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晟
(福建省長汀縣林業(yè)局,福建長汀366300)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是我國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主要栽培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區(qū),以湖南、江西、廣西、福建、浙江等省區(qū)的面積較大[1,2]。油茶樹全身是寶,具有很高的綜合利用價值,由其茶籽加工的茶油是一種優(yōu)質的食用植物油和化妝品用油[3]。長汀縣地處福建西南部,境內低山丘陵多,氣候溫暖濕潤,土壤多為酸性紅壤,適宜油茶生長,自古就有種植油茶的傳統(tǒng)習慣,現為國家經濟林百個示范縣之一,也是福建省油茶產業(yè)重點發(fā)展縣,近十年來縣委、縣政府、林業(yè)局十分重視油茶產業(yè)發(fā)展,扶持油茶資源培育,全縣新種和低產林改造油茶接近十萬畝。油茶作為一種果用經濟林,要高產才能有良好的經營效益。實現高產高效的關鍵是油茶高產良種的選擇與應用。據報道,油茶良種無性系畝產油量可達到30kg 以上[4],而長汀縣采用實生苗造林的油茶林分畝產茶油只有5 ~10kg,相差數倍。因此,為了更好地選育適宜本縣推廣發(fā)展的油茶高產良種,2011 年長汀縣在福建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的支持下引進了一批省內外油茶品種材料種植,通過觀察油茶不同品種的生長結實表現,確定適宜本地種植的高產品種。本文重點調查觀測了廣西的桂、岑軟系列油茶無性系在本地的早期生長結實表現,為選擇適生高產品種提供參考。
試驗地設在福建省長汀縣館前鎮(zhèn)汀東村33 林班5 大班11 小班(117°39′29″E,26°02′05″N,海拔540~550m),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0 ~19.5℃,年降水量1636 ~2100mm,年無霜期260d。試驗地為丘陵地貌,坡向西南,坡度18°左右,土壤為紅壤,土層深厚,前茬種植油柰等果樹。
試驗材料為廣西林業(yè)科學研究院選育的桂普34、桂無2、桂無5、岑軟2 號和岑軟3 號5 個油茶無性系。苗木為1 年生嫁接容器苗,2011 年3 月初由福建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自廣西林科院引進。
2010 年底進行林地帶狀整地,株行距為2m×3m,穴規(guī)格60cm×50cm×40cm,每穴施鈣鎂磷1kg 作基肥,初植密度為1350 ~1500 株·hm-2。2011 年3 月定植,每個無性系栽植5 ~6 株為1 個小區(qū),設4 ~5 個區(qū)組。造林后,每年對試驗林進行除草1~2 次、施肥1 次、修剪1 次等林分常規(guī)管理。
2017 年、2019 年至2020 年每年9 至10 月調查參試油茶無性系的樹高、地徑、冠幅和產果量(2018 年因試驗林被盜果誤差大未測產),并隨機采集每個無性系鮮果20 個測定果實性狀等指標[5,6]。試驗數據用Excel 2007 和SPSS19.0 軟件進行處理與分析。
從表1 可知,引種的5 個廣西油茶無性系生長良好,但不同無性系間的樹高、地徑、冠幅均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桂無2 樹體高大(平均2.45m),岑軟2 號、岑軟3 號次之,桂普34、桂無5 樹體較矮;桂無2的地徑最粗(平均8.62cm),而桂普34 地徑較?。ㄆ骄?.29cm),兩者相差37.04%;桂無5 的冠幅最大(冠幅乘積3.92m2),其他4 個無性系的冠幅直徑介于1.58 ~1.78m 之間,冠幅乘積2.81 ~2.89m2。
表1 廣西油茶無性系10a 生幼樹生長狀況
由表2 可見,不同廣西油茶無性系的結果量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岑軟2 號、岑軟3 號的3a 平均冠幅產果分別為1.35kg·m-2、1.71kg·m-2,超過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的選育標準(1.2kg·m-2以上);其他3 個無性系的年均冠幅產果量(0.62 ~0.99kg·m-2) 較低,未達到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的選育標準。從表2 還可看出,岑軟2 號、岑軟3號的產果量隨樹齡的增加而逐年遞增,2017-2020 年的平均單株產果量為2.13 ~8.51kg,表現出高產、穩(wěn)產;桂普34 的結實量則呈現大小年現象;桂無2 和桂無5 的產果量較低,3a 平均結果量低于參試無性系的平均值。
表2 5 年生廣西油茶無性系的生長狀況
從表3 可看出,除桂普34 外,其他4 個參試油茶無性系的鮮出籽率、干出籽率或種仁含油率未達到我國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選育的標準[3],這可能與果實采摘時茶果未充分成熟有關。從表3 還可看出,5 個引種無性系的年均冠幅產油34.01 ~116.18g·m-2,折合年均產油204.16 ~697.40kg·hm-2,其中岑軟3 號產量最高,年均產油可達697.40kg·hm-2,超過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年均產油標準值(450kg·hm-2) 的54.98%,也高于5 個無性系平均值(409.62kg·hm-2) 的70.26%。
表3 廣西油茶不同無性系的重要經濟性狀
油茶以生產高級食用油為目的,因此產油量是油茶良種選育的最重要指標。油茶無性系產油量與單株產果量密切相關,產果量直接決定其產油的高低。5 個引種的廣西油茶無性系中,岑軟3 號、岑軟2 號無性系的年均單株產果分別為4.56kg、3.74kg,年均冠幅產果分別達1.71kg·m-2、1.35kg·m-2,超過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的選育標準(1.2kg·m-2以上)。油茶產油量與鮮出籽率、干出籽率、種仁含油率也存在密切相關,岑軟2 號雖然單株產果量較高,但由于其成熟期遲,10 月下旬果實采摘時未完全成熟,茶籽含水率高,干出籽率僅21.9%,含油率低,種仁含油率僅41.97%,折合年均產油比桂普34 略低。因此,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選擇時不僅要考察單位面積的產果量,還要選擇鮮出籽率高、茶籽含水率少、種仁大而飽滿、成熟期一致的無性系。
本試驗引種的5 個廣西油茶無性系,除了桂普34 非良種外,岑軟3 號、岑軟2 號、桂無2、桂無5 均是國家審定良種,但是在閩西長汀的產量表現各不相同。其中,岑軟3 號表現高產穩(wěn)產,大小年差異小,年產油達697.40kg·hm-2,超過油茶優(yōu)良無性系年均產油標準值(450kg·hm-2) 的54.98%,且果實在10 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成熟期適中,適宜在長汀縣推廣種植;岑軟2 號雖然單株結果量大,每年產量穩(wěn)產,畝產油也達到30.39kg,但其果實成熟期遲,要推遲采收,待其茶籽充分成熟后采果會提高種仁含油率,單產會增加。然而,油茶林接近成熟時,有些地方時有發(fā)生偷盜茶果的現象,果實推遲采收會相應增加油茶林管護成本,因此要根據當地采收習慣合理規(guī)劃是否種植。桂普34 雖然成熟期早,產量也高,畝產油可達30.44kg,但由于該無性系非良種,需要多點持續(xù)觀測其豐產性、穩(wěn)產性,暫不適宜大面積推廣。桂無2、桂無5 在長汀的產量低,不適宜在本地推廣種植。
致謝:油茶重要經濟性狀的測定分析承蒙福建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油茶研究團隊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