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飯君
當你看完一部電影,片尾曲響起,會出現(xiàn)很長很長的演職員表,他們都在某個層面、某個維度上推動著一部電影與觀眾見面。從這個角度看,電影絕非導演一個人的作品,它是很多人集體創(chuàng)作的成果。
編?。河霉P書寫角色,讓他們自己去經歷喜怒
編劇的工作沒有想象的那樣浪漫,劇本不僅要包括劇情和精彩的臺詞,還要包括故事的結構、內在邏輯,以及通過描述生活和行為去塑造人物形象。當然還要負責讓電影看起來真實可信。編劇在講故事的同時,還應該勾勒出生動具體的畫面,為導演后期拍攝提供參考。
編劇參與電影制作有幾種不同的方式:一是寫劇本稿,然后向電影制片公司出售,制片人可能會買下你的劇本,然后讓你進一步修改創(chuàng)作;二是在導演和制片人已經想好劇情大綱的前提下,編劇參與創(chuàng)作,完善劇本。較有名的編劇都有自己的編劇團隊,知名編劇通常只負責最后的整體把控,具體創(chuàng)作交給團隊里的小編劇來完成,小編劇也借此機會學習,等待時機。也有編劇存在“御用”的狀況,他們只和合作默契的導演合作,不接其他合作。當然還有許多導演本身就是編劇,比如李安、姜文等。
演員:當你忘了“我”的樣子,角色才有了自己的生命
表演是一個技術活,優(yōu)秀的演員看起來很輕松就能獻上精彩的表演,事實上是因為他們都經過長時間的專業(yè)訓練。演員并不是說哭就能哭,輕而易舉就可以念出動人的臺詞。表演前,演員需要經過大量思想、情感和身體的準備,一遍遍地排練,醞釀情感,還要在數(shù)十名技術人員和片場灼熱的燈光面前一氣呵成地完成或簡單或復雜的戲份。
絕大多數(shù)導演對演員的挑選,有自己獨特的想法,甚至會保留相對固定的陣容,比如王家衛(wèi)就曾多次起用梁朝偉、張國榮等擔任主演。與大牌演員的光鮮亮麗相比,新人演員卻不得不一邊打工,一邊爭取試鏡的機會,而中國橫店更是“漂”著一群群眾演員,他們都在等待著自己被發(fā)掘的那天。
攝影師:那一瞬間光和影在跳舞,不信?我把它拍給你看
電影很大程度上是光影的藝術。而這一切的捕捉,都有賴于攝影師。
攝影師負責把每個畫面盡可能完美地捕捉下來,畫面里的光影、場景、情緒,都會影響一部電影的觀感。攝影涉及很多的選擇,比如用膠片還是用數(shù)碼,用什么樣的濾鏡,怎么打光,哪個鏡頭是定焦鏡頭,長鏡頭應該怎樣安排攝影機的運行,是拍成黑白片還是彩色片,光線是柔和的還是飽滿的,是拍2D電影還是3D電影......畫面里的光影、色彩、構圖,甚至一個電影的質感,都由攝影師決定。
剪輯師:剪輯不可以書寫故事,卻可以拯救一個故事
剪輯師看起來默默無聞,但他們的工作卻被認為是一部電影的“第三次書寫”
(第一次是編劇,第二次是導演)。剪輯師必須熟讀劇本,對每天拍攝好的素材進行整理,然后和導演溝通,從素材中剪輯出電影最好的版本。有些電影憑借著強大的剪輯,完成了整個故事的邏輯。王家衛(wèi)拍電影常常是意識流的拍法,沒有劇本,一拍可能就拍很多年,他的很多電影之所以能成為經典,都少不了張叔平的剪輯助力。
音效師:當萬物和鳴的時候,故事就有了詩意
音效可以賦予電影無與倫比的真實感,讓觀眾的情緒被調動起來。音樂可以為一部愛情片塑造角色,也可以讓一部動作片節(jié)奏緊張,還可以在懸疑驚悚片中營造瘆人的氛圍。
奧斯卡有兩個獎項都是關于聲音的,一個是最佳音效剪輯獎,一個是最佳音響效果獎。音效就主要包含了這兩大部分的內容,聲音剪輯師負責匯集、制作我們能從電影里聽到的一切聲音,包括演員的對白(可能是現(xiàn)場收音,也可能是后期配音)和其他音效,比如一些怪物的咆哮聲?;煲魩熦撠熖幚砺曇艏糨嫀熤谱?、整理出的聲音,以及不同的配樂如何巧妙共存。
導演:不只是Action與Cut,還有你看世界的方式
曾有一個關于導演的調侃,大意是導演就是一個說“Action”和“Cut”、“行”與“不行”的人。導演真的有那么好做嗎?
雖然編劇、攝影、服裝道具、音樂全都不是導演完成的,可導演卻要參與到這些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他要和制片人溝通資金,和編劇一起定劇本,選演員,選場景,指導演員表演。導演的每個決定都會對電影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他可以拯救一個平庸的劇本,也可以讓一文不值的表演變得精彩絕倫,反之亦然。
英國著名導演格林格拉斯說,導演一定要呈現(xiàn)出自己眼中最真實的世界,讓觀眾了解自己是怎么看待這個世界的“。也許觀眾會有共鳴,也許沒有。它提供了一種開放解讀的途徑,好像在告訴觀眾:我就是這么看待世界的,你呢?”
(選自2019年第C1期《課堂內外(初中版)》,本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