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作者單位:江蘇驥江律師事務所)
所謂的土地出讓金主要是指政府各級土地管理部門,將轄區(qū)土地的使用權出讓給某個人或者某個組織,也就是土地使用者。而土地使用者則需要按照部門的相關規(guī)定向土管部門繳納土地使用資金,當土地使用期滿,土地使用者如果想要繼續(xù)使用土地,則需要向管理部門再次繳納資金,或者可以將土地作為抵押資金進行入股或者投資,如果土地使用者將土地抵押出去,則需要向管理部門繳納土地出讓價款。
通俗來講土地出讓金就是土地管理方面的一個財政問題,它是土地與土地使用權相聯(lián)系的新理念。通常情況土地出讓金具有兩個功能,其一可以科學規(guī)劃土地的使用,對其內部結構進行調整和改進,其中包括各個產業(yè)結構,不僅如此它還可以制約或者促進國家經濟的發(fā)展狀況。其二,土地出讓金的分配可以調節(jié)當前市場經濟的情況,保證國家,土地所有者以及土地使用者各方之間的利益關系,促進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形勢。
土地出讓金與普通的債權有本質上的區(qū)分,首先應當正確理解二者的合同。土地出讓合同屬于行政方面的合同。一方面,在合同中土地資源管理部門始終占據(jù)合同的主體地位,并且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必須保持公開競爭的原則,另一方面管理部門正是因為想要將土地資源的價值合理的體現(xiàn)出來所以才將土地出讓給某個人或者某個私人性質的組織,土地資源管理部門有權利對合同進行監(jiān)督,如果在監(jiān)督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土地使用者沒有按照合同規(guī)定內容對土地進行使用,或者將土地用途進行更改,管理部門有權利對使用者進行處罰以及糾正,或者收回使用者的權限。
我國對于土地出讓金的征收管理非常嚴格,根據(jù)國家出臺的相關指令,土地管理部門應當以與使用者簽訂的合同為工作基礎,敦促使用者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向管理部門繳納土地出讓金,同時如果土地使用者個人財務狀況出現(xiàn)危機,如破產,則要優(yōu)先補償整地拆遷戶,被征地農民社保等支出,清理規(guī)劃前期土地出讓開發(fā)支出,嚴格按預算用于城市建設??梢?,國有土地出讓金的征收管理具有顯著的公益性,體現(xiàn)了社會本位原則的要求,故賦予土地出讓金不同于普通債權的優(yōu)先地位具有法理依據(jù)。
一般來說,擔保債權在土地出讓金債權破產程序中享有優(yōu)先補償?shù)牡匚?,而擔保債權之所以享有最?yōu)地位主要是因為有效率理論對其支撐。在土地出讓的過程中,土地使用者必須找到擔保人,管理部門才會將土地資源出讓給使用者,這樣做是為了減輕管理部門所需要承當?shù)娘L險,但由于擔保人的出現(xiàn)導致借貸市場的利率有所下降。因此如果不授予擔保債權在破產程序中享有優(yōu)先受償?shù)牡匚?,擔保人為了減少自己受到的損失,一定會將土地使用者的破產風險算入利率當中,從而彌補自己的損失,不僅導致社會的融資成本有所提高,同時社會的正常運行將會受到影響,而且社會的財富也會被浪費,因此必須保證擔保債權在破產程序中享有優(yōu)先的受償?shù)匚弧?/p>
1.勞動債權。
勞動債權人是基于勞動關系依據(jù)勞動法律法規(guī)對雇主享有債權的員工。當土地使用者破產時,他所雇傭的勞動員工無法承擔雇主破產的風險。第一,由于勞動債權人不能與多位雇主簽訂勞動合同,因此無法將雇主的破產風險分散。第二,由于勞動債權人的主要經濟收入來自與雇主,因此如果雇主無法及時將報酬交予勞動債權人,則債權人的家庭生活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第三,勞動者之所以被雇傭者雇傭就是因為他所具備的技能被雇傭者看重,因此勞動者就必須依賴雇傭者生活,如果雇傭者破產,勞動者想要找到類似的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第四,由于勞動債權人既沒有廣泛的信息來源,又無法對現(xiàn)有的信息進行商業(yè)方面的判斷,因此無法了解雇主的經濟情況。除此以外,由于勞動者沒有一定的決策權,因此大部分雇主都不會將財務信息告知勞動者,導致勞動者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因此為了保證勞動者自身的利益,通常都會授予其破產受償優(yōu)先權。
2.稅收債權。
稅收債權是依據(jù)稅收法律法規(guī)強制成立的債權。國家是稅收債權的主人,雖然稅收債權并不需要尋找擔保人,但是面對經濟風險時也有較強的化解能力。而之所以它有較強的風險化解能力主要就是因為以下幾點。第一,稅收機關之所以能夠成為行政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是因為稅收工作的背后支持者是國家個體,更重要的是稅收工作在開展中以法律條文作為為工作準則,在工作中與其他國家部門相配合可以做到稅收的征納和監(jiān)督。第二,面對破產風險時,稅收機關可以采取多種措施來減輕風險的影響,例如可以調節(jié)現(xiàn)有的稅率。第三,雖然由于債務人的破產影響到了稅收債權,但是國家可以承當其中一部分的損失。基于上述理由,稅收債權似乎不應當獲得優(yōu)先對待。而如果不授予稅收債權優(yōu)先地位,則會造成風險轉嫁,從而導致新的不公平。因此,授予稅收債權優(yōu)先權地位。
3.侵權債權。
侵權債權是依據(jù)侵權行為法強制成立的債權。與勞動債權人及稅收債權人相比,侵權債權人處于弱勢地位。第一,侵權債權人對侵權結果只能被動接受,其與侵權人之間類似一種強制交易關系。侵權債權人對債務人享有侵權之債是違背其意愿的。第二,侵權債權人無法事先充分了解債務人,然后根據(jù)相關信息自由決定是否與其建立債權債務關系。因此,侵權債權人無法通過自由選擇來避免與資力不足的債務人發(fā)生侵權之債。第三,人身侵權債權人不僅會遭受財產損失,還會承受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第四,侵權債權人屬于無擔保債權人,其無法通過擔保權之行使來保障自己的債權,亦無法像稅收債權人那樣通過直接行使國家征稅權實現(xiàn)債權或通過預征制度等化解債務人的破產風險。因此,侵權債權應當獲得優(yōu)先權。
相比與普通破產,土地出讓金出現(xiàn)破產情況而帶來的影響更為嚴重,不僅僅會給國家經濟帶來某種損失,同時各方債權人自身的利益也會受到影響。因此,相關部門在對土地出讓資金債權審核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盡量避免土地使用者出現(xiàn)破產情況,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一定要將國家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協(xié)調各方的意見,保證各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