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軍
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 河北秦皇島 066205
2019年9月,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前夕,《金屬加工》收獲了一份特別的榮譽,入選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作為《金屬加工》期刊的老朋友,首先獻上我誠摯的祝賀!
我是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橋梁焊接工程師,回想與《金屬加工》相識已經10多年了,這期間,通過《金屬加工》搭建的技術交流平臺,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也在期刊上先后發(fā)表了十幾篇學術文章,與大家分享了我國橋梁鋼結構制造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備,如“哈爾濱松浦大橋關鍵焊接技術”“新型高性能橋梁用Q500q鋼板焊接試驗研究”“小型焊接機器人在港珠澳大橋制造中的應用”“橋梁鋼結構焊接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橋梁鋼結構焊接材料的應用與發(fā)展”“智能化高效焊接及切割技術在鋼橋制造中的應用”“橋梁鋼結構焊接裝備應用現(xiàn)狀與發(fā)展”“新型超低溫高性能耐候橋梁用鋼Q420qFNH鋼焊接試驗研究”以及“橋梁用新型超低溫高性能Q420qFNH耐候鋼試驗研究”等;還與眾多讀者交流了我國鋼橋制造業(yè)的技術進步和能力提升,如我國第六代橋梁鋼——Q500qE高性能鋼的焊接技術和配套焊接材料研究成果,并在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斜拉大橋——滬通長江大橋上的應用情況;如國家十三五課題“高性能橋梁用鋼”中420MPa 級耐候橋梁鋼的焊接技術和配套焊接材料研究成果,并在我國首座采用-60℃低溫韌性橋梁鋼——Q420qFNH耐候鋼的黑河大橋上的應用情況;再如,隨著我國鋼結構制造業(yè)向大型化、標準化、工廠化、自動化方向發(fā)展,橋梁鋼結構板單元采用機器人焊接新工藝和新裝備進行了一系列技術革新,并在港珠澳大橋制造上成功應用等。橋梁制造業(yè)也有多名技術人員在《金屬加工》上撰文,與全國技術工作者廣泛交流了橋梁制造技術的進步,分享了我國由鋼橋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成就,讓眾多讀者了解了我國鋼橋制造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為我國橋梁興國感到自豪。
2020年,《金屬加工》迎來了創(chuàng)刊70周歲生日,作為《金屬加工》的一名忠實讀者和親密朋友,獻上我衷心的祝福:祝愿《金屬加工》再接再厲,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