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弗貝貝,本名費麗,重慶酉陽人,民工,有詩作發(fā)表于《詩刊》《星星詩刊》《揚子江》等刊物,2019年出版詩集《尉犁》。
山的皺褶是光的折扇
折疊的光線,從山后冒出來
隱身的夕陽讓人意外
繞到高處,避開暗黃的戈壁
明的從埡口出來,漸弱
成為扇面
暗的從山頂出來,漸散
成為扇骨
那一刻,山交出了光的秘密
光因山而有了形體
我們向折扇而行,繼而略降
之后,夜幕降到了公路上,皮亞勒馬
燈火浮動
藏桂新村
眾多小平房組成了藏桂新村
像雨后,沙海里迅速長出一片
灰白色蘑菇
驢馬,羊群,摩托三輪,維吾爾族朋友
越來越多
說普通話的帳篷開始閃退
村外,維吾爾族婦女們鏟開沙土
埋下滴管帶,到長出了牧草和核桃苗
只十來天
生命力如此頑強,旺盛,快捷地
把半荒漠變成了綠洲
最后離開的幾個工程隊成員
在村里轉了幾圈
談笑風生——
霸王刺
一棵蒺藜科植物,駱駝蹄樣的
小葉子全掉在了腳上
帶著綠意,像一小堆親人
被季節(jié)追趕,越到冬天越不愿分開
根和枝椏留守,葉子去漂泊
沙石,麥地,房舍,林場
回來時,阿布拉克看見月牙兒
照見無數(shù)駱駝蹄印
它們又茂盛了
金山河的風
有腳,我經(jīng)常與它反向而行
有刺,我用棉麻對抗
落葉滾動時,我看見了自己
像一枚小小的風
有次說話,風心里長了小刺
我聽見風滾駱駝草
不管橫豎,斜逆……
相遇了,就得學會穿越
毛驢,摩托,沙塵和維吾爾口音
雅達西哈馬斯,都在風里
在葦草防沙區(qū)
每一個方塊型的草格子
就是一個小小的綠洲守護者
電桿種在草格子里。電線,公路
交叉通過
手腳,在細沙里輕易就能摸到
生命的痕跡
沙,暖烘烘的。零落的枝椏
存活著。蝎子松開鰲刺
逃跑了
接近綠洲的荒漠,主料是石頭
帶著木味。我走近
一小籠紅柳
像荒漠的毛細血管,它的稀疏
它的呼吸,讓人擔憂
馬? 車
秋天,葉爾羌河的水位下降了
胡楊和梭梭樹卷著褲腿
回到岸上
葉子,不能總抱住大樹不放
是時候了,借風勢,向大河
飛下來
看見水路。幾車柴禾,還沒過河
就勒馬停了下來
多了追逐者,河水更歡欣了
不管逐水,還是踏沙,行在路上
偶爾原地轉幾圈
并不稀奇
荒漠里的骨頭
在尉犁,樓蘭,塔里木河畔
在塔克拉瑪干邊沿
胡楊,紅柳,鹽蒿,駱駝草
從逐水長千里,到逐沙
長千里
那么多精致的骨頭,橫在半路
讓人想起大漢,匈奴
美女
生命追溯到古城,戰(zhàn)爭
歷史追溯到庫房,簡書,五星出東方
在尉犁,我曾想做一只螞蟻、蜘蛛
或鴿子,留一小點痕跡
沙漠與河
小河從荒漠走出來
繞著彎,過了淺草密集區(qū)
又進入荒漠
眾多植被像小河的毛邊
水澤像意外的花斑
無論被動脈串起還是隔開
毛邊之內,交叉點維系著平衡
默許小河與沙漠糾纏,或流經(jīng)
我,想到一條灰褐色圍巾
會驛動,也懂得安寧,當我們擁有
幾千里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