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馨,崔禮春,楊誼麗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目前汽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對于汽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在家用乘用車方面,從近年來各大主機廠紛紛推出各自的高端車型也可見一斑。汽車市場競爭激烈,降低成本、綠色制造勢在必行。對轎車來說,沖壓件作為整車構成的重要部分,占整車成本的15%~20%、占整車重量的30%~50%,所以提高沖壓件的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消耗,對降低整車成本、實現(xiàn)綠色制造意義重大。
但根據(jù)行業(yè)現(xiàn)狀,當白車身材料利用率達到55%以后,進一步提升的難度大幅增加。為此,各大主機廠也投入較大精力,從設計到制造進行全方位進行技術攻關,希望在保證整車產(chǎn)品性能的前提下通過提高材料利用率,來降低整車成本、提高產(chǎn)品競爭力,同時降低材料消耗、實現(xiàn)綠色制造。
常規(guī)來講,提高沖壓件材料利用率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造型優(yōu)化、結構優(yōu)化、材料優(yōu)化、廢料再利用、套件成型等,下面以實際車型為例,具體分析材料利用率提升方案。
優(yōu)化造型分塊,如圖1所示某車型行李箱蓋外板:板件在沖壓方向上,左右兩側落差大,影響材料利用率。方案是對行李箱蓋外板進行拆件,玻璃下方拆成兩段(圖2),采用激光拼焊形式實現(xiàn)整體造型,材料利用率提升約0.2%。
圖1 整體式行李箱蓋外板
圖2 行李箱蓋上外板和下外板
某車型前地板兩端局部突出,料片展開后局部突出部位影響材料利用率,按照圖3所示對凸點進行分段,材料利用率提升4.8%。
圖3 前地板
左右后窗框外板造型復雜,不僅不容易成型,工藝補充面也較多,修沖后廢料占比大,嚴重影響材料利用率。通過圖4所示分成兩件之后,材料利用率大大提升,提升約18.5%。
圖4 后窗框外板
如圖5所示后門內板深度超過170mm,導致成型困難,材料消耗利用率低。后門里板門鎖區(qū)域拉延深度減少40mm,其板料步距可減少30mm。零件重量減少0.06kg,材料利用率提升0.68%。
圖5 后門內板
在保證沖壓件質量的前提下,采用工藝補充面較少,產(chǎn)生廢料少的工藝,從而提升材料利用率。如圖6所示后地板后橫梁,成形和拉延同時可滿足沖壓件質量要求,采用成形工藝比拉延工藝材料利用率可提升8.5%。
圖6 后地板后橫梁
在做DL設計過程中,為了保證沖壓件成型后質量要求,都會對模面進行多次優(yōu)化,來使成品沖壓件做到最優(yōu)。優(yōu)化模面,其實是優(yōu)化工藝補充面,在保證成品沖壓件質量的前提下,工藝補充面越小,產(chǎn)生廢料越少材料利用率越高。
如圖7后窗框內板,件本身有一定起伏,模面補充從R角、拉延筋寬度等方面從設計標準中間值調試設計最小臨界值,材料利用率可提升2.4%。
圖7 后窗框內板
如圖8所示某車型的大天窗加強框,中間廢料區(qū)域較大,如果采用方料直接進行下料生產(chǎn),材料率較低;如果采用激光拼焊板,直接用4塊方料進行拼接成中空的板材,廢料相對減少,材料利用率大大提升,經(jīng)計算本案例可提升16.2%。
圖8 大天窗加強框
沖壓件到了工藝驗證階段,模具調試穩(wěn)定后需要對毛坯尺寸進行優(yōu)化。如圖9所示為某車型側圍行李箱流水槽,工藝設計時料片尺寸1060mm×500mm,有回彈風險,為保證制件品質,此料片尺寸留有余量。工藝驗證階段,模具調試穩(wěn)定后對料片進行優(yōu)化,最后定版料片尺寸為1055mm×480mm,材料利用率從53.7%提升至56.2%,提升了2.5%。
圖9 側圍行李箱流水槽
通過工藝優(yōu)化來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措施還有很多,如在材料利用率控制點處優(yōu)化分模線、模具精剪代替常規(guī)精剪、優(yōu)化排樣等,均可一定程度上達到提升材料利用率的目的。
廢料再利用即把本來沖壓當做廢料的部分,重新搜集起來,當做另外一個件的原材料進行生產(chǎn),提升了整車開發(fā)材料利用率。
如圖10某車型側圍外板,中間門洞位置廢料區(qū)域較大,落料后可搜集重新利用,廢料搜集尺寸如圖11所示。經(jīng)過與產(chǎn)品設計溝通,把料片尺寸與A區(qū)域和B區(qū)域相近C柱上內板連接板與加油口蓋座板(圖12)材質變更成與側圍外板一致,節(jié)約了原材料約1.3kg,提升了整車的材料利用率。
圖10 側圍外板
圖11 側圍外板門洞廢料
圖12 優(yōu)化材料利用率
套件成型即在大件的工藝補充部分嵌套小件,既節(jié)省了小件的原材料又節(jié)省了模具費用。以某車型的小天窗加強框為例,天窗加強框內部存在大片廢料區(qū),故天窗框內部嵌入4個天窗加強板,并將材質、料厚改為與天窗框一致,節(jié)約天窗加強板原材料重量0.712kg,減少天窗加強板成形模的開發(fā)成本。
基于成本及工藝最優(yōu)化原則,將4個零件兩兩組合成形,一出二形式,組合方式見圖13。兩塊坯料尺寸分別為:1690mm×1260mm,1220mm×700mm,坯料總質量約22.5kg,材料利用率為10.04 kg/22.5kg=44.6%。
圖13 小天窗加強框
(1)降低了整車開發(fā)成本。以某車型為例,整車材料利用率提升1個百分點,節(jié)約板料重量約為12.32kg,按照板料市場參考價6元/kg計算,白車身成本節(jié)約12.44kg×6元/kg=74.64元。
(2)造型階段具體方案在尊重整車造型效果的基礎上提出,可實施性較小,貢獻度有限。
(3)產(chǎn)品設計、工藝設計階段技術手段,可實施性相對較大,貢獻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