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聞》網站2020年9月2日報道】 日本原子力規(guī)制委員會2020年9月2日發(fā)布青森縣陸奧市干式貯存設施評價報告草案,宣布該設施符合后福島安全標準。
這座名為“再循環(huán)燃料貯存中心”的中間貯存設施是日本第一座獨立的離堆貯存設施,由日本可再循環(huán)燃料貯存公司(RFS)負責建設,將從2021年開始接收來自東京電力公司和日本原子能發(fā)電公司的乏燃料。
該設施將利用金屬容器貯存乏燃料,容器高5米,雙蓋密封,采用氣冷方式冷卻。貯存容量約為3000噸乏燃料,每年將接收200~300噸來自柏崎·刈羽核電廠和東海核電廠的乏燃料。該設施的容量未來將提高到5000噸。
日本一直堅持執(zhí)行閉式核燃料循環(huán)政策,以混合氧化物(MOX)燃料的形式對乏燃料中的有用物質進行循環(huán)使用。歷史上曾把本國乏燃料運至法國和英國后處理廠進行處理。在決定于六所村建設商業(yè)后處理廠后,日本停止向國外運輸乏燃料。但是,最初計劃于1997年投運的六所村后處理廠迄今尚未投運,導致核電廠積累了大量乏燃料。根據日本電力公司聯合會公布的信息,核電廠乏燃料總量現已達貯存設施設計容量的75%,因此,日本計劃在30年內將包括陸奧干式貯存設施在內的總貯存容量增加6000噸。四國、中部、九州等電力公司均計劃在核電廠建設容量為數百噸的干式貯存設施。關西電力公司正在考慮建造一座2000噸的離堆干式貯存設施,并計劃在年底之前完成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