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赫
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起點上,俄羅斯以“旋風式”的人事調整拉開了向“后普京時代”過渡的序幕。2020年1月15日,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發(fā)布年度國情咨文之后沒多久,梅德韋杰夫總理宣布內閣全體辭職。隨即,普京提名米哈伊爾·米舒斯京為新總理人選,議會迅速予以通過。1月21日,米舒斯京組建了俄新一屆政府。到2月21日,這個新政府算是“滿月”了,它帶來了什么新氣象?對未來又做出了怎樣的規(guī)劃?
對于俄新一屆政府,媒體著墨最多、公眾最為關注的就是米舒斯京總理。他1966年3月出生于莫斯科地區(qū)羅布尼亞市的一個普通人家,1989年從莫斯科機床工具學院(現莫斯科國立工業(yè)大學)畢業(yè),獲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專業(yè)學位,三年后又在該校取得碩士學位。1992年至1998年,米舒斯京供職于“國際計算機俱樂部”,信息技術專業(yè)優(yōu)勢為他的仕途提供了助力。1998年,他成為俄聯邦稅務局局長費多羅夫的信息系統助理,不久以后追隨升任財政部長的費多羅夫出任聯邦稅務局副局長。期間,米舒斯京又完成了一次重要的人生轉型:2003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yè)論文題目為《俄羅斯國家財政管理機制》。此后,米舒斯京先后擔任俄聯邦不動產地籍管理局負責人、俄聯邦經濟特區(qū)管理署負責人、俄羅斯聯合金融集團總裁等職務,并在2010年重返聯邦稅務局,在局長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
2020年1月31日,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在哈薩克斯坦出席歐亞政府間理事會會議并發(fā)表講話。
信息技術的背景和經濟學的深造,加上豐富的財稅工作經驗,使米舒斯京成為業(yè)務能力突出的技術型官員。1998年到2008年,他先是參與領導了俄聯邦稅務局的信息技術綜合體開發(fā)項目,之后在聯邦不動產地籍管理局工作期間實現了地籍估價的聯網,顯著提高了行政效率。出任俄聯邦稅務局局長以后,他致力于通過數據等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成功引領俄稅收工作進入數字化時代:建立大數據中心,通過云計算統一聯邦稅務信息,形成聯邦數據庫;簡化稅收手續(xù)與流程,大力推進電子化;等等。其主導的上述工作成效明顯,聯邦稅收得以連年增長。米舒斯京曾任俄羅斯聯合金融集團總裁的履歷也引起熱議,因業(yè)績不錯,投資界給予他“專業(yè)投資人”的贊譽。
由此看來,米舒斯京執(zhí)掌政府的有利條件至少有以下幾方面:工作思路清晰,善于利用現代化手段推進設想,有助于俄羅斯經濟突破僵化窠臼,同時也能獲得年輕人的支持;政治包袱輕,從來都不是俄羅斯政局中的核心人物,鮮有卷入派系爭斗,推行新政的顧忌也相應較少;熟知俄經濟發(fā)展“底細”,包括大型企業(yè)盈利、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各聯邦主體財政的狀況,它們都是政府首腦施政的“必修課”。
再看俄新一屆政府“班底”。1月21日,俄公布新一屆政府成員名單。給外界最直觀的印象是,內閣成員進行了大幅調整:副總理人數由十位減為九位,且僅從上屆延用三位;原來22個部長職位調整為21個,更換了九名部長??傮w來看,新內閣最突出的特征是年輕化,普遍擁有專業(yè)技術背景,擅長民生管理。
新的第一副總理為別洛烏索夫,排在其后的幾位新副總理分別是戈里高連科、阿布拉姆琴科、奧韋爾丘克、胡斯努林、切爾內申科;上屆政府的特魯特涅夫、鮑里索夫、戈利科娃仍在新一屆政府中擔任副總理。從副總理的初步分工看,推進總統規(guī)劃的12個“國家項目”是否有力,將是衡量新政府成員業(yè)績的金標準,這也使得別洛烏索夫的任務比前任更為艱巨。別洛烏索夫曾擔任普京總統經濟顧問長達六年,是“國家項目”的主要策劃人之一,此次走上一線,兼任三個項目(中小企業(yè)與個人創(chuàng)業(yè)、勞動生產率和就業(yè)、國際合作與出口)的督導,實際是新政府的“第二負責人”,副總理中的戈利科娃、切爾內申科、胡斯努林也分別承擔國家項目的督導任務。這一系列人事安排表明,國家項目就是新政府的“任務清單”,是必須完成的硬指標。
外界對俄“國家項目”并不陌生。普京2018年第四次出任俄總統后,宣布將通過設立“國家項目”的方式解決俄經濟社會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同年底俄政府制定了12個國家項目和一個交通干線基礎設施現代化計劃,為此擬在2019年至2024年間總共投入25.7萬億盧布。俄媒指出,國家項目在2020年并不會扭轉外部因素引發(fā)的不利走勢,但從長遠看,擴大投資足以保證俄經濟適度增長。
部長任命方面,在新政府未來重點著力的經濟民生領域部分實現了“換將”,新面孔包括經濟發(fā)展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部長。鑒于此次俄羅斯憲法改革明確,外交、安全領域將由總統直管,總理主要負責經濟和社會問題,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國防部長紹伊古、能源部長諾瓦克等人得到留任。部長任命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經濟發(fā)展部新任部長列舍特尼科夫,他此前是彼爾姆邊疆區(qū)行政長官,主政地方期間并沒有在經濟發(fā)展理念方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擁有勤勉和執(zhí)行力強的口碑。
在上任后的第一個月里,總理米舒斯京對外完成了第一次出訪;對內,其領導的新政府針對投資和欠發(fā)達地區(qū)發(fā)展等事項展開討論和決策。從中可以一窺新政府的施政重點。
1月31日,米舒斯京前往哈薩克斯坦出席歐亞政府間理事會會議。會上,米舒斯京肯定了歐亞經濟聯盟取得的成績,提議聯盟把進一步消除共同市場壁壘、發(fā)展成員國數字經濟轉型、促進聯盟對外合作等當作近期優(yōu)先事項。
國內方面,落實國家項目的首要難點是資金,這也是上一屆政府未能克服的障礙,新政府在這一重要問題上開了個好頭:2月12日米舒斯京宣布,財政部動用國民福利基金從俄央行手中收購了其持有的“儲蓄銀行”股份?!皟π钽y行”是俄羅斯規(guī)模最大的銀行,被政府持有后,無疑為加大政府投入、特別是預算外投入提供了便利通道。2月17日,米舒斯京率一眾副總理舉行會議,研究制定欠發(fā)達地區(qū)發(fā)展計劃,并決定在2024年前為每項計劃撥款50億盧布。
加快經濟增長和改善社會民生是俄新政府將繼續(xù)奉行的方針。不過總的來說,從中長期看,俄經濟發(fā)展的關鍵桎梏還是經濟結構單一、過度依賴能源出口、缺少更多具有競爭力的行業(yè),亟待根本性的破局。但這些問題與國家安全、既得利益深度糾纏在一起,牽一發(fā)而動全局,解題難度極大。這次組閣中,教科文衛(wèi)部門更替順利,能源部、自然資源部、工業(yè)貿易部等要害部門的部長悉數連任。由此可見,米舒斯京新政府將奉行做好“增量”的原則,而不是致力于“重分蛋糕”,其推行效果將決定新團隊能否行穩(wěn)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