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佳 牛秋月 黃浩毓 范文倩 王琳智
摘 要:本文依據(jù)對遼東學院南校區(qū)532名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調查數(shù)據(jù),建立一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交流平臺,使同學們能夠宣泄不良情緒,使有需求的同學及時地得到幫助,積極有效地預防各種心理疾病的發(fā)生,提高遼東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與水平;節(jié)約心理老師分散指導的時間,提高了心理咨詢的效率。用微信小程序這種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實現(xiàn)了“互聯(lián)網(wǎng)+心理教育”和“團體心理咨詢”的心理咨詢模式就是我們項目的創(chuàng)新所在。
關鍵詞:解憂雜貨鋪;遼東學院;心理健康;交流平臺
一、項目立項依據(jù)
(一)國內外現(xiàn)狀分析
201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目前,心理疾病正呈現(xiàn)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比如在國內的抑郁癥患者中,大學生所占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提出,1/4的中國大學生承認有過抑郁癥狀,而學業(yè)、人際、戀愛、家庭以及就業(yè)壓力正成為大學生心理疾病的誘發(fā)原因。由此看出,心理疏導和心理咨詢對大學生的心理疾病的預防顯得尤為重要。
但從治療角度看,國內也存在不少問題尚需解決。一方面,藥物治療聯(lián)合心理咨詢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治療方式,但心理咨詢的費用較為昂貴,效果也很難立竿見影,長期的時間和經濟投入,并非所有人都能夠承受。大學生難以支付其高昂費用,因為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缺乏支持系統(tǒng),變得消極怠惰,甚至逐漸走向毀滅。
目前幾乎所有大學都已經建立了屬于自己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但能給同學們提供自我宣泄、自我測試和診斷以及免費的專業(yè)心理咨詢等功能的交流平臺卻少之又少。
綜上所述,我們參考那些比較成功的學校,建立屬于我們遼東學院學生自己的心理健康交流平臺,為有需要的同學們解憂排愁。
(二)項目研究與開發(fā)
在如今的校園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自殺傾向也大量增加,并且隨著網(wǎng)絡的迅速發(fā)展,網(wǎng)絡心理健康交流平臺將會越來越被學生們所認可。在申請項目之前,我們在遼東學院南校區(qū)做了一個小范圍的問卷調查,通過對532位同學的調查發(fā)現(xiàn),全部同學都曾有過負面情緒,其中80.16%的學生的負面情緒一般多甚至很多,且80.54%的學生很少或從沒做過心理狀態(tài)方面的測試,也僅僅只有26.07%的學生非常了解抑郁癥,說明抑郁癥的相關知識還需要多加學習認知,防治抑郁癥工作的宣傳和推廣行動不容小覷。85%的學生對遼東學院現(xiàn)有的心理測試網(wǎng)頁幾乎不了解;高達92.63%的學生認為需要專門建立一個本學校的心理健康交流平臺;86.22%的學生需要心理健康交流平臺設立心理咨詢室和解憂樹洞的版塊;84.29%的學生認為在平臺建立樹洞展開匿名討論交流對舒展心情有幫助;86%的學生認為心理在線咨詢和樹洞傾吐心聲的版塊重要性占比較大,因此我們也會從這兩方面著重入手,建立學生喜愛的心理健康交流平臺。
與此同時,我們還和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的老師們進行了充分的溝通,他們非常支持我們的項目設計,他們認為,有了我們的平臺的幫助,會極大地提高教研室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他們非常愿意把現(xiàn)在的每周一到周五下午13:30-16:30的在咨詢室里的見面輔導改成見面輔導與網(wǎng)上輔導相結合的方式,義務為同學們提供幫助。
二、項目描述
(一)研究目標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現(xiàn)在大學生在各個方面承受的壓力日益加大,因此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普遍。本項目主要針對遼東學院在校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解憂雜貨鋪為同學們提供一個便捷、安全的心理健康交流平臺,使同學們通過該平臺,能夠宣泄不良情緒,及時地得到來自同學、老師和其他專業(yè)人士的幫助,積極有效地預防各種心理疾病的發(fā)生,提高遼東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與水平。
(二)創(chuàng)新點
遼東學院目前僅有一個只能為學生做心理測試的網(wǎng)頁(gzedu.com.cn),而且這個網(wǎng)頁只有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的時候開放,測試的結果學生本人也無法查看。同時還需要同學留下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為同學們提供的心理咨詢服務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每周一到周五下午13:30-16:30在南北校區(qū)的心理咨詢室見面咨詢;另一種方式是心理老師和同學互加微信。第一種方式會使很多有心理顧慮的同學難于走進心理咨詢室而得不到及時的心理輔導;第二種方式極大地增加了心理老師的工作量,而且對于同學們普遍面臨的共性問題還要一一進行指導,浪費了老師們很多寶貴時間。針對上述問題,“解憂雜貨鋪”小程序進行了以下幾點創(chuàng)新:
首先,實現(xiàn)了“互聯(lián)網(wǎng)+心理教育”。
其次,實現(xiàn)了“團體心理咨詢”的心理咨詢模式。
再次,用微信小程序這種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方便快捷,樂于被同學們所接受。
(三)研究內容
項目研究的內容是開發(fā)“解憂雜貨鋪”微信小程序。小程序設計如下圖所示:
平臺首界面最中心的位置是解憂雜貨鋪的圖片,代表了平臺的目標和意義。平臺上方橫向設置首頁、心理百科、中心概況、新聞動態(tài)、咨詢預約、特色活動等六個版塊。而下方縱向排列編者寄語、心理咨詢室、咨詢團隊、公告欄、咨詢留言、愛笑會議室、心理百科、信息快報、心理測試、心理咨詢預約、解憂樹洞等十一個欄目。
首頁可以查看平臺頁面概覽,直觀表現(xiàn)了平臺的內容分類。中心概況是介紹本平臺設立背景條件原因等方面。新聞動態(tài)更能讓學生了解學校發(fā)生的大事小情以及有關大學生心理方面的最新消息和新聞報道。咨詢預約是指在心理咨詢師下班的情況下,預約在線咨詢的時間。而特色活動則是和學校以及社會等一起舉辦的活動概況。
平臺的欄目依次為:
1.解憂樹洞:它是我們大學生匿名討論的地方,通過在這里傾訴煩惱,可以為自己的問題找到解決辦法,舒緩心情,降低其發(fā)生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風險。
2.愛笑會議室:是由我們的大創(chuàng)團隊每天在線更新的搞笑段子和視頻,可以給同學們帶來歡樂、放松心情。
3.心理測試:通過在線測試專業(yè)的心理測試題,同學們可以簡單判斷自己的心理狀況,根據(jù)測試結果使有抑郁情緒和悲觀消極怠惰和有其他心理問題的同學提早發(fā)現(xiàn),提早預防。
4.心理百科:通過此欄目介紹的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和典型案例,使同學們認識、了解并關注與大學生緊密相關的心理疾病,結合在線測試,對自己進行初步的心理診斷,重視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
5.咨詢團隊由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的專業(yè)心理咨詢老師構成,他們是我們學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任課教師,負責全校所有專業(yè)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工作,他們對于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有著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輔導經驗,他們非常愿意在線為同學答疑解惑,立志于把同學們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中。
最下方有遼東學院南北校區(qū)心理咨詢室的聯(lián)系電話及心理咨詢地點。
(四)后期運營
1.小程序測試
小程序試運營前期,我們組內人員對其進行了測試。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不足,如:心理測試題不夠標準、咨詢室地址電話不夠完善。針對以上問題,老師和組員們統(tǒng)一修改后并提交審核。
2.小程序推廣
審核成功后,我們與南北校心理健康咨詢室老師取得了聯(lián)系,并達成了共識。正值2020屆新生入校,他們在教授心理健康課程的同時將小程序推薦給了新生,引來一大波關注度。這使我們的小程序得以推廣從而也減輕了老師們的工作量。我們的后臺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如下圖所示,能讓我們直觀地看到每日同學使用小程序的增長量。
3.小程序運營
小程序開始運營,同學們在咨詢留言區(qū)向心儀的老師預約以后的心理疏導時間,目前有南校的王春霞老師、肖征老師和北校的王濤老師為同學們提供線上服務,我們也將擴大教師規(guī)模,募集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我們的行列。樹洞板塊里,同學們積極踴躍地發(fā)言討論,敞開心扉,體現(xiàn)了我們本次項目的價值。等我們畢業(yè)以后,我們也會將小程序的管理權限移交給學校的心理社團,使我們的小程序可以沿用下去。
三、總結
本項目主要面向遼東學院在校大學生普及常見的心理知識,傳遞快樂,當他們面對課程學習、學業(yè)發(fā)展、人際交往、戀愛、原生家庭、求職擇業(yè)等問題時,為所引發(fā)的焦慮、緊張、沮喪、痛苦、憂郁等不良情緒提供一個宣泄的空間;為同學們判斷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提供一個簡單易行的在線測試的渠道;為所產生的發(fā)展性、適應性和障礙性等各種心理問題提供一個紓解的通道;為預防和預測焦慮癥、恐懼癥、強迫癥、神經衰弱、抑郁癥等心理疾病提供一個有效的途徑;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的心理指導老師們提供一個更有效地為有需要的同學提供心理咨詢與輔導幫助的平臺,提高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實現(xiàn)學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的指導目標。本項目在“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時代背景下立足于遼東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為有效地提高遼東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與效果提供一個便捷有效的平臺,從而保證遼東學院的同學們的心理得到積極有效的指導,健康發(fā)展。
本論文為遼東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省級項目解憂雜貨鋪——遼東學院心理健康交流平臺(項目編號:S202011779018)的結題論文
(遼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