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富蘆花
薦讀
喜歡雪的人真不少,《紅樓夢》里賈寶玉若逢飛雪連天,便欣喜若狂,“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老舍筆下濟(jì)南的冬天,念念不忘的也是雪。日本作家德富蘆花筆下的雪,有動態(tài),有靜態(tài),夜間的雪,白晝的雪,各有姿態(tài),漫天妙語,應(yīng)接不暇。比喻生動,信手拈來。擬人手法傳神,尤其是文末,最為神來之筆,夾竹桃抖掉殘雪,重新直起腰來,因雪覆蓋而臃腫的富士山,蹣跚而來。德富蘆花眼里的山川植物因雪而有靈性,眼里是好奇孩童的眼光,好的作家總是不失赤子之心。莊子云,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大文學(xué)家們總是有一種飽滿的孤獨,雪屬于自然,也屬于一個人的德富蘆花。(特約教師 張銳)
晨起一看,滿天滿地都是雪。
午前,細(xì)雪紛紛飛飛;午后,鵝毛大雪飄飄揚(yáng)揚(yáng),從早到晚,下個不停。
打開格子門,紛亂的玉屑斜飛進(jìn)來。后山也罩在茫茫雪霧之中。一陣大風(fēng)吹來,積雪滿天飛舞。午后越降越猛,路上連馬車也走不通了。積雪沉沉,壓彎了樹枝。不知什么樹折斷了,傳來兩三次清脆的響聲。
鋪天蓋地,一片銀白,獨有前川河,一線灰黑。幾十只鷗鳥飛來游嬉,時時有兩三只離開水面,盡情地展開羽翼,迎著風(fēng)雪搏擊,然而,每次都被大風(fēng)壓下來,重新落到河面上。
盡日都是霏霏蒙蒙的,天地被大雪埋沒了,人被風(fēng)雪封鎖了,紛紛揚(yáng)揚(yáng)地迎來了黑夜。
夜十時,打起燈籠向外面一看,飛雪依然紛紛而降。
夜里,風(fēng)雪停了。白天,晴雪似玉。
太陽冉冉升起,熏蒸著積雪。屋檐的雪先融化了,雪水像雨點一般滴落下來,匯成小河。泛起的泡沫,似圓形的小船,順流而下。閉上格子門,點點滴滴的影子頻頻打在白紙上,噼噼啪啪,疑為雨聲。開門一看,水滴從藍(lán)天上零落下來,銀光閃耀,像粒粒珍珠。雪壓伏著夾竹桃,漸漸地有些化了,隨著壓力的減輕,夾竹桃抖掉殘雪,重新直起腰來。
富士山上下臃腫,像包裹在棉花里。日光照著峰頂,霧氣蒸騰。相豆的群山一派潔白,令人驚嘆。仿佛正從四五十里之外向這邊蹣跚而來。
(夕夢摘自《春時櫻,秋時葉》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