分杈為宜,培土達13-16厘米即可。
鋼架大棚扣棚時間以11月上旬為宜。
扣棚覆蓋前每畝施碾細過篩的油渣500公斤,復合肥20公斤,將準備好的肥料均勻的撒施于行間溝內,用耙將肥料于土壤混勻,并適量的把溝內的土培在韭菜壟上,后灌足冬水。
韭菜地上部分枯死以后,及時清理枯葉,清除田間雜物,再用吃齒耙將地面耬一遍,將行間鋤松。
鋼架大棚韭黃覆蓋時間根據品種而定,蘭州小韭一般在11月上中旬覆蓋,約40天左右就可以收獲;雪韭、黃韭1號、龍研六號等品種,11月下旬或12月上旬覆蓋,約25天左右后收獲。在韭菜行間全覆蓋一層遮陽網,上面覆一層20厘米厚的麥草,在麥草上面覆蓋兩層0.5厘米厚的保溫氈。
鋼架大棚韭黃成熟時間根據氣候變化而不同,故收獲前因在田間選1-2個點,揭開保溫氈察看,當萌生出3-4片葉,且露出土壟7-10厘米時即可收割。
選擇晴天,早上10點以后,氣溫高時,揭開保溫氈,卷起遮陽網和麥草,用鐵锨或鋤沿韭壟挖13-16厘米深的溝,用特制的韭鐮,從鱗莖以上處割斷,清理后捆成小捆,方便運輸。如果在陰天或雪天收割,應揭一段,割一段,防治凍傷。
韭黃收割后,清除覆蓋物,麥草要及時晾曬,已備下茬再用。次年初春韭菜萌動時,就將剩余的雜土清理出去,以免萌發(fā)后田間作業(yè)踩傷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