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遼寧省丹東市振安區(qū)商務及工業(yè)信息化服務中心,遼寧 丹東 118000)
檔案館中的各種館藏資源都是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記憶,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同時檔案館也是地域文化建設發(fā)展的重要資源。近些年,檔案館在文化建設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并未將自身的所有優(yōu)勢都充分的挖掘出來,檔案館在參與地域文化建設方面還需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將自身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進一步推進地域文化建設。
1)了解現(xiàn)有館藏資源。館藏資源是檔案館開展文化建設的重要基礎,要想做好文化建設,首先就要對檔案館現(xiàn)有的檔案數(shù)量、質量以及檔案內(nèi)容充分了解,尤其是具有歷史文化的館藏檔案,一定要全面了解和掌握。這就需要對檔案館現(xiàn)存資源的類別、年代、內(nèi)容、包括所反映的史實等,建立統(tǒng)一的檔案目錄和數(shù)據(jù)庫,便于在進行文化建設時進行查詢和研究。通過對現(xiàn)存檔案資源的全面了解,可以將檔案館的文化資源基本確定,做好這一點,可以為今后檔案文化的開發(fā)、各種文化專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2)基于地域文化,做好檔案館藏收集。在對現(xiàn)存館藏檔案有了全面了解后,檔案館進行文化建設就要將重點集中在收集檔案館藏上面。在這一過程中,檔案館應積極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各種檔案資源進行主動征集。具體應通過以下方式來進行收集。
首先,加強對各種不同時期檔案的征集,并應立足于當?shù)?,重點收集所在地域的各種重要的歷史事實和重要歷史事件檔案,并對反映當前改革、民生改善、科技進步等方面的檔案資源進行征集。其次,要加強當?shù)靥厣幕Y源的收集,征集反映當?shù)孛袼罪L情、為物質文化遺產(chǎn)、歷史建筑的照片、圖片。再次,對各類名人檔案進行征集,比如藝術家、科學家等著名人士的手稿、書信、照片等。最后,要不斷擴展社會上的捐贈渠道,通過舉辦捐贈儀式等方式,是檔案館的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使檔案館藏資源進一步豐富起來。
3)加強檔案管理,做好檔案開發(fā)。檔案館要想將其文化建設功能更好的發(fā)揮出來,就要對檔案信息進行整理和挖掘,將零散、孤立的檔案整合起來,成為有用的文化資源。首先,對檔案實體進行有序整理,將其科學分類、編寫目錄及排列,并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將所有館藏文化資源實現(xiàn)網(wǎng)絡共建共享。其次,要對檔案內(nèi)容進行整理及編研。每份檔案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檔案館應對具有歷史意義及文化價值的檔案資源進行重點研究,并對其內(nèi)容進行挖掘、編研,并編輯出品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檔案文化品牌。最后,開展專題檔案研究,對于專題相關的檔案資源進行整理、挖掘,將專題檔案的歷史發(fā)展脈絡梳理清楚,這是進行歷史文化研究、開發(fā)檔案文化品牌的基礎
1)打造便于公眾展示的檔案館公共文化空間。在檔案館的文化建設過程中,文化空間是影響其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經(jīng)濟文化的快速發(fā)展,檔案館的場館建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空間展示、文化休閑方面都有了較大突破。但就我國檔案館整體而言,各地區(qū)檔案館對公眾文化空間的建設還有所欠缺。對此,檔案館要從傳統(tǒng)的僅具有保管作用的空間模式中做出來,打造出的公共文化場所不僅具有檔案保管及查詢功能,還可以作為展廳為公眾提供相應的文化享受。同時,還可以為公眾提供閱覽、休息、娛樂及餐飲等服務需要,為廣大公眾提供與之配套的文化空間設施,如放映廳、報告廳以公共休息場所。
2)構建具有檔案特色的展覽體系。檔案館通過檔案展覽的方式,可以向公眾傳播各類科學文化方面的知識,弘揚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當前,大部分檔案館都有舉辦檔案展覽,但都存在投入不足或場地狹小等問題。比如,有些檔案館的展覽內(nèi)容較為單一,或者時政類展覽角度,而文化性展覽匱乏。對此,檔案館應根據(jù)自身和當?shù)氐奈幕厣?,對檔案展覽進行總體規(guī)劃,從設計、制作到布展,進行高層次運作,打造出較為完備的檔案展覽體系,即專題展覽+臨時展覽+交流展覽+特藏展覽+虛擬展覽等綜合展覽體系。
1)擴大與文化機構的共享共建。檔案館在開展文化陣地建設時,應不斷加強同其他文物部門、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藝術部門的交流。通過跨機構合作,在進行資源共享共建的基礎上,讓各自的品牌形象、文化服務品質都有所提升,進而達到雙贏的局面。首先,檔案館可充分利用自身的檔案資源,加強展覽方面的相互合作。尤其要注重歷史文化類型的展覽,檔案館利用藝術品、博物館文物等,同有關機構共同舉辦相關展覽。其次,開展相應的文化展覽和文化活動。如引入圖書館文獻展覽、對博物館近現(xiàn)代內(nèi)容舉辦展覽及非遺展覽等等。同時,檔案館還可以將本館的文化品牌、檔案展覽推廣出去,讓其走入圖書館、博物館或學校當中,開展巡回檔案展覽,讓更多的人從檔案里更好地了解歷史文化。另外,檔案館和高校等文化機構之間或同其他檔案館之間,以檔案館作為共享平臺,對館藏的檔案資源進行共同研發(fā),并進行專題研究,打造出檔案文化的精品之作。
2)建設高效優(yōu)質的宣傳推廣體系。首先,要組建高效便捷的檔案網(wǎng)站,并逐漸豐富網(wǎng)站的多元性和文化性,將關于檔案文化的聯(lián)盟放置到網(wǎng)站山,比如檔案專題文獻、網(wǎng)上展覽、虛擬展廳、館藏珍品、老照片,甚至是一些歷史文化的音頻、視頻等。通過以上的內(nèi)容展示,讓檔案文化在進行線上推廣傳播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多樣化。并且網(wǎng)站要及時更新檔案館開放、文化展覽、參觀預約等便民信息,為人們搭建更為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其次,檔案館要合理利用主流媒體及公共平臺,做好檔案文化宣傳,借助主流媒體的信息傳播途徑、公共廣場、地鐵等對檔案館及檔案展覽進行宣傳報道,舉辦一些公益性的檔案宣傳活動。另外,利用當下各種新媒體渠道,推送檔案文化。檔案館可以通過建立微博、微信、知乎以及各種視頻客戶端,通過各種社交平臺,將檔案信息資源主動進行推送,以此吸引更多的公眾參與到檔案館的文化建設當中。最后,要對檔案館的產(chǎn)品及文化展覽進行專項宣傳。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活動和展覽期間,對各類媒體渠道進行專題、重點、立體式宣傳。
綜上所述,檔案館開展文化陣地建設是一項長期系統(tǒng)工程,需要對政府投入、人才建設、館藏建設、文化基礎、檔案研究等各項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在開展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檔案館應充分考慮到地域文化特色,找準自身定位,重點從館藏資源建設及開發(f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構建特色檔案展覽體系等多個方面進行,在做好檔案館的基礎服務的同時,打造特色檔案文化品牌,在文化強國的建設中起到應有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