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玉米是我國農業(yè)生產中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憑借良好的適應性能及投入成本極小的特點,在農業(yè)發(fā)展中占據著主要的地位。玉米經過加工處理后不但可以食用,還可以作為飼料喂養(yǎng)各種家禽和動物,但是在種植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其生長效率和質量會有所下降,因此需要在玉米種植期間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嚴格管理,且應用先進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保證玉米的生長質量。
關鍵詞:玉米;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
玉米的適應性極強,在我國南、北方均能種植,但是很多種植戶對玉米種植的科學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不是很了解,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玉米的產量和玉米產品的質量,需要在玉米種植和病蟲害防治方面加大關注力度,進而在科學的管理和技術支持下,從根本上提升玉米種植的經濟效益。
1? ?種植管理
玉米的種植管理一般分為3個時期,分別是玉米苗期、穗期以及開花結粒期,對其進行科學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玉米的產量。
1.1? ?苗期管理
玉米的苗期管理是玉米種植管理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階段,該階段可以保證玉米的健康生長和發(fā)育,為后續(xù)的生長奠定關鍵的基礎,進而提升玉米的種植效率[1]。在玉米種破土后,應當采取相關的措施控制旱澇問題,保證玉米幼苗所需要的水分充足且不缺失,然后在生長期間需要不間斷地進行玉米地檢查,定期除草和間苗(去除生長不良的玉米苗),在適當時期進行施肥,保證其營養(yǎng)供應和防治病蟲害問題。一般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玉米苗長出第3片葉子時應進行苗期處理,在長出第5片葉子時做好定苗工作,在其幼苗拔節(jié)期需要做好蹲苗和中耕的相關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階段應停止施肥,防止玉米苗在生長中頂部發(fā)育過剩,進而保證其根部發(fā)育完善,并且需要保證其根部不會受到病蟲害的干擾。
1.2? ?穗期管理
穗期玉米生長速度極快,因此對于營養(yǎng)的需要也會增加,所以在此階段進行管理時應當保證營養(yǎng)的供應,利于提高產量[2]。在玉米穗期發(fā)育時,需要保證玉米植株的合理化生長,避免部分出現生長過快的情況;其次需要嚴格控制其生長質量,不能讓玉米植株因水分缺失而導致干旱,但如果水分過多,應當及時進行排水處理,保證后期生長的質量,加強檢查工作,并且施肥用量要根據玉米實際生長情況進行合理施撒,避免出現因施肥過多導致玉米植株壞死的情況發(fā)生。
1.3? ?開花結粒期管理
此階段是玉米莖和葉生長量最大的時期,在此階段玉米生長基本已經達到完整狀態(tài),因此加強管理是為了讓其顆粒更加飽滿,所以應對水分、營養(yǎng)以及光照等方面加強重視,該過程也是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發(fā)生空稈等問題,并且在此階段也不能進行施肥工作,要根據玉米實際的生長狀況進行針對性的施肥,保證玉米成熟的質量。
2? ?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
病蟲害對玉米生長產生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嚴重影響玉米的生長質量和產量,進而減少農民的經濟收入,現階段主要的病蟲害有4種類型:青枯病、黑粉病、玉米螟以及玉米蚜蟲,這4種病蟲害需要采取相關的措施進行防治,保證玉米的生產質量。
2.1? ?青枯病
對于該危害最簡單、最經濟的防治措施就是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玉米品種,同時在播種過程中需要做好藥劑處理,將其存在的微量細菌從根源上消滅[3]。在種植中一旦發(fā)現有個體患此種病害,需要在第一時間將其鏟除并焚燒,避免出現傳染為害到其他玉米植株。
2.2? ?黑粉病
在玉米成熟期會發(fā)現很多類似頭發(fā)絲的黑色物質,其是黑粉病的主要體現。在此病害防治過程中需要從根源進行防治,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品種,例如一些早熟玉米品種,另外要加強玉米對病蟲害的預防能力,定期觀察,避免玉米植株出現傷口,導致發(fā)生黑粉病害。對于同一區(qū)域的玉米種植,應當積極采取輪作制度,將黑粉病的發(fā)病概率降到最低。
在肥料的使用上應當盡量選擇有機肥,這些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去除黑粉病以及預防黑粉病的發(fā)生,保證玉米的健康生長。
2.3? ?玉米螟
對于該類病蟲害的防治,最有效的方法是噴灑農藥。因此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結合地區(qū)玉米種植的特點以及玉米螟的特點,科學進行防治工作。具體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間,可使用1.5%的辛硫磷顆粒劑,或者選用3%的呋喃丹顆粒劑,以1.5 kg/667 m2的配比進行灌心防治。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定好藥品用量,避免出現藥物用量過大,導致植株壞死。
2.4? ?玉米蚜蟲
相比玉米螟而言,其為害性更大,因為玉米蚜蟲的繁殖能力極強,可以導致玉米大范圍減產,使玉米葉出現發(fā)紅或者發(fā)黃的問題,進而使玉米質量和產量同步下降。玉米蚜蟲主要是依賴于田間的雜草進行繁殖,因此在此基礎上,應當加強田間管理,及時、定期清除雜草,破壞玉米蚜蟲的繁殖環(huán)境,進而控制病蟲的發(fā)生。
3? ?結語
綜上所述,玉米是人們生活和生產中一種重要的農作物,其適應能力強,但也容易遭受到各種病蟲害的影響,因此需要相關技術人員與種植人員結合當地的環(huán)境情況以及玉米的生長情況,對玉米種植的各個階段加強管理,并根據病蟲害的類型進行科學防治,在不影響玉米產量和質量的同時做好病蟲害的防護,進而提升玉米的總體生產質量,提升農業(yè)生產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 1 ] 趙海洋.玉米種植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J].鄉(xiāng)村科技,2019(32):109-110.
[ 2 ] 汪勇.玉米種植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J].中國農業(yè)文摘-農業(yè)工程,2019,31(6):69-70.
[ 3 ] 梁虎陵.玉米種植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J].農業(yè)與技術,2019,3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