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剛
(黑龍江省林業(yè)設(shè)計研究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土壤對于苗木的生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要對土壤進行化驗并且分析,了解種植地的土壤條件概況,根據(jù)經(jīng)驗總結(jié),9-10月為此項工作的最佳時期。對20cm耕層土壤、土壤結(jié)構(gòu)、肥力、PH值以及病蟲害的分析都是前提,這些結(jié)果拿到以后,對土壤結(jié)構(gòu)進行調(diào)節(jié),合理化施肥,中和土壤PH值,對病蟲害進行查殺,使土壤達到最優(yōu)最佳的狀況,從而給苗木提供最好的生長環(huán)境。
在調(diào)節(jié)好土壤條件后,要對種植地塊土地進行整理,在準備移植苗木之前要對地塊進行除草、翻地等工作,需要強調(diào)的是耕翻工作要選擇在土壤干濕度較為適中時進行,或者是在耕翻工作之前對土壤進行施肥,因為這樣做可以更有效地增加土壤透氣性和保水性,并且還要保證種植地塊不能有雜物和垃圾。選定栽培位置后,根據(jù)植物根系特點,進行挖坑工作,一般情況都按照土球的大小或者根幅的范圍擴大20~50cm,深度增加15~30cm為宜。大家可能認為只要土壤選擇好、地塊整理好就沒什么問題,其實挖坑對苗木的生長影響也是很大的,坑的高低要一致,大小要統(tǒng)一,在坑邊要盡量留一些較為疏松的土壤,在苗木栽植后回填到樹坑內(nèi)。
要確定栽植哪種苗木,首先需要了解苗木的特性,除了大多數(shù)樹木共有的特性之外,每種樹木都有自身的一些特性,不一樣的樹木對環(huán)境的適應力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楊樹、柳樹、槐樹等發(fā)根力強,容易成活,而針對發(fā)根力較弱的苗木,一定要帶土球栽植,否則成活率極低。下面以北方苗木的選擇舉例加以說明。適宜北方種植的苗木品種現(xiàn)在也有很多:銀杏,也稱白果樹,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屬落葉喬木,樹皮為灰色,葉面扇形,秋季金黃一片,成片栽種效果極佳,尤其在北京,種植廣泛,最具盛名的當屬種植于雍和宮入門大道兩旁的銀杏樹。此外,銀杏還是可入藥植物,其葉可以提取銀杏醇,對心腦血管類疾病有一定的療效;華北落葉松,屬松科落葉松,落葉喬木,樹皮為灰褐色,樹冠為塔形,樹枝平展,葉面呈平形,果實卵球形,該類樹種一般分布在海拔1400m以上,耐寒度高,以北京為例,800m以上的山區(qū)也有廣泛種植,其木材材質(zhì)堅硬,常用于建筑木材,樹干還可以采割松脂;水杉,杉科水杉屬,落葉喬木,樹皮也為灰褐色,交互對生,雌雄同株,水杉為中國特有樹種,北京香山櫻桃溝及一些公園都有栽種,水杉喜歡濕潤的土壤環(huán)境,這些在苗木選擇上都應注意到。因此,要保證苗木的成活率高,就一定要對不同特性的苗木采取相對應的技術(shù)措施,苗木的栽植不僅僅體現(xiàn)在成活率的高低上,其也關(guān)系到栽植地的綠化效果。綜上從北方選取苗木的例子中對于苗木的選擇可以總結(jié)為如下幾點:首先苗木要有健壯的植株,枝條茁壯,木質(zhì)化程度高,其次苗木要有發(fā)達的根系,有側(cè)根和須根,主根無破損,對于針葉樹種,頂芽的健壯與完整也很重要,頂芽越大質(zhì)量越好。
前面提到根系不夠發(fā)達的苗木要帶土球栽植,那么就要針對苗木的運輸進行嚴格把關(guān),喬木類帶土球的直徑是苗木干徑的7~10倍,灌木類土球直徑是苗木冠幅的1/3,而只有根系大于干徑10倍左右的苗木才可以裸根起苗,并且要保證根系完整、無病蟲害等。用草繩打捆包裝,要按照間距2~3cm左右緊緊困住。在裝車時,大型苗木可以用機械吊苗,小型苗木人工裝車即可。搬運過程中,綁帶與苗木接觸處應當用麻袋或其他物品包裹,不要將樹皮損壞。如果是長途運輸,要注意苗木的水分保持情況,適當澆水保濕。在苗木運輸裝車前,一定要對品種、品相進行檢查,不合乎標準和要求的一定要及時更換,比如我們所知道的梨樹、海棠樹、桃樹這類樹苗,因為有很多類似品種,在苗木幼苗期很容易混淆,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所以要做到提前預防。
苗木的栽植首先要在栽植速度上下功夫,如果當日不能完成栽植,那就要對未栽植完成的苗木進行保濕處理,非植樹季節(jié)栽植的務(wù)必在當天完成。在栽植前,要充分做好安排和計劃,根據(jù)不同的苗木種類制定不同的栽植順序,并且相應制定好施底肥計劃。針對珍貴樹種對其根部要進行消毒,另外大型苗木在栽植前要進行修剪,剪掉交叉和干枯枝杈,在保證植株生長的同時要兼具美感。前面提到的帶土球苗木,在栽植前要對坑穴深度進行再次確認,確認無誤后將苗木外捆綁的草繩等去掉,放入坑穴,在回填土時要將土球周圍壓實,用水灌透,固定根系?!叭駜刹纫惶崦纭边@句話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針對裸根苗木栽植時,先要填些土進去踩實,稍拔一下苗木后再踩實再填土,最后鋪平地面即可。
栽植后要對苗木及土壤繼續(xù)施肥,氮肥主要在春季使用,秋季以磷肥、鉀肥為主,施肥一般選擇在雨后,因為雨后土壤濕潤度高,如果土壤過干施肥效果將會下降。如果是葉面肥還可以選擇晚上,效果最好。施肥的方法很多,這里總結(jié)幾種:首先挖出20~30cm長,30~40cm寬的環(huán)形溝施肥,以樹干為中心,放射性施肥,或者直接挖穴施肥,這種方法也是最簡單最省力的。施肥后的澆水也很重要,除定根水以外,在休眠期要灌溉防凍水,在生長期則灌溉這期間所需要的水分。澆水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水車澆水、噴灌等,如果用水車澆水,需要注意的是要安裝膠皮管,緩慢流動澆灌,絕對不可以用高壓水槍澆灌,那樣極有可能沖毀樹木的圍堰。在炎熱的高溫夏季,切忌中午陽光直射,更不要在高溫時澆水,要在清晨或者傍晚澆水。對于栽植于城市中的綠化林中的苗木,由于大氣污染和汽車尾氣,樹木的葉子布滿灰塵,則需要定期對樹木進行樹身清潔,這樣樹木才能更好地進行“自由呼吸”。
對于樹木來說,冬季最為難熬。首先是人為原因,冬季氣溫較低,病蟲害也隨之減少,導致人們疏于管理,很容易造成樹木的干枯凍害。樹木的根頸部位最易產(chǎn)生凍害,因為根頸部位最晚停止生長,休眠期又較短,加之接近地表溫度變化劇烈,就很容易造成樹木死亡,所以冬季樹木的管理尤為重要。比較立竿見影的辦法就是在秋季將枝干纏繞上塑料膜、涂白等,并且將根頸包裹上或者用保溫材料進行保溫,這樣就能很好地起到防凍作用。
苗木的栽培不僅體現(xiàn)在上述這些方面,還有很多養(yǎng)護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相關(guān)課題,這些還需要學者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本文歸納總結(jié)了關(guān)于苗木栽培技術(shù)以及相應正確掌握的一些事項,旨在苗木技術(shù)栽培方面為需要的人群提供一定借鑒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