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強
(長汀縣交通工程管理站,龍巖 366300)
浦城至武平高速公路長汀段是福建省高速公路規(guī)劃(2016~2030 年)“六縱十橫”中“第六縱”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設對完善我省公路網,增強原中央蘇區(qū)區(qū)域聯動,促進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和資源開發(fā), 落實精準扶貧和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 提高國家高速公路網主通道應急保障能力和國防交通綜合保障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地理位置如圖1。
浦城至武平高速公路長汀段路線起自長汀縣館前鎮(zhèn)恩坊村,經館前鎮(zhèn)、新橋鎮(zhèn)、大同鎮(zhèn)、策武鎮(zhèn)、古城鎮(zhèn)、四都鎮(zhèn)、濯田鎮(zhèn),終于長汀、武平縣界,路線長74.6km。 本項目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速度100km/h,路基寬度26.0m[1]。
路線總體方案選擇,應根據指定的路線基本走向(路線起、終點和中間主要控制點)和公路等級及其使用任務和功能,結合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筑路材料等自然條件, 充分考慮農業(yè)及環(huán)保等方面的要求,“以人為本,安全、協調、可持續(xù)”,注意城鎮(zhèn)發(fā)展、工業(yè)布局、經濟開發(fā)區(qū)規(guī)劃、資源分布等狀況,以及由面到帶,從所有可能的路線方案中,通過現場踏勘調查、綜合分析研究、定性定量比選,確定一條最優(yōu)的路線走向方案。路線方案比選應遵循以下原則:
(1)路線方案符合公路網整體規(guī)劃的要求,路網結構合理,與沿線城鎮(zhèn)路網規(guī)劃的銜接協調;
(2)最大程度地帶動區(qū)域經濟的發(fā)展,形成有效的輻射影響范圍;
(3)路線方案能適應地形條件,盡量減少工程實施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 與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相協調, 貫徹“保護優(yōu)先、以防為主、以治為輔、綜合治理”的原則;
(4)合理利用地形、少占耕地、林地,多利用山地、荒地,保護農田水利設施,盡可能減少與村莊的干擾,避免較大的拆遷,避開“房屋集中區(qū)、桿線集中區(qū)、墳墓集中區(qū)、生態(tài)保護集中區(qū)”;
(5)堅持“地質選線原則”;
(6)注重工程經濟,分析比較各方案工程數量和工程投資估算,降低工程造價,節(jié)約工程投資;
(7)對大型構造物等控制性工程的建設條件、路線沿線地形地質條件、不良地質分布、筑路材料和運輸條件、施工場地布置、施工便道、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進行評價和比較,方便施工;
(8)最大限度滿足區(qū)域交通需求,吸引地方交通,充分發(fā)揮公路的整體運營效益;
(9)充分考慮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對路線方案選擇的意見和建議。
工可階段在長汀大同至濯田段根據沿線地形、 地質、城鎮(zhèn)布局規(guī)劃、西氣東輸天然氣管道、贛龍鐵路、贛龍鐵路復線、廈蓉高速公路等等影響因素,擬定了K 線、C 線、N線和P 線共4 個方案進行比選。 路線方案平面圖見圖2。
圖2 路線方案平面圖
(1)路線走向
K 線:路線自長汀東互通終點往南經高坑,在長汀縣公安局炸藥倉庫(已準備搬遷)處設長汀南互通,與G319相接。 然后在德聯村北側山上分別設橋依次上跨西氣東輸天然氣管道、 贛龍鐵路路基和贛龍鐵路復線新德田隧道。 再往南上跨汀江和S221, 在現狀長汀互通東側約1km 處與廈蓉高速交叉設置復合式樞紐互通, 往江西方向共線(結合廈蓉擴容工程,擬考慮完全利用)10.6km,再設T 型樞紐互通后往南沿X652 走廊布線。 分別在南巖村東側、四都鎮(zhèn)東側設南巖互通(預留)、四都互通與X652相接。再往南設羊牯嶺隧道進入濯田鎮(zhèn),在鎮(zhèn)區(qū)西側設濯田互通與S221 相接。然后繼續(xù)往南經山田村至比較段落終點橫田村。 大同至濯田段路線長54.7km,其中新建里程44.1km,與廈蓉高速共線10.6km。
C 線:起點至德聯村段(CK24+200~CK35+000)與K 線一致,C 線跨越鐵路后與K 線分開往西南方向上跨汀江和S221, 在現狀長汀互通處設李城樞紐互通(兼落地互通)與廈蓉高速進行交通轉換、與現狀收費站相接。 再往南經羅坑哩,設特長隧道(6135m)穿過大行山至大黃田。又設隧道至石窩,再設隧道至高山堂。在河甲里設四都互通與鎮(zhèn)區(qū)X652 相接(四都連接線長5.7km)。 然后沿水頭溪西側岸往南, 在升平村西側接入K 線。 路線長43.815km。
N 線: 起點至李城樞紐互通段(NK24+200~NK36+819.929)與K 線一致,N 線在與廈蓉高速交叉設置T 型樞紐互通后,往龍巖方向共線(結合廈蓉擴容工程,擬考慮完全利用)5.8km 后再設T 型樞紐互通與廈蓉高速分離。然后往南沿S221 走廊布線經升平村至濯田鎮(zhèn)。在升平村設升平互通(互通出口至四都鎮(zhèn)設連接線,長10.4km),在濯田鎮(zhèn)李湖村北側接入K 線。N 線為改善四都出行,方便閩、 贛兩省每年10 多萬人次香客來往四都圭龍山寺,在廈蓉高速黃陂村設黃陂樞紐互通, 并設連接線與四都相接,連接線長16.87km。 N 線主線路線長43.683km,其中新建37.883km,與廈蓉高速共線5.8km。
P 線:起點至高坑村段(PK24+200~PK25+000)與K 線一致,P 線在穿過高坑村后往南,經李田村東側,至河田鎮(zhèn)南煅村北側,設長汀南互通與G319 相接。 在蔡坊村北側設橋依次上跨G319、西氣東輸天然氣管道、贛龍鐵路,并下穿贛龍鐵路復線,再上跨汀江。在修坊設樞紐互通與廈蓉高速十字交叉。 再往南至劉坑村,然后沿S221 走廊布線至濯田鎮(zhèn)。 在東山村北側設濯田互通(互通出口至四都鎮(zhèn)設連接線,長18.39km)與S221 相接。 然后往西南設橋上跨S221 和濯田河, 經山田村至比選段落終點橫田村。 與N 線一樣,P 線在廈蓉高速黃陂村設黃陂樞紐互通,并設連接線與四都相接,連接線長16.87km。P 線主線路線長42.516km。
(2)主要控制點
K 線:長汀東互通、長汀南站(動車站)、贛龍鐵路復線新德田隧道、廈蓉高速長汀互通、四都鎮(zhèn)、濯田鎮(zhèn)。
C 線:長汀東互通、長汀南站(動車站)、贛龍鐵路復線新德田隧道、新型醫(yī)療器械產業(yè)園、廈蓉高速長汀互通、瀨溪水庫、四都鎮(zhèn)、濯田鎮(zhèn)。
N 線:長汀東互通、長汀南站(動車站)、贛龍鐵路復線新德田隧道、廈蓉高速長汀互通、長汀服務區(qū)、四都鎮(zhèn)、濯田鎮(zhèn)。
P 線:長汀東互通、河田鎮(zhèn)蕉坑、贛龍鐵路復線紅土亭特大橋、廈蓉高速蘿卜嶺隧、濯田鎮(zhèn)。
(3)主要技術指標及工程規(guī)模
表1 大同至濯田段路線方案主要技術指標及工程規(guī)模
四都鎮(zhèn)是著名革命老區(qū),也是當年紅軍入閩第一站。現有革命基點村25 個,其中省定革命基點村17 個,占全縣的一半。 現有紅色舊址37 處,其中6 處為縣級文保單位。紅軍長征后,中共福建省委、省蘇維埃政府、省軍區(qū)等重要機關遷至此地。 開國將軍涂通今盛贊長汀的革命離不開四都,長汀的革命史有一半在四都。境內紅色資源有紅軍入閩第一站紅色舊址群、 中華蘇維埃紅色烈士第一紀念碑、 紅軍園、 紅軍橋; 古色資源有中國傳統古村落——湯屋村;綠色資源有新華瀑布群,汀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等。 鎮(zhèn)政府也懇請省高速管理公司:“為更好地發(fā)揮紅色、古色、綠色旅游資源,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老區(qū)精神,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役,讓老區(qū)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小康生活。 懇請浦武高速公路途經四都并開設互通出口”[2]。
長汀大同至濯田段K 線、C 線、N 線、P 線主要工程數量比較表和綜合比較表分別見表2 和表3。
綜合表1~表3 及地方政府意見,P 線雖平縱指標高,橋隧比例低,行車舒適性好,施工干擾小,造價低,但主要落地互通(長汀南互通)距縣城較遠,路線未從四都鎮(zhèn)控制節(jié)點經過,即使設兩處落地互通(黃陂互通、濯田互通)與四都相連,連接線仍較長(分別為16.87km、18.39km),對本項目兩個重要節(jié)點的經濟帶動作用有限, 生態(tài)林侵占較多;C 線雖滿足地方政府對兩個重要節(jié)點的功能需求,平縱指標高,但橋隧比例高(55.3%),且有1 座長6135m 特長隧道,施工難度大,運營維護困難,行車舒適性差,造價最高;N 線雖建設里程最短,造價最低,但路線未從四都
鎮(zhèn)控制節(jié)點經過,即使設兩處落地互通(黃陂互通、升平互通) 與四都相連, 連接線仍較長 (分別為16.87km、10.4km),對紅軍入閩第一站——四都鎮(zhèn)經濟帶動作用有限;K 線雖運營里程最長,造價較高,但直接從本項目重要控制節(jié)點經過,多帶用一個重要鄉(xiāng)鎮(zhèn)的發(fā)展,對原中央蘇區(qū)、革命老區(qū)經濟帶動作用顯著,與本項目“扶貧”、“紅色旅游”功能相吻合。 因此,長汀大同至濯田段走廊帶路線方案暫推薦K 線。
表2 大同至濯田段K、C、N、P 線主要工程數量比較表
表3 大同至濯田段K、C、N、P 線綜合比較表
截止投稿, 本路段路線走廊綜合比較已通過省發(fā)改部門組織的工可審查, 目前設計單位正在按照審查會議紀要和專家組意見對工可報告進行修編。 回顧已經開展的工可工作, 筆者深深體會到路線走廊方案的綜合比選論證工作是項目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過分析浦武高速長汀大同至濯田段路線走廊方案的綜合比選,旨在為類似高速公路項目的方案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