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瓊
(宜春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江西 宜春 336000)
啦啦操在當代社會隨處可見,在大型比賽上,啦啦操的身影為激烈的比賽填上了一道不一樣的風景線。從全國來說,廣東等沿海地區(qū)的發(fā)展是比較迅速。從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啦啦操在各個項目中的舉目表現(xiàn),再次讓啦啦操上升到另了個高度,同時也加快了啦啦操在中國的發(fā)展。
余繼萍作者認為,首先啦啦操有多種分類,如:舞蹈類、技巧類,舞蹈類又分為花球類、爵士以及街舞。其次,通過展現(xiàn)時尚、活力的特征,融入體操、舞蹈、音樂的元素,深受廣大民眾喜愛,有較強普及性的一種新型體育運動項目。
中國學生健美操藝術(shù)體操協(xié)會將啦啦操定義為:動感啦啦隊運動是在隊員身體動作的完成及高超的技能展示和音樂伴奏下,凸顯出積極的團隊精神,并追求團隊榮譽的一項體育運動。
周麗華作者認為,啦啦操是在音樂伴奏下,融合隊員高超的技藝和動作風格,通過團體之間的配合,表現(xiàn)的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并對最高團隊榮譽感追求的體育運動項目。
綜上所述,啦啦操的定義不是很統(tǒng)一的,但是每位作者各自的定義一種有相互相同的元素,比如:音樂的伴奏、動作風格、團隊精神的體現(xiàn)等等。所以本文對啦啦操的定義是:以音樂伴奏為基礎,以技能展示為運動形式,以團隊和作為最終目標的團體體育運動。
1)啦啦操的功能。首先,啦啦操的開展為體育運動又加上了一項新型運動項目。眾所周知,所有的體育運動都有健身功能,同樣在技術(shù)動作不正確、自身運動能力差或者是對運動項目的認知不夠時,也會對練習者帶來運動損傷,總之體育運動給參與者帶來的利大于弊。啦啦操的開展可以有效地改善參與者的身心發(fā)展,從啦啦操的分類中不難發(fā)現(xiàn),它對參與者身體素質(zhì)發(fā)展是有一定要求的,包括柔韌性、靈敏、爆發(fā)力、力量等方面。再托舉中常常是靠兩個人或者是對人之間的團隊合作性,也包括自身的協(xié)調(diào)性等。同時它還會改善參與者的身體形態(tài),長時間參與啦啦操運動的人,身體之變相比在參與之前是有較大的變化;有一項實驗研究表明,長期參加啦啦操運動者腰圍平均減少3.8cm,腿圍可平均減少1.5cm,臀圍可平均減少2.4cm;通過此項研究表明,啦啦操可有效控制體重,增進健康?,F(xiàn)當代的學生心理健康是社會關注的焦點。面對各種壓力,學生的心理問題在各大高校層出不窮。參加體育運動可以緩解學生心理壓力,同時在運動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重新找回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直面在生活、學習、社會等方面帶來的壓力。啦啦操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通過團隊的默契合作,找到每個人之間的交流和相處的橋梁,再通過運動員展示的動作以及情感、表情,會感染現(xiàn)場的氣氛,從而來緩解壓力。
2)啦啦操開展的有利因素。啦啦操自2002年開始傳入中國,經(jīng)過幾年的發(fā)展以及在各個大賽上的一展風采,在2009年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準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官方賽事。此后在全國各大城市展開多場比賽,因啦啦操的陽光和積極影響,各個中小學開始開設校內(nèi)俱樂部、培訓班,從2012年開始開始在中小學中選拔隊出國比賽。經(jīng)過國家體育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的力推下,啦啦操全國性開展的同時也得到了政府部門的強力支持,包括以大課間的形式將啦啦操推向校園;同時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下屬的CCA機構(gòu),每年都會舉行大型的裁判員以及教練員的培訓,每年培訓的體育教師不少于2萬人,為基層教授最新的啦啦操以及普及專業(yè)啦啦操的最新訊息。
3)啦啦操開展的困難。首先,啦啦操是從國外傳進來的,所以在服裝、舞動風格等眾多方面上跟中國有比較大的區(qū)別,尤其在學校讓學生參加歐美風格的啦啦操,從視覺上讓很對家長難以接受;其次,在應試教育支撐中國式教育,在家長看來一切對學生升學并無關系的學習都是徒勞的,家長也戴上功利的有色眼鏡,來辨別所謂新型運動項目利弊,從而在校內(nèi)開展啦啦操運動受到一定的阻力;再者,啦啦操的訓練需要經(jīng)常性練習,再加上學生學業(yè)的負擔,基本上沒有時間去練習和訓練,需要參加比賽也是臨時組隊進行集訓,并沒專業(yè)性的啦啦操的運動隊經(jīng)常性的練習、訓練、比賽。
現(xiàn)如今啦啦操的發(fā)展處于尷尬位置,從專業(yè)角度來講,啦啦操是以技能技巧為主的體育運動,但是現(xiàn)在的啦啦操跟健美操、現(xiàn)代舞蹈相互混淆,這是缺乏專業(yè)性的原因;主要問題是確山專業(yè)性的教練以及教練的水平參差不齊。雖說每年都有很多的培訓,但是大多的培訓都停留在普及知識上,沒有更深層次的對技能專業(yè)性的東西進行練習和訓練。包括在學校學生的訓練時間也不夠,學生之間運動能力和專項水平也參差不齊,影響到學校的訓練計劃。
再者就是家長對啦啦操片面的認識,都認為啦啦操是女生的運動,不適合男生練習和參與,久而久之很多有意向參與啦啦操的男生也開始對此認識持肯定態(tài)度;最終由于人們認識過于片面,導致參與該運動的男女比例不平衡。
1)學校培養(yǎng)目標具有相似性。啦啦操在某些目標上是跟學校其他球類是相似的,同樣都是團體運動,需要每個球隊員之間的相互的配合來達到最準的目標,都是為了取得最終的勝利,獲得團體的最高榮譽。所以啦啦操推廣到校園里不僅會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會發(fā)揚學生之間團結(jié)的精神。
2)打造啦啦操特色校園。啦啦操是一種多想體育運動融合的新型體育運動項目,它帶有各項體育運動的特的風格,又跟那些運動項目略有不同,帶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比如它在滿足運動需求的同時,增加了豐富的情感,達到娛樂健身的目的。
3)豐富校園生活。啦啦操運動在田麥久先生的向群分類中表現(xiàn)難美性,所以不同于像籃球、足球、排球等運動的同場對抗性和同場隔網(wǎng)類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平時運動中看不到的美,從而豐富校園生活。
在研究過程中可以看出,啦啦操在迅速發(fā)展過程中雖說是得到了很多的支持與政策扶持,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同時再進一步發(fā)展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主要是啦啦操缺乏專業(yè)性,包括專業(yè)的教練員;還有家長的體育意識以及對啦啦操的片面認識;不過啦啦操的推廣將會對校園添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