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季璇
暑假里,我反復(fù)讀了《第一??圩印愤@本書,對“友善”有了更深的理解。
那天下午放學(xué),爸爸說會晚點來接我,我便在學(xué)校門口等他。深秋的傍晚,天陰沉沉的,我下意識地拉緊外套。校門口正在進行路面改造,工人叔叔正拿著水管沖洗。不遠處,也有一個跟我一樣看著水管的小男孩。應(yīng)該是看到家人的車了,他突然朝路旁一躍。這一躍,工人叔叔手里的水管來不及改變方向,水流就沖向了他,小男孩的衣服瞬間濕透了。工人叔叔驚呆了,拿著水管愣了好一會兒才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小男孩呆呆地立在風(fēng)中,無所適從,身體不停地打戰(zhàn)。
一輛黑色的小轎車在路邊停下,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下了車,徑直向小男孩走去,看樣子是小男孩的爸爸。男人看了看渾身濕透的小男孩,又看了看一臉茫然的修路工人,立即明白了剛剛發(fā)生的一切。修路工人見了,一個勁地說“對不起”。男人一副平靜地說:“沒關(guān)系,回家換一下就好。”說完,他從車子里取出一塊干布,為小男孩擦干身上的水,又脫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小男孩身上,摟著小男孩上車離開了。
修路工人目送父子倆離去,繼續(xù)投入工作。一場可能的風(fēng)波,就被彼此的友善融化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