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 斯 李秀婷 黃錦輝
一個“敵人”,突如其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洶涌,暫無特效藥。
一個聲音,讓人踏實?!安《救藗魅?,要隔離”“可防可治,不必恐慌”“情況會慢慢好起來,必須要有堅強的斗志”。
說這些話的人是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曾為非典型肺炎(以下簡稱“非典”)防治作出突出貢獻。
非常時期,他以84歲高齡臨危受命,出任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奔走于疫情防控一線,在高規(guī)格發(fā)布會上直言病毒會人傳人。
武漢、北京、廣州……他奔忙的腳步從未停歇。他的憂、他的真、他的淚,如尖銳的雕刀,在戰(zhàn)“疫”的時光里刻下印記。這背后,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醫(yī)者的使命,學者的大義。
1月19日,湖北武漢。清晨5時,該市發(fā)出大霧黃色預警信號,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能見度小于800米、局部小于500米的霧。
迷霧重重,正如許多人的心情。1月18日,僅1天該市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激增59例,接近此前確診病例的總和。
武漢成了疫情“風暴中心”。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許多問題還沒有答案——病毒源頭在哪里?是否會人傳人?致死性如何?如何防控?
鐘南山是在18日深夜抵達武漢的。因春運期間票源緊張,在高鐵上,臨時上車的他被安頓在餐車一角。他反復研究文件,眉頭緊鎖,實在累得不行,就靠著椅背閉目養(yǎng)神,深鎖的雙眉始終沒有舒展。
他憂。作為一名呼吸病學專家,親身經歷過“非典”遭遇戰(zhàn),自然知道突發(fā)傳染病的嚴重性及危害性。
他急。面對全新的“敵人”,準確研判、迅速應對、精準施策,一刻都耽誤不起,因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不能賭。
抵達當夜,他即到武漢市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了解情況,次日清晨開研討會,前往集中收治患者的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調研,隨后赴京參加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再回到廣州出席新聞發(fā)布會……
4天96小時奔走千里,他漸漸摸清情況,撥開迷霧——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出現(xiàn)了人傳人現(xiàn)象,且有醫(yī)務人員感染,必須盡早采取措施。
84歲的他,義無反顧出任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這名黨員醫(yī)生,成為那個沖在前面的人。
這一幕如此熟悉。2003年,他也是臨危受命,出任廣東省“非典”醫(y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以科學家的無畏一語定乾坤:“非典”可防可治!又以醫(yī)生的擔當主動請纓:把最危重的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那時的他,已經67歲,曾38小時不眠不休救治病人,累倒在一線,卻始終無怨無悔。
17年后,他又亮出了黨員本色、醫(yī)者初心,奔上了前線。
1月21日,廣州。16時,由廣東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吸引了數(shù)百家媒體關注。會議之所以火爆,一是因為這個省份曾是抗擊“非典”的主戰(zhàn)場,此次又陸續(xù)報告確診病例,急需權威聲音消除疑慮;二是因為大家聽說那位“愛說真話”的鐘院士也會出席。
其實前一晚,他就以連線嘉賓的身份出現(xiàn)在中央電視臺“新聞1+1”節(jié)目中。主持人問:病毒是否人傳人?“肯定人傳人,武漢已有醫(yī)務人員感染。”他毫不猶豫給出了答案。
在發(fā)布會上,他本色不改:暫無特效藥,要嚴格隔離患者、追蹤密切接觸者,如無必要“不去武漢、不出武漢”,大家得戴口罩自我保護,醫(yī)護人員做好防護,要阻止出現(xiàn)“超級傳播者”,否則局面會失控……
他敢言,也慎言。每一句話均基于翔實的一線調研、臨床分析,成為疫情防控措施不斷調整、優(yōu)化的重要依據(jù)。
大眾對他的這種風格并不陌生。
當年,面對“非典”病原體的疑云,他挑戰(zhàn)權威,堅持“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不是衣原體”的論斷,讓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面對“非典”疫情已被控制的說法,他直接反駁:“疫情還在蔓延,怎么能叫控制?”
這些年,面對民生關切,如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新藥研究、空氣質量……曾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他,深知民情、細察民意、為民發(fā)聲。
“我推崇講真話,真話不是真理,真話不一定是對的,但起碼是心里話。尤其是涉及大家的健康,要非常嚴肅地對待,最重要的是病人的生命?!被仡櫩箵簟胺堑洹蹦嵌螝q月時,他說過這樣的話。
他的另一句話也常被人們提及。2003年,他接受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 “面對面”節(jié)目訪談,主持人問:你關心政治嗎?他說:守職是最大的政治。
2020年1月30日,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召開的座談會結束后,本表示非常時期不能握手的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特意對他說:“還是握一次手吧!”
這,是艱難時期的心手相牽。
1月28日,網絡牽線,位于廣州的鐘南山與武漢同胞近在咫尺。
“我有一個學生提供了一個信息,聽到(武漢)老百姓唱起國歌,很感動?!薄斑@個勁頭上來了,很多事情都能解決……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有大家的支持,武漢肯定能過關!”牽掛著同胞的健康,他眼眶泛紅,動情落淚。
“我們也在努力,但你們是去最艱苦的地方、最前線的地方、最困難的地方、最容易受感染的地方戰(zhàn)斗,我向你們致敬。”“相信情況會慢慢好的,我們必須要有堅強的斗志!”“我們等你們勝利回家!”堅守著共同的初心,他“喊話”廣東馳援武漢的白衣“戰(zhàn)友”,送去問候與祝福。
他,也有他的使命。
重癥、危重癥患者的救治還在緊張進行,時不我待。“我們要盡力降低病死率?!?月29日,他領銜了廣東首次對重癥病人的遠程會診,足足持續(xù)6小時18分鐘。10位頂級重癥醫(yī)學專家、呼吸科專家和傳染病專家齊為5例分別收治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的患者商討治療方案。專家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經歷過抗擊“非典”的戰(zhàn)斗。
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分秒必爭。1月30日,由于臨時接到要去北京開會的通知,他不得不將原本與世界著名“病毒獵手”、美國教授維爾特·伊恩·利普金的見面時間提前到清晨6時,地點則改為路上、機場。即使上了飛機,他也在研究危重病人的救治方案。
夫人李少芬著急:“能不能讓他多睡會?”然而,半個多世紀相伴,她自知勸不住他,“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
正因為有這份“在乎”,他曾入選“感動中國——2003年度人物”。致敬詞是這么說的:“非典”是2003年中國人抹不掉的共同記憶,平時很少流淚的人,那個時候也會淚流滿面。平時很少動心的人,那個時候也會怦然心動。在那充滿疑慮、充滿期待的日子,有一個人讓我們踏實、讓我們感動,他就是鐘南山……
但他掛在嘴邊的話卻是:“我不過是一個看病的大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