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石海芹
過年最重要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一家人團聚吃年夜飯。每當除夕到來之際,人們不管在多遠的異鄉(xiāng),都會盡可能地趕在年夜飯之前到家,為的就是這份團圓飯。雖然團圓飯什么時候都可以吃,但在我們心里,春節(jié)這頓團圓飯意義特殊。
年夜飯集中體現(xiàn)了三個重要的文化元素:團圓,家人團聚;喜慶,慶祝一年的收獲;祝愿,展望明年做什么,包括大人對小孩的期望。年夜飯里的團圓內涵實際上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增加親和力、凝聚力的一種方式。
據(jù)史料記載,我國早在漢代就有除夕吃團圓飯的習俗。舊時,由于生活水平較低,平時做不到飲食豐厚,只有到了過年時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對年夜飯的質量和內容要求較高,飯菜要盡可能豐富,一是為了解饞,二是這種充實感預示著來年的豐衣足食。
在流轉的歲月中,從滿足溫飽到追求品質與健康,中國人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飯不同。如今的年夜飯,不僅僅是滿滿的一桌子豐盛的飯菜,而更多地成為了一種象征,象征著千家萬戶團圓美滿,以及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