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鵬,黃繼發(fā),劉 巍
(方大特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12)
鈮鐵[2]主要用于冶煉高溫(耐熱)合金,不銹鋼和高強度低合金鋼。鈮均勻地分布在鋼的晶粒邊界,防止高溫下鋼的晶粒長大,對鋼的組織起細化作用,可提高鋼的強度、韌性和蠕變性能。鋼中的鈮與氮生成穩(wěn)定的氮化鈮,提高了鋼的表層抗腐蝕能力。鋼中的鈮與氧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鈮,使鋼的表面形成氧化鈮薄膜,可阻止氧向內(nèi)部擴散而起抗氧化作用。鑄鐵中加入鈮,有助于球化和珠光體組織的形成。
鈮鐵是主成分為鈮和鐵的鐵合金,是煉鋼的重要原料,鋼中添加鈮元素具有能夠細化鋼的組織,改善鋼的焊接性能,提高鋼的強度、可塑性和抗腐蝕性等優(yōu)點。隨著螺紋鋼新國標的實施,煉鋼企業(yè)將加大對鈮鐵采購量,且鈮鐵為貴重金屬合金,采購價格較為昂貴,其結(jié)算依據(jù)主要參考鈮鐵中鈮、鉭含量。因此快速準確地分析鈮鐵中鈮、鉭含量,對煉鋼生產(chǎn)及采購部門采購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采用傳統(tǒng)的分析方法[1-3]測定鈮鐵中鈮、鉭含量,操作繁雜,檢驗周期長,不能滿足現(xiàn)代科研生產(chǎn)的實際需求。目前,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院子發(fā)射光譜法(ICP-AES)[4-7]及離心澆鑄X射線熒光光譜法(XRF)[8,9]測定鈮鐵中成分也有報道。本文通過對鈮鐵中沉淀物中的殘余元素進行ICP-AES檢測扣除,得到準確的鈮、鉭含量,進而使煉鋼生產(chǎn)、采購部門采購的更具有指導意義。
選取不同含量梯度的鈮鐵標準樣品,參照國標GB3654.1檢測方法試驗:試樣用氫氟酸硝酸溶解后,加硫酸蒸發(fā)冒煙,在稀鹽酸介質(zhì)中,在丹寧酸的作用下使鈮、鉭完全水解沉淀。經(jīng)過濾、洗滌、灼燒得到鈮、鉭的氧化物后稱重,最后計算鈮、鉭總量。檢測結(jié)果見表1。
表1 改進前檢測方式測得的鈮鐵中鈮、鉭含量單位:質(zhì)量百分比/%
從表1可以看出,使用國標GB3654.1檢測,檢測結(jié)果系統(tǒng)比標準值偏高,主要體現(xiàn)在沉淀時鋁、鐵、鈦離子被沉淀后,洗滌不完全造成,如過度洗滌又會導致少量的鈮、鉭水解,因此如何快速判別出沉淀雜質(zhì)含量,對鈮鐵中鈮、鉭真實含量的確定有好處。
針對沉淀雜質(zhì)會對結(jié)果的影響,為此對沉淀中的Al、Ti、Fe離子進行了成分研究。由于含量偏低,因此采用ICP-AES方法進行沉淀雜質(zhì)含量檢測。
稱取0.2500g試樣于“塑料王”燒杯中,加入5ml氫氟酸,滴加硝酸(約5ml)使試樣全部溶解,放置稍冷后慢慢加入5ml濃硫酸,加熱蒸發(fā)冒硫酸煙(濃白煙)2min~3min,取下稍冷,加入10ml鹽酸、20ml飽和硼酸溶液,轉(zhuǎn)入400ml玻璃燒杯中,加水稀釋至250ml左右,加熱至70℃~80℃,加入2g丹寧酸固體,煮沸5min~10min完全水解(有大量鈮酸沉淀),靜置55min~60min(不要超過70min)。以定量濾紙加少量紙漿過濾。沉淀用丹寧酸-鹽酸洗液(0.5g丹寧酸溶于100ml鹽酸(8+92)中)洗至無鐵離子為止(約7~10次),沉淀烘干灰化,在900℃的高溫爐中灼燒至垣重(約60min),冷卻,稱重。
(1)鈦標準溶液的配制:吸取鈦母液體標樣(1000ug/mL)5.0mL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到至250mL,搖勻。此鈦標準溶液濃度為20ug/mL。
(2)鋁標準溶液的配制:吸取鋁母液體標樣(1000ug/mL)5.0mL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到至250mL,搖勻。此鋁標準溶液濃度為20ug/mL。
(3)硼標準溶液的配制:吸取硼母液體標樣(1000ug/mL)5.0mL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到至250mL,搖勻。此硼標準溶液濃度為20ug/mL。
(4)鐵標準溶液的配制:吸取鐵母液體標樣(1000ug/mL)5.0mL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到至250mL,搖勻。此鐵標準溶液濃度為20ug/mL。
在4個50ml鉑 坩 堝 中,分 別 加 入5g焦 硫 酸 鉀,于600℃~650℃的馬弗爐中熔融10min至熔融物透亮,取出自然冷卻,用酒石酸水溶液(30%)70mL在玻璃燒杯中加熱浸取,取下自然冷卻后加入體積比為1:1的硫酸水溶液20mL,轉(zhuǎn)移至250mL容量瓶中,分別按表2移取標準溶液,用水稀至刻度,混勻。在ICP-AES繪制工作曲線,工作曲線見圖1的相關(guān)系數(shù)在0.995以上,說明線性滿足檢測要求。
表2 ICP-AES分析標準溶液
圖1 鈮鐵殘渣中Ti 工作曲線
準確稱取0.2000g不純的五氧化二鈮,將其置于50mL鉑坩堝中,加入5g焦硫酸鉀于600℃~650℃的馬弗爐中熔融10min至熔融物透亮,取出自然冷卻,用酒石酸水溶液(30%)70mL在玻璃燒杯中加熱浸取,取下自然冷卻后加入體積比為1:1的硫酸水溶液20mL,轉(zhuǎn)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用于沉淀不純五氧化二鈮中雜質(zhì)檢測用。用ICP-AES檢測Ti、Al、B、Fe四個元素百分含量[3]。
Nb+Ta(%)=【0.699*m1*(100—1.89Al—1.70Ti—3.22B—1.43Fe)/m0】*100
式中:
m1——灼燒后沉淀的質(zhì)量,g;
m0——試樣稱樣量,g;
Al——ICP檢測出的鋁含量,%;
Ti——ICP檢測出的鈦含量,%;
B——ICP檢測出的硼含量,%;
Fe——ICP檢測出的鐵含量,%;
仍采用不同梯度的鈮鐵標準樣品按照改進后方法,進行試驗來驗證方法的準確度。測定結(jié)果見表3。
從表3中數(shù)據(jù)可知,各樣品的偏差均在±0.50%范圍內(nèi),滿足GB3654.1誤差要求,證明改進后方法是可行的。
表3 方法的準確度試驗結(jié)果 單位:質(zhì)量百分比/%
為了驗證本方法的穩(wěn)定性,隨機抽取一個鈮鐵標準物質(zhì)進行連續(xù)6次平行試驗測定,結(jié)果見表4。
表4 方法精密度試驗結(jié)果 單位:質(zhì)量百分比/%
從表4中數(shù)據(jù)可知, 改進后方法有較好的重復性,且每次偏差均能滿足GB3654.1誤差要求,證明方法精密度好。
(1)化學分析方法對鈮鐵中鈮(鉭)進行重量法沉淀分析,會存在雜質(zhì)(Ti、Al、B、Fe)干擾,最終導致結(jié)果偏高。同時由于操作人員水平的不一致,會導致偏高值不恒定,使得鈮(鉭)含量無法經(jīng)驗系數(shù)手段進行扣除。最終會導致煉鋼生產(chǎn)時,無法準確的進行鈮鐵量添加,會出現(xiàn)廢鋼現(xiàn)象。
(2)本文對化學分析沉淀物中雜質(zhì)元素利用ICP-AES進行含量分析,并最終扣除雜質(zhì)含量,得到真實的鈮(鉭)含量。提升了鈮鐵中鈮(鉭)含量檢測準確性,大大降低傳統(tǒng)方法可能帶來的偏差,能更好指導生產(chǎn)及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