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望
理性思維作為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內容,對于學生理解生物知識,探究生物問題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奠定生物知識系統構架的階段,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遵循“便于學生理解”的教學原則?;诖耍處熆梢詽B透建模思想,將特定實例的結構與框架進行剝離,還原知識最本質的原型進行教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理性思維,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
一、概念模型,結點成面
所謂概念模型,是指教師通過知識串講、繪制思維導圖等形式,將零散的概念知識結點成面,最終形成知識網絡的模型教學方法。在概念模型的思維教學下,學生的學習不僅局限于單個的知識點,而是眾多的知識串、知識網,從而可以促使學生信手拈來的利用知識進行解題。
生物知識普遍來源于我們的生活,而初中階段的生物知識更是與學生的生活關系密切。教師通過建立概念模型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將零散的概念和知識串聯成體系,在認知思維中建立有關的概念模型,為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奠定基礎。
二、物理模型,梳理關系
對于物理模型教學,旨在教師在指導學生理解生物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對于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和引導,從知識直觀化、形象化等特點出發(fā),借助實物、畫圖、辨析從屬關系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效的辨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生物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
例如,在指導教學“驗證天竺葵光合作用產物”的相關實驗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點,我采用物理模型中的實物模型教學法配合教學。通過實物實驗操作,讓學生有效地認清了植物葉片在光合作用下會產生淀粉類有機物的事實,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
實物能夠給學生帶來感官上的多重沖擊,繪制關系圖可以由淺入深進行在內剖析,引導學進行更深層詞的思維探究。教師在講解生物知識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地借助物理模型進行教學,加強課堂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也是提高學生理性思維的又一途徑。
三、數學模型,闡釋抽象
教師在指導相關影響因素的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面臨需要在理想化模型基礎上進行數據統計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的情況。這時,比起直接告知數據分析結果的結論性教學,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模型,自主體驗演繹推理的過程,深化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外界條件對呼吸作用的影響”相關實驗的教學時,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探究溫度、水分、氧氣、二氧化碳等因素對于呼吸作用的影響情況,我指導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在控制變量法的實驗條件下,通過變動單一變量的含量,測定實際的呼吸作用的速率,繪制折線圖,從數學模型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各個變量對呼吸作用速率的影響情況,這一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結論得出的抽象過程。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教授學生基礎生物知識,還要通過相應的數學模型教學,培養(yǎng)學生通過實驗獲得數據,分析數據驗證結論的理性思維。
四、模擬模型,想象概括
雖然初中階段的生物知識普遍來源于日常生活所能接觸的食物,但還存在不少內容并不便于教師即時地在課堂上進行實物展示。面對這一類知識點,教師可以選擇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行模擬模型展示,簡化學生的思維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點。
例如,在教學“血液循環(huán)”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時,為了幫助學生感受心臟的結構,我提前準備好心臟的塑料模型教具,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心臟的結構,再配合相關知識的講解,使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都非常深刻,在課后沒有實物參照時,學生也能通過想象和回憶概括講述相關的知識。
當教學脫離了生活實際難免會顯得枯燥乏味,教師在缺乏實物模型參照的情況下,積極選用模擬模型展開教學,既可以達到和實物模型一樣生動、形象的教學效果,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知識理解和記憶水平,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