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壁瑩
(云南經濟管理學院,云南·昆明 650106)
管理模式是指在一定思想指導下,通過一定的管理機構、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措施反映出來的基本管理形式。按照十六屆六中全會作出的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根據教育部2005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如何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改革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建立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與市場經濟體制接軌、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為目的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是當前學生管理工作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論文將以三個方向進行闡述。
(一)學生自控能力弱、紀律性差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總體學習氛圍不好,到了上課時間,學生自控能力差,臨近上課鈴敲響前幾分鐘才慢吞吞從寢室到教室,學生到課堂上課往往就是應付任課教師和輔導員點名,所以學生上課遲到、早退現象較多。有的學生即使去上課也是睡覺,做與課堂不相干的事。甚至有的學生,從來不把學校的校紀校規(guī)放在心中。
(二)學習氛圍不濃厚,自覺性差大部分學生一學期、一年、三年都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而他們文化基礎差,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不好,也沒有自身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堂上對老師傳授的知識漠不關心,課后回到寢室就上網、游戲。而高職院校的學生在校學習主要分為課堂教學和實習實訓,對一些操作性較強的技術專業(yè),實習實訓課與他們之后從事的工作息息相關,但是實際上多數學生不注重每次的實訓課。他們對待專業(yè)課僅僅為了應付一門功課考試及格而已,很少為自己的前途著想。
(三)學生主觀能動性弱,獨立性差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在以前的讀書生涯中都沒有擔任過學生干部,沒有機會去鍛煉他們自己開展工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習慣了聽安排才做事的模式,自我積極主動開展工作的能力較弱,部分學生關系到自身利益的事情不知道怎么解決,干脆就放在旁邊不管,這對他們今后進入社會及其不利。
(一)以長輩的身份,管理學生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由兩類學生組成:一類是學習習慣不好,對學習從來不感興趣,迫于家庭社會的壓力,又向往大學生活,而在高考時剛好過錄取分數線的學生;另一類是高中成績較好,由于高考復習階段壓力大,高考時沒有發(fā)揮出正常水平,又不想再參加補習的學生。進入大學后,他們面對較少的課程、更多的課余時間、輕松的課堂管理,就導致原本就沒有較好的學習習慣的同學,就更加不想上課。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學生不上課自然失去了上大學的意義,這個時候作為輔導員的我們就應該以他們長輩的身份嚴厲的管理逃課學生,讓學生明白不上課對他們的危害,進而借助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去約束他們。
(二)以家長的身份,關心學生高校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有的是第一次遠離家鄉(xiāng)、遠離父母,甚至是第一次出遠門,更有的是才開始獨立生活,在家被父母溺愛,初來乍到離開了父母很難適應集體生活,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不一樣,有些孩子家庭富裕,上大學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有些孩子家庭貧困,上大學背負巨大的經濟壓力?;蛘哂行┖⒆蛹彝ダ锩婕议L身患重病心理負擔重,還有一些學生本身有健康問題,都需要我們特殊關心,作為輔導員我們是他們在學校較親近的人,是他們在學校有問題時較能幫助、安慰他們的人,是他們的“家長”,也是孩子們心理上較認可、較信任的人,我們必須要以他們家長的身份給孩子們足夠的關心和幫助,讓他們在學校這個大集體生活中,心理上可以有個依靠,鼓勵他們對大學生活樹立信心,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輔導員需要扎根到學生宿舍,經常去學生宿舍找學生聊天,在學生宿舍中能發(fā)現很多學生的另一面,細心觀察他們日常情緒的變化,發(fā)現問題時,及時給他們心理上的調節(jié)或者情感上的關心。讓學生們感受到輔導員和同學的溫暖,讓他們主動融入到班集體,與大家共同進步。
(三)以教師身份,指導學生高校輔導員大多都是剛剛從高校畢業(yè)才參加工作不久的教師,對學生在大學時期容易遇到的問題比較熟悉也感同身受,當學生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出現問題的時候,輔導員應義不容辭、不辭辛勞地為學生分析和解答,盡較大的努力幫助他們擺脫困境,不辜負學生對我們的信任,對學生關于思想問題或者就業(yè)方面的問題給予指導,為學生分析、解答,或者給學生恰當的建議,作為教師這是我們對學生較基本的責任。
經驗是在日常工作中細心總結出來的,每年新生報到時,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來上學,是對我們的信任和對學院給予的厚望,因此,我們工作是必須要承受巨大的壓力,但是怎樣把工作壓力變?yōu)楣ぷ鲃恿Γ切枰覀冊谝酝墓ぷ鹘洑v中尋找方法,積累經驗。輔導員工作也就是學生的管理是一個復雜且長期的工作過程,在工作中我們也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難題,如何把工作轉變?yōu)閷W習的過程,在解決學生問題的經歷中提高自己工作能力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在工作中積累經驗,熟悉工作方法,逐漸總結在學生各種問題中的角色扮演,得到學生的信服。
學生管理一直是工作中的重難點,如果學生管理工作做好了,那么后續(xù)開展的任何工作都將能得到學生的積極配合,那將會是一種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