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巖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北京 100009)
中國歷史上,明代是小說、戲曲等俗文學昌盛而正統(tǒng)詩文相對衰微的時期,然而,這并不表現(xiàn)于詩文數(shù)量的減少。明代詩文集的數(shù)量,目前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統(tǒng)計數(shù)字。據(jù)粗略估計,中國明代近300年間,伴隨印刷業(yè)繁榮,有跡可循的名人詩文集有近3300種之多,其中被《明史·藝文志》著錄的有1188種,成為今人考查明代文化典籍的重要目錄。而少為人知的是,《明史·藝文志》是以私家藏書目錄《千頃堂書目》為藍本編纂而成的?!肚ы曁脮俊肥敲髑逯H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黃虞稷以自己與父黃居中“兩世藏書至八萬余卷”[1](清)錢儀吉.碑傳集(卷四五).清道光刻本.為基礎(chǔ)編撰而成的明代經(jīng)籍目錄。全書32卷,按經(jīng)、史、子、集四部51類排列,總計收錄明人著作1.4萬種,是迄今反映明人藝文最全的目錄之作?!肚ы曁脮俊匪魅嗽娢募夸浛傆?3卷,著錄5207位明人的詩文別集。
黃虞稷(1626—1692)字俞邰,號楮園,福建晉江人。“康熙十七年,舉博學鴻詞,遭母喪不與試。既左都御史徐元文薦修《明史》,召入翰林院,食七品俸,分纂《列傳》及《藝文志》,轂下士大夫率就之借書。二十三年,充一統(tǒng)志館纂修……有《千頃堂書目》《楷園雜志》《我貴軒》《朝爽閣》《蟬窠》諸集?!盵1]
黃虞稷編纂《千頃堂書目》時,有些內(nèi)容并沒有完全落實,以致其內(nèi)容中有諸多“缺姓名”“缺”“中闕”“闕”,其中卷一七至卷二九《別集類》,形式以“缺”為主,內(nèi)容主要涉及人名字號、書名、卷帙等,并伴有相關(guān)內(nèi)容記載訛誤之處。文章在查閱相關(guān)資料,尤其是方志資料的基礎(chǔ)上,考證出其中39處缺文內(nèi)容,并對訛誤內(nèi)容進行了刊誤。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出地方志在詩文集文獻整理中的重要參考價值。需要說明,為便于視覺上進行文字區(qū)分,本文中諸“缺”皆以“□”代替,具體字符數(shù)量以《千頃堂書目》所列為準。
1.任勉《薇庵集》字□□,上海人。福建右參政。
按:《(正德)松江府志》:“任勉之字近思。其先四明人,元松鄉(xiāng)先生士,林子耜為兩浙鹽運照磨,始占籍華亭。勉之登洪武甲戌進士,岀知饒州府鄱陽縣,以正民俗為首務(wù)……秩滿升知瀘州,民詣闕借留,升其府同知,薦為福建右參政,左遷右軍都督府經(jīng)歷,岀知徽州府,以事謫滄州。泰然自處,不廢著述。尋起知蔚州,改雎州,致仕,卒年八十九……所著有《薇庵集》若干卷?!盵1](明)顧清撰.(正德)松江府志(卷二八).明正德七年刊本.《云間志略》:“任勉之字近思,號薇庵。其先四明人,為兩浙運幕,始占松江籍,為華亭人……所著有《薇庵集》若干卷?!盵2](明)何三畏撰.云間志略(卷七).明天啟刻本.《(嘉慶)松江府志》:“《薇庵集》。明任勉之近思著?!盵3](清)宋如林纂修.(嘉慶)松江府志(卷七二).清嘉慶松江府學刻本.據(jù)此,“□□”當作“近思”,“任勉”當作“任勉之”。
2.黃宗載《損齋文集》字□□,豐城人。
按:《(光緒)諸暨縣志》:“黃宗載者,字厚夫,豐城人。英宗初,遷南京吏部尚書?!盵4](清)陳遹聲修.蔣鴻藻纂.(光緒)諸暨縣志·金石志上.清宣統(tǒng)二年刻本.《(光緒)江西通志》:“黃宗載一名垕,字厚夫,豐城人。洪武進士,授行人奉使四方,未嘗受饋遺。永樂初,以薦為湖廣按察司僉事……擢吏部侍郎。英宗初,被劾下獄。未幾,得釋,遷南京吏部尚書?!盵5](清)劉坤一修.劉鐸纂.(光緒)江西通志(卷一三六).清光緒七年刻本.《(民國)貴州通志》:“黃宗載一名垕,字厚夫,豐城人。洪武進士?!盵6](民國)劉顯世修.楊恩元纂.(民國)貴州通志·前事志八.民國三十七年鉛印本.據(jù)此,“□□”當作“厚夫”。
3.金鼎《南坡文集》字□□,星子人。翰林院修撰,預修《太祖實錄》及《圣學心法》。
按:《(嘉靖)江西通志》:“余鼎字正安,號南坡。復升之子。登永樂甲申進士,授翰林修撰,博學能文,與修《圣學心法》及《高廟實錄》,遷侍講,主司春闈。尋上章乞歸,自鑿釣室,以娛暮景。著《南坡文集》,邑人即學宮祀之?!盵7](明)林廷修.周廣纂.(嘉靖)江西通志(卷七三).明嘉靖刻本.《(光緒)江西通志》:“《南坡文集》。余鼎撰?!度宋镏尽罚骸终?,星子人?!盵8](清)曾國藩修.劉繹.(光緒)江西通志(卷一○八).清光緒七年刻本.據(jù)此,“□□”當作“正安”,“金鼎”當作“余鼎”。
4.李衡《澹軒集》字□□,當涂人。南京兵部左侍郎。
按:《楚紀》:“李衡字秉均,當涂人。永樂甲申進士,與楊相、周悅等選為庶吉士,同時二十九人。成祖親校課業(yè),除戸部主事,廉慎守已,夏原吉每器重之,薦擢湖廣參政。方拜命時,建系赴獄事白履任,剸繁理劇,持重不茍,后擢兵部右侍郎。所著有《澹軒集》?!盵9](明)廖道南撰.楚紀(卷五○).明嘉靖二十五年何城李桂刻本.《(嘉靖)重修太平府志》:“李衡字秉鈞,當涂人。自少天性和柔,然慷慨有立志。登進士第,選授翰林庶吉士,使讀書于內(nèi)秘,由是學問益深。除戶部四川司員外郎,以廉介勤慎為尚書夏原吉所任,尋升湖廣布政司參政,撫和邊夷……拜兵部右侍郎,數(shù)日,卒于官。衡為人老成端重,而有剸繁治劇之才,學問疏暢,古詩和平縟麗,有《澹軒詩集》藏于家?!盵10](明)祝鑾纂修.(嘉靖)重修太平府志(卷六).明嘉靖刻本.據(jù)此,“□□”當作“秉鈞”,“兵部左侍郎”當作“兵部右侍郎”。
5.王源《偉庵集》字□□,龍巖人。潮州知府,有惠政,潮人比之韓愈。
按:《(萬歷)廣東通志》:“王源字啟澤,龍巖人。進士,宣德十年知潮州,寬明仁恕?!盵1](明)郭棐纂修.(萬歷)廣東通志(卷四三).明萬歷三十年刻本.《(乾?。└=ㄍㄖ尽罚骸巴踉醋謫?,龍巖州人。永樂甲申進士,授庶吉士,出知深澤縣,修學教士,筑長堤以捍水患,禁民間嫁娶論財之俗,累上疏言民事……擢春坊司直郎……遷松江同知……擢職方郎中,出知潮州。年八十致仕,猶手不釋卷,所著有《韋庵集》《書傳補遺》《家禮》《易覽》《異端辨》等書。”[2](清)郝玉麟修.謝道承纂.(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崇禎)松江府志》:“王源號韋庵,福建龍巖人……永樂甲申進士,初授深澤知縣,秩滿升春功司直郎……擢知潮州府,進階二品俸,尋以七十致仕。所著有《韋庵集》《書傳補遺》《家禮》《易覽》及《異端辨》。白沙陳先生謂:‘吏于潮者多矣,其有功而民思之,唐莫若韓愈,國朝莫若王源?!盵3](明)方岳貢修.陳繼儒纂.(崇禎)松江府志(卷三一).明崇禎三年刻本.據(jù)此,“□□”當作“啟澤”,“偉庵集”當作“韋庵集”。
6.黎怡《觀過稿》又《征士集》又《斐然稿》字□□,清江人。右春坊右諭徳,預修《宣宗實錄》。
按:《(崇禎)清江縣志》:“黎恬字潛輝。永樂十年進士,授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會求直言,恬疏詆大臣不法,權(quán)要側(cè)目。出知交趾南靈州,尋以楊文貞公薦,擢右春坊右諭德。與修《宣廟實錄》,進講經(jīng)筵,以展墓歸,卒。所著有《觀過稿》。”[4](明)秦鏞纂修.(崇禎)清江縣志(卷七).明崇禎刻本.《(光緒)江西通志》:“《觀過稿》《斐然稿》《征士集》。黎恬撰?!度宋镏尽罚骸譂撦x,清江人。’”[5](清)劉坤一修.劉鐸纂.(光緒)江西通志(卷一○八).清光緒七年刻本.《南京都察院志》:“黎恬字潛輝,清江人。由進士。有傳?!盵6](明)施沛撰.南京都察院志(卷六).明天啟刻本.《萬姓統(tǒng)譜》:“黎恬字潛輝。宣徳進士。湖廣人。歷官右春坊右諭徳。”[7](明)凌迪知撰.萬姓統(tǒng)譜(卷一四).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據(jù)此,“□□”當作“潛輝”,“黎怡”當作“黎恬”。
7.林文秸《梅湖集》一卷字□□,懷安人。岳州府通判。
按:《明史》:“林文秸《梅湖集》二卷。懷安人。與弟文秩同舉,永樂乙未進士,官岳州府通判?!盵8](清)張廷玉撰.明史(卷一三六).清抄本.以秸為兄,秩為弟。然《(萬歷)福州府志》:“林文秸字嘉亨。文秩弟也,與文秩同舉,永樂十三年進士,又同選為庶吉士,授王府審理,改岳州府判?!盵9](明)林濂纂修.(萬歷)福州府志(卷二三).明萬歷二十四年刻本.《(弘治)八閩通志》:“林文秩,文秸之兄,見《人物志》?!盵10](明)陳道修.黃促昭纂.(弘治)八閩通志(卷四八).明弘治刻本.《(正德)福州府志》卷二四:“林文秩,文秸之兄,有傳,俱懷安人?!薄叮ǔ绲潱╅}書》:“林文秩,文秸兄。江西中式。”[11](明)何喬遠纂.(崇禎)閩書(卷七六).明崇禎刻本.以秩為兄,秸為弟,與《明史》相反。筆者以為,應(yīng)以明代所修諸志為是,秩為兄,秸為弟。
關(guān)于《梅湖集》撰人,《明史》繼承了《千頃堂書目》,作林文秸?!叮ê胫危┌碎}通志》亦作如是記載:“文秸字嘉亨,亦有異質(zhì),與文秩同舉進士,為庶吉士,拜王府審理,改岳州府通判……所著有《梅湖稿》。”[12](明)陳道修.黃促昭纂.(弘治)八閩通志(卷六三).明弘治刻本.然《(乾?。└=ㄍㄖ尽贰叮ㄇ。└V莞尽肪髁治闹龋骸傲治闹取睹泛范?。”[13](清)郝玉麟修.謝道承纂.(乾隆)福建通志(卷六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徐景熹修.魯曾煜纂.(乾隆)福州府志(卷七二).清乾隆十九年刻本.《(正德)福州府志》:“林文秩字禮亨,懷安人。永樂甲午江西鄉(xiāng)薦,乙未進士,改庶吉士,拜監(jiān)察御史……遷山西按察副使,進按察使。”[14](明)葉溥修.張孟敬纂.(正德)福州府志(卷二七).明正德十五年刻本.筆者以為,應(yīng)以明代所修志為是,《梅湖集》撰人為林文秸。據(jù)此,“□□”當作“嘉亨”。
關(guān)于《梅湖集》卷帙,《明史》作二卷,如上所述,《(乾?。└=ㄍㄖ尽贰叮ㄇ。└V莞尽芬嘧鞫?。筆者以為,應(yīng)以“二卷”為是。
8.嚴珊《囂囂集》字□□,開化人。
按:《(崇禎)開化縣志》:“嚴珊字崇振。選庶吉士,升刑部主事……塞暑不釋卷,博覽百家,而尤邃于理性之學,有《囂囂子集》?!盵1](明)朱朝藩修.汪慶百纂.(崇禎)開化縣志(卷五).明崇禎刻本.《(乾?。╅_化縣志》:“《囂囂子集》。嚴珊著?!盵2](清)范玉衡修.吳淦纂.(乾隆)開化縣志(卷九).清乾隆六十年刊本.據(jù)此,“□□”當作“崇振”,“囂囂集”當作“囂囂子集”。
9.曹義《黙庵集》二卷字□□,句容人。南京禮部尚書。
按:《(萬歷)應(yīng)天府志》:“曹義字子宜,句容人。永樂乙未進士,授翰林編修,官至南京吏部尚書?!盵3](明)程嗣功修.王一化纂.(萬歷)應(yīng)天府志(卷二八).明萬歷刻增修本.《(弘治)句容縣志》:“曹義字子宜,縣之承仙鄉(xiāng)人。永樂十三年,登陳循榜進士,授翰林院編修,轉(zhuǎn)禮部儀制司主事,歷升吏部文選司員外郎、中侍郎。景泰初,升南京吏部尚書。”[4](明)王僖徵修.程文纂.(弘治)句容縣志(卷六).明弘治刻本.據(jù)此,“□□”當作“子宜”,“禮部尚書”當作“吏部尚書”。又《(光緒)續(xù)纂句容縣志》:“曹義字子直,一字默庵,句容人。永樂辛卯舉人,乙未進士,選庶吉士,轉(zhuǎn)禮部員外、吏部郎中,拜吏部侍郎,終南京吏部尙書?!盵5](清)張紹棠修.蕭穆纂.(光緒)續(xù)纂句容縣志(卷末).清光緒刊本.“直”形似誤,當作“宜”?!澳帧睉?yīng)為號。
10.李茂弘《存省稿》字□□,黃巖人。
按:《(萬歷)黃巖縣志》:“李茂弘字用受,毓之子。永樂乙未進士,授刑部主事,勘獄閩藩時,論稱其有為有守。升考功員外郎,冰蘗之操,終始如一。”[6](明)袁應(yīng)祺修.王詠霓纂.(萬歷)黃巖縣志(卷六).明萬歷刻本.《(嘉靖)太平縣志》:“李茂弘字用受,本林姓喬年之后,以曾大父天麟后其舅氏李,遂因循以為姓云。登永樂乙未進士?!盵7](明)曾才漢修.葉良佩纂.(嘉靖)太平縣志(卷七).明嘉靖刻本.據(jù)此,“□□”當作“用受”。
11.張益《張文僖公集》五卷字□□,江寧人。
按:《(萬歷)應(yīng)天府志》:“張益字士謙,江寧人。永樂進士,選庶吉士,授中書舍人,轉(zhuǎn)大理評事。正統(tǒng)戊午,改修撰,授內(nèi)使書。已巳,進侍讀學士……死于土木之難,贈學士,謚文僖。”[8](明)程嗣功修.王一化纂.(萬歷)應(yīng)天府志(卷二六).明萬歷刻增修本.《(同治)上江兩縣志》:“張益字士謙,號舂庵,江寧人。幼穎異,過目成誦?!盵9](清)莫祥芝修.汪士鐸纂.(同治)上江兩縣志(卷二二).清同治十三年刊本.據(jù)此,“□□”當作“士謙”。
12.董璘《玉堂清余集》字□□,高郵州人。會元,選庶吉士,官修撰。
按:《(萬歷)揚州府志》:“董璘字德文,高郵人……永樂丁酉應(yīng)天鄉(xiāng)試第二,明年會試第一人,賜二甲進士第二,授翰林院編修……升翰林院修撰,與修《宣宗章皇帝實錄》……所著有《玉堂清余集》?!盵10](明)楊洵修.徐鑾纂.(萬歷)揚州府志(卷一七).明萬歷刻本.據(jù)此,“□□”當作“德文”。
13.褚思敬《怡笑集》字□□,天臺人。
按:《(民國)臺州府志》:“褚思敬字裕德,天臺人。永樂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歷都察院都事。思敬博書史,尤嗜毛詩,與叔父子南齊名。工吟詠,著有《怡笑集》?!盵11](民國)喻長霖修.柯華威纂.(民國)臺州府志(卷一一八).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據(jù)此,“□□”當作“裕德”。
14.何文淵《東園遺稿》四卷字□□,廣昌人。
按:《(嘉靖)江西通志》:“何文淵字巨川,廣昌人。永樂戊戌進士,為監(jiān)察御史?!盵1](明)林廷修.周廣纂.(嘉靖)江西通志(卷一七).明嘉靖刻本.《(同治)建昌府志》:“何文淵字巨川,廣昌人……舉永樂十六年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歷按山東、四川……初號東園,晩更署鈍庵,所著有《鈍庵奏議》《東園集》。”[2](清)鄧子彝修.魯琪光纂.(同治)建昌府志(卷八).清同治十一年刻本.據(jù)此,“□□”當作“巨川”。
15.彭琉《息軒集》字□□,安福人。湖廣按察司副使,預修《五倫書》及《宣宗實錄》。
按:《(萬歷)吉安府志》:“彭琉字毓敬,安福人。永樂戊戌進士……以事謫教諭。大學士楊士奇薦之,授翰林編修,預?!段鍌悤罚胄蕖缎聦嶄洝?。尋擢廣東、山西督學……所著有《息庵集》《慎庵集》《備志錄》?!盵3](明)余之禎纂修.(萬歷)吉安府志(卷一九).明萬歷十三年刻本.《(崇禎)肇慶府志》:“彭琉字毓敬,安福人。永樂進士,以工部主事謫教諭,大學士楊士奇薦,授行在翰林院編修。正統(tǒng)元年,擢廣東按察司僉事,提督學校,以成賢化俗為己任,州縣廟學靡不增修書籍,缺者求善本刻之,士風丕變。進副使,提學山西?!盵4](明)陳煊奎纂修.(崇禎)肇慶府志(卷二○).明崇禎六年至十三年刻本.《(康熙)安福縣志》:“彭琉字毓敬……所著有《息庵集》。”[5](清)黃寬修.王謙言纂.(康熙)安??h志(卷四).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光緒)江西通志》:“《息庵集》《慎庵集》。彭琉撰。琉,見子部雜家類。”[6](清)劉坤一修.劉鐸纂.(光緒)江西通志(卷一○八).清光緒七年刻本.據(jù)此,“□□”當作“毓敬”,“息軒集”當作“息庵集”。
16.金城《□□集》字誠之,番禺人。工部主事,改刑部。
按:《(萬歷)廣東通志》:“金誠字誠之,番禺人……授工部主事……有詩集行于時?!盵7](明)郭棐纂修.(萬歷)廣東通志(卷二四).明萬歷三十年刻本.《(同治)番禺縣志》:“《金誠之詩集》。明金誠撰。據(jù)《廣州·人物傳》。”[8](清)李福泰修.史澄纂.(同治)番禺縣志(卷二七).清同治十年刊本.《(道光)廣東通志》:“《金誠之詩集》。明金誠撰。佚?!稄V州府志》:‘誠字誠之,番禺人。永樂戊戌進士,官刑部主事?!盵9](清)阮元修.陳昌齊纂.(道光)廣東通志(卷一九五).清道光二年刻本.《(光緒)廣州府志》:“《金誠之詩集》。明番禺金誠撰?!盵10](清)戴肇辰修.史澄纂.(光緒)廣州府志(卷九三).清光緒五年刊本.據(jù)此,“□□”當作“金誠之詩”,“金城”當作“金誠”。
17.張純《紀遇集》十二卷字□□,江陵人。南京兵部尚書。
按:《(萬歷)湖廣總志》:“張純字志忠,江陵人。永樂辛丑進士。宣德初,授監(jiān)察御史……正統(tǒng)中,擢僉都御史……入掌南京都察院,拔儁黜貪尤得體,擢兵部尚書?!盵11](明)徐學謨纂修.(萬歷)湖廣總志(卷五三).明萬歷十九年刻本.《(康熙)荊州府志》:“張純字志忠,江陵人。永樂辛丑進士。宣德初,授監(jiān)察御史……正統(tǒng)中,擢僉都御史……入掌南京都察院,擢兵部尚書?!盵12](清)郭茂泰修.胡在恪纂.(康熙)荊州府志(卷二五).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據(jù)此,“□□”當作“志忠”。
18.陳璉《琴軒稿》三十卷字□□,景州人。
按:《(萬歷)開封府志》:“陳璉字廷器,廣東東莞人。永樂初,知許州……修《州志》十五卷,行于世。累官禮部侍郎?!盵13](明)曹金纂.(萬歷)開封府志(卷二八).明萬歷十三年刻本.《(民國)東莞縣志》:“陳璉字廷器,號琴軒,大橋頭人……洪武二十三年舉人……授桂林府教授……升國子助教。永樂元年……擢知許州……三年,改滁州……宣德元年……除南京通政使,掌國子監(jiān)事……正統(tǒng)元年……調(diào)南京禮部左侍郎……著作最多,有《琴軒集》《歸田稿》,尤好著書?!盵1](民國)葉覺邁修.陳伯陶纂.(民國)東莞縣志(卷五五).民國十年鉛印本.據(jù)此,“□□”當作“廷器”?!熬爸荨闭`,當作“東莞”。
19.方瑛《雞肋集》字□□,開化人。
按:《(雍正)浙江通志》:“方瑛?!叮ㄌ靻ⅲ┽橹莞尽罚骸滞⑺湥_化人。進士,官行人司正,廉介有文,仕未一歲,乞歸。蕭然四壁,人稱箬溪先生。有《雞肋集》?!盵2](清)李衛(wèi)修.沈翼機纂.(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八一).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據(jù)此,“□□”當作“廷蘊”。
20.葉恩《恥齋集》字□□,臨海人。會元。
按:《(康熙)臨??h志》:“葉恩字孟德。永樂庚子薦于鄉(xiāng),甲辰會試第一,授刑部主事,升池州知府。生平嗜學,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工于古文辭,所著有《恥齋集》。”[3](清)洪若皋纂修.(康熙)臨??h志(卷九).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民國)臺州府志》:“葉恩字孟德,又字安若,臨海人……博學,善屬文,著有《恥齋集》?!盵4](民國)喻長霖修.柯華威纂.(民國)臺州府志(卷一○七).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據(jù)此,“□□”當作“孟德”或“安若”。
21.耿九疇《西秦匯編》字□□,平定州人。南京刑部尚書。謚清惠。
按:《(嘉靖)陜西通志》:“耿九疇字禹范,山西平定州人。永樂甲辰進士,天順中以刑部右侍郎鎮(zhèn)守陜西……官至南京刑部尚書。謚清惠。”[5](明)趙廷瑞纂修.(嘉靖)陜西通志(卷一九).明嘉靖二十一年刊本.《(乾?。┢蕉ㄖ葜尽罚骸肮⒕女犠钟矸丁S罉酚肋M士,宣德六年授禮科給事中……謫江西右布政使,尋調(diào)四川……改南京刑部尚書……卒謚清惠?!盵6](清)金明源纂修.(乾隆)平定州志(卷八).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據(jù)此,“□□”當作“禹范”。九疇籍貫,又有河南盧氏說?!叮尉福┙魍ㄖ尽罚骸肮⒕女犠钟矸叮幽媳R氏縣人。由進士累官都察院都御史,為石亨所誹,出為江西布政,尋改四川?!盵7](明)林廷修.周廣纂.(嘉靖)江西通志(卷三).明嘉靖刻本.《(嘉靖)惟揚志》:“耿九疇字禹范,河南盧氏人。進士,正統(tǒng)元年為兩淮運司同知,節(jié)儉嚴介,御吏以肅?!盵8](明)朱懷干修.盛儀纂.(嘉靖)惟揚志(卷一二).明嘉靖二十一年刻本.未知孰是。
22.林補《遜志集》字□□,永嘉人。
按:《(嘉靖)永嘉縣志》:“林補字廷翊。庚戌進士,任翰林院編修?!盵9](明)程文箸修.王叔杲纂.(嘉靖)永嘉縣志(卷六).明嘉靖四十五年刻本.《(乾?。刂莞尽罚骸傲盅a字廷翊,永嘉人。宣德庚戌進士,簡庶常,授翰林院編修……所著有《遜志集》。”[10](清)李琓修.齊召南纂.(乾隆)溫州府志(卷二○).清乾隆二十五年刊民國三年補刻本.《(光緒)永嘉縣志》:“林補字廷翊……宣德庚戌進士,殿試二甲第三,選進內(nèi)閣讀書,為庶吉士……擢翰林院編修……著有《遜志集》?!盵11](清)張寶琳修.王棻纂.(光緒)永嘉縣志(卷一三).清光緒八年刻本.據(jù)此,“□□”當作“廷翊”。
23.王偡《楓江集》字□□,臨海人。
按:《(康熙)臨??h志》:“王偡字維翰。仕終刑科給事中。所著有《楓江集》。”[12](清)洪若皋纂修.(康熙)臨??h志(卷五).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民國)臺州府志》:“《楓江集》。明王偡撰。偡字維翰,臨海人。宣德五年進士,官至刑科給事中。是集見《千頃堂書目》、康熙府縣志、雍正通志。今佚?!盵13](民國)喻長霖修.柯華威纂.(民國)臺州府志(卷七七).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據(jù)此,“□□”當作“維翰”。
24.陳員韜《勿齋稿》一卷字□□,臨海人。遷父。福建右布政使。
按:《(萬歷)廣東通志》:“陳員韜字從熙,臨海人。庚戌進士,景泰三年遷廣東參政……擢福建左布政使,民至今懷之?!盵1](明)郭棐纂修.(萬歷)廣東通志(卷一三).明萬歷三十年刻本.《(正德)新城縣志》:“陳員韜字從熙,臺州臨??h人。以進士來知縣事?!盵2](明)黃文鸑纂修.(正德)新城縣志(卷五).明正德十一年刻本.據(jù)此,“□□”當作“從熙”?!叮滴酰┡R??h志》:“陳員韜字從周,號勿齋……登宣德庚戌進士,授江西新城令……升廣東左參政。未幾,后轉(zhuǎn)福建右布政使?!盵3](清)洪若皋纂修.(康熙)臨海縣志(卷八).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從周”誤。又《(嘉靖)浙江通志》:“陳選字士賢,臨海人。父員韜,宣德九年進士,授江西新城知縣,歷御史,至福建布政。”[4](明)胡宗憲修.薛應(yīng)旂纂.(嘉靖)浙江通志(卷四七).明嘉靖四十年刊本.據(jù)此,“遷”當作“選”。
25.廖莊《漁梁集》二卷字□□,吉水人。刑部左侍郎,贈尚書,謚恭敏。
按:《(嘉靖)河州志》:“廖莊字安止,江西吉水人。宣德間進士,任刑科給事中,升大理寺卿。景泰中,以直諫謫河州定羌驛驛丞。天順元起升刑部侍郎?!盵5](明)吳禎纂修.(嘉靖)河州志(卷二).明嘉靖四十二年重刻本.《(康熙)江西通志》:“廖莊字安止,吉水人。宣德進士,景泰間……謫河州定羌驛丞……官至刑部侍郎。卒,贈尚書,謚恭敏?!盵6](清)于成龍修.杜果纂.(康熙)江西通志(卷三六).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據(jù)此,“□□”當作“安止”。又《(光緒)江西通志》:“《廖恭敏佚稿》一卷《附錄》一卷。廖莊撰?!睹魇贰け緜鳌罚骸职仓?,號東山,吉水人。’謹案莊所著《東山居士集》久佚,《明史·藝文志》有《漁莊集》二卷,今從。《四庫存目》?!盵7](清)劉坤一修.劉鐸纂.(光緒)江西通志(卷一○八).清光緒七年刻本.查《明史》卷一三六《藝文志》作“漁梁集”,“漁莊集”誤。
26.蔣箴《正觀稿》字□□,臨海人。
按:《(康熙)臨??h志》:“蔣箴字公規(guī),簡從弟,顒從叔。會魁,歷刑部主事,終兵部郎中。所著有《正觀草》?!盵8](清)洪若皋纂修.(康熙)臨??h志(卷五).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民國)臺州府志》:“《正觀草》。明蔣箴撰。箴字公規(guī),臨海人。宣德八年進士,官至兵部郎中。是編見《千頃堂書目》、《(康熙)府志》、《(雍正)通志》。今佚?!盵9](民國)喻長霖修.柯華威纂.(民國)臺州府志(卷七七).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據(jù)此,“□□”當作“公規(guī)”,“正觀稿”當作“正觀草”。
27.程式《蘭省遺音》二卷字□□,常熟人。
按:《(道光)蘇州府志》:“程式字以則,常熟人。舉進士,授南京兵部主事,遷刑部員外郎,以明允稱。土木之變,扈從死難,贈奉訓大夫……所著有《兵政十策》《葩經(jīng)衍義》?!盵10](清)宋如林修.石韞玉纂.(道光)蘇州府志(卷八九).清道光四年刻本.《(乾隆)江南通志》:“程式字以則,常熟人。宣徳癸丑進士,歷刑部員外郎。土木之變,扈從死難,以衣冠歸葬……所著有《兵政十策》《葩經(jīng)衍義》?!盵11](清)尹繼善修.黃之雋纂.(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五三).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據(jù)此,“□□”當作“以則”。
28.壺敏《竹松集》□□卷又《吳楚資糧》四卷字中行。宣徳間人。善繪事。
按:《(乾?。跚噫?zhèn)志》:“壺敏字中行。父以其八歲能詩,因命名焉。好乘舟而游,自號曰浮瀾先生。善畫。所著有《竹松集》二卷、《吳楚資糧》二卷?!盵12](清)董世寧纂修.(乾隆)烏青鎮(zhèn)志(卷九).民國七年刊本.《(嘉慶)桐鄉(xiāng)縣志》:“《竹松集》二卷。(《嘉禾征獻錄》)壺敏撰。宣德時人。工詩善畫。又《吳楚資糧》二卷?!盵13](清)李廷輝修.徐志鼎纂.(嘉慶)桐鄉(xiāng)縣志(卷一一).清嘉慶四年刻本.據(jù)此,“□□”當作“二”,“四卷”當作“二卷”。
29.陳文《褧齋稿》一卷又《需軒逸稿》一卷字□□,廬陵人。一甲第二人。
按:《(嘉靖)江西通志》:“陳文字安簡,廬陵人。正統(tǒng)丙辰進士及第,歷翰林編修……升侍講。尋以高谷薦升云南右布政……天順癸未,升禮部右侍郎,兼學士,參內(nèi)閣。憲宗嗣位,累進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謚莊靖……所著有《聚齋稿》《需軒稿》,藏于家?!盵1](明)林廷修.周廣纂.(嘉靖)江西通志(卷二九).明嘉靖刻本.據(jù)此,“□□”當作“安簡”。查《明史》卷一三六襲《千頃堂書目》作“褧齋稿”,而《(康熙)江西通志》卷三六、《(光緒)吉安府志》卷二六等明清方志皆作“聚齋稿”:“陳文字安簡,廬陵人……所著有《聚齋》《需軒》二稿?!盵2](清)定祥修.劉繹纂.(光緒)吉安府志(卷二六).清光緒元年刊本.“褧”“聚”形似,未知孰是。
30.章陬《約齋稿》字□□,黃巖人。
按:《(萬歷)黃巖縣志》:“章陬字仲寅,號約齋,店頭人……授禮部主事……所著有《書經(jīng)提要》《詩文集》,從祀鄉(xiāng)賢祠?!盵3](明)袁應(yīng)旂修.牟汝忠纂.(萬歷)黃巖縣志(卷六).明萬歷刻本.《(民國)臺州府志》:“章陬字仲寅,號約齋,黃巖人……著有《書經(jīng)提要》《約齋稿》。”[4](民國)喻長霖修.柯華威纂.(民國)臺州府志(卷一一八).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據(jù)此,“□□”當作“仲寅”。
31.李秉《公余集》字□□,曹縣人。
按:《(正德)松江府志》:“李秉字執(zhí)中,山東曹縣人。天順元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一守陳泰之制……官至太子少保、吏部尚書?!盵5](明)陳威修.顧清纂.(正德)松江府志(卷二四).明正德七年刊本.《(崇禎)閩書》:“李秉字執(zhí)中,曹州人。宣德乙卯領(lǐng)鄉(xiāng)薦第一,丙辰登進士,授推官……仕終吏部尚書?!盵6](明)何喬遠纂修.(崇禎)閩書(卷五八).明崇禎刻本.據(jù)此,“□□”當作“執(zhí)中”。
32.楊鼎《助費稿》二十卷字□□,咸寧人。宣徳乙卯解元,會元一甲第二人,太子少保,戶部尚書,贈太子太保,謚莊敏。
按:《(嘉靖)陜西通志》:“楊鼎字宗器,號恥庵,咸寧人……宣德乙卯鄉(xiāng)舉第一……正統(tǒng)己未會試第一,廷試第二,授翰林院編修。己巳,北虜入宼,改監(jiān)察御史……遷侍講兼春坊左中允,以才堪經(jīng)理超升戶部右侍郎……轉(zhuǎn)左侍郎,及進官尚書……加太子少保……欽賜葬祭,贈太子太保,謚莊敏……所著有《助費稿》二十卷、《奏議》五卷?!盵7](明)趙廷瑞纂修.(嘉靖)陜西通志(卷二七).明嘉靖二十一年刊本.據(jù)此,“□□”當作“宗器”。
33.張穆《勿齋集》二十卷字□□,和弟。
按:《(嘉靖)昆山縣志》:“張穆字敬之。和弟。會魁,文章與兄頡頑,終浙江右參政?!盵8](明)楊逢春修.方鵬纂.(嘉靖)昆山縣志(卷六).明嘉靖十七年刻本.《(雍正)浙江通志》:“張穆字敬之,昆山人?!盵9](清)李衛(wèi)修.沈翼機纂.(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據(jù)此,“□□”當作“敬之”。
34.林聰《見庵集》十四卷字□□,寧徳人。
按:《(弘治)八閩通志》:“林聰字季聰,寧徳縣人。正統(tǒng)間舉進士,拜刑科給事中……景泰初轉(zhuǎn)都給事中……遷右春坊司直郎尋,復為吏科都給事中……左遷國子學正。天順初起為左僉都御史……升右副都御史……升右都御史。七年,巡撫大同……召為刑部尚書,尋加太子少?!小蹲嘧h集》及《見庵集》藏于家。”[1](明)陳道修.黃促昭纂.(弘治)八閩通志(卷七二).明弘治刻本.《(嘉靖)寧德縣志》:“林聰字季聰,號見庵,七都峬源人。舉進士,拜刑科給事中。”[2](明)閩文振纂修.(嘉靖)寧德縣志(卷四).明嘉靖刻本.又:“《見庵集》十四卷。林聰著,子昶輯。稿藏于家?!盵2]據(jù)此,“□□”當作“季聰”。
35.王宇《厚齋集》三卷字□□,祥符人。大理寺卿。
按:《(乾?。└V莞尽罚骸巴跤钭钟绬?,閩縣人。萬歷庚戌進士,官南刑部主事,擢武選司員外郎……擢山東提學參議……著有《厚齋集》及《經(jīng)書說》。后起戶部員外郎,未任,卒?!盵3](清)徐景熹修.魯曾煜纂.(乾隆)福州府志(卷六○).清乾隆十九年刊本.《(民國)閩侯縣志》:“《經(jīng)書說》、《霧市選言》四卷、《升庵新語》四、《策約前后集》《厚齋集》三卷、《烏衣集》四卷。王宇著。字永啟。萬歷庚戌進士?!盵4](民國)歐陽英修.陳衍纂.(民國)閩侯縣志(卷四七).民國二十二年刊本.據(jù)此,王宇乃福建閩縣人,萬歷間人。而《千頃堂書目》所列之河南祥符人王宇,官大理寺卿,史上亦有其人。據(jù)《(崇禎)撫州府志》:“王宇字仲弘,河南祥符人。景泰初由戶部主事知撫州……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盵5](明)蔡邦俊纂修.(崇禎)撫州府志(卷一四).明崇禎七年刻本.《(萬歷)開封府志》:“王宇字仲宏,祥符人……正統(tǒng)戊午舉鄉(xiāng)試第一,明年登進士,授南京戸部主事,秩滿升撫州知府……天順改元,以治行第一,擢山東右布政使,進右副都御史,巡撫宣府、大同……授大理寺卿?!盵6](明)曹金纂修.(萬歷)開封府志(卷一八).明萬歷十三年刻本.此王宇乃正統(tǒng)至天順間人?!肚ы曁脮俊氛`將兩王宇混淆。據(jù)此,“□□”當作“永啟”,其籍貫與宦跡亦應(yīng)隨之更正。
36.江淵《觀光》《錦榮》《鳴玉》《全生》《休休子》等集字□□,奉化人。
按:《(道光)重慶府志》:“《觀光集》《錦榮集》無卷數(shù)。江淵撰。淵字時用,號定庵,江津人。宣德庚戌進士,歷工部尚書,加太子少師?!盵7](清)王夢庚修.寇宗纂.(道光)重慶府志(卷九).清道光二十三年刻本.《(嘉慶)四川通志》引《明史》記載作傳:“江淵(《明史·本傳》)字世用,江津人。宣德五年歷吉士,授編修……由侍講超擢刑部右侍郎……改戶部侍郎……改吏部,仍兼學士……兵部尚書于謙以病在告,詔推一人協(xié)理部事,調(diào)工部尚書石璞于兵部,而以淵代璞。英宗復位,謫戍遼東,未幾卒。”[8](清)常明修.楊芳燦纂.(嘉慶)四川通志(卷一四六).清嘉慶二十一年刻本.“世用”“時用”,清代諸志皆有,音似混淆。然明人著作多作“世用”。明人雷禮《國朝列卿紀》:“江淵字世用,四川重慶府江津縣人……所著有《觀光》《錦榮》《鳴玉》《全生》《休休子》等集[9](明)雷禮輯.國朝列卿紀(卷一○).明萬歷徐鑒刻本.。明人王世貞《弇山堂別集》:“江淵字世用,四川江津人。宣德庚戌進士。景泰元年,以刑侍學士入。四年,以太子少師出為工部尚書。以天順元年謫戍,卒,復官?!盵10](明)王世貞撰.弇山堂別集(卷四五).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雷、王二人生活于明嘉靖時期,相較之下,其著作比清人著作更為可信,“□□”當作“世用”。另浙江“奉化”亦誤,當作四川“江津”。
37.黃仕儁《詩文》二十卷字□□,富順人。刑部右侍郎。
按:《(嘉靖)廣西通志》:“黃仕俊字廷臣,富順人。進士,天順四年任(廣西布政司右參議)?!盵11](明)林富修.黃佐纂.(嘉靖)廣西通志(卷六).明嘉靖十年刻本.《本朝分省人物考》:“黃仕儁字廷臣,世為富順人……宣德戊午領(lǐng)四川鄉(xiāng)薦第一,壬戌登進士,以儀觀文學,選兵科右給事中……升本科左給事中。久之,升太仆寺左少卿……進刑部右侍郎……貶廣西參議……成化甲午卒。所著有《詩文》二十卷,藏于家?!盵1](明)過庭訓撰.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一○八).明天啟刻本.據(jù)此,“□□”當作“廷臣”。
38.盧祥《行素集》字□□,東莞人。巡撫延綏都御史。
按:《(嘉靖)廣東通志初稿》:“盧祥字仲和,東莞人。正統(tǒng)壬戌進士,擢南京禮科給事中……以言事謫山西蒲州判官。天順改元,召為禮科給事……升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所著有《行素集》?!盵2](明)戴璟修.張岳纂.(嘉靖)廣東通志初稿(卷一二).明嘉靖刻本.《(萬歷)粵大記》:“盧祥字仲和,東莞人……所著奏疏、詩文,號《行素集》,藏于家?!盵3](明)郭棐纂修.(萬歷)粵大記(卷一七).明萬歷間刻本.據(jù)此,“□□”當作“仲和”。
39.周洪謨《箐齋集》五十卷又《南皋子集》二十卷字□□,長寧人。甲子解元,一甲第二人。學士。
按:《(嘉靖)四川總志》:“周洪謨字堯弼,長寧人。正統(tǒng)間進士及第,累官禮部侍郞。致仕。卒謚文安。有《辨疑錄》《南皋子集》《箐齋集》行于世?!盵4](明)劉大謨.楊慎纂修.(嘉靖)四川總志(卷八).明嘉靖刻本.《(嘉慶)四川通志》:“《群經(jīng)辨疑錄》三卷。明周洪謨撰。洪謨字堯弼,長寧人。正統(tǒng)乙丑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謚文安?!盵5](清)常明修.楊芳燦纂.(嘉慶)四川通志(卷一八三).清嘉慶二十一年刻本.據(jù)此,“□□”當作“堯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