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光國 云南省滇中引水建設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
陳 輝 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初,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對云南的發(fā)展提出“一個跨越”“三個定位”“五個著力”要求。2020年春節(jié)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云南,對云南省全面發(fā)展進行了再部署。滇中引水工程作為云南省基礎設施“雙十”重大在建工程項目之一,輸水線路長達664公里,全線隧洞長612公里,施工工作面總計326個,跨越麗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紅河六州(市),是云南省有史以來和目前全國在建引調水工程中投資規(guī)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水安全,關鍵要轉變治水思路,按照“節(jié)水優(yōu)先、空間均衡、系統(tǒng)治理、兩手發(fā)力”的治水方針,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這是新時代做好滇中引水工程建設、推進興水強滇的根本遵循和奮斗目標。
“滇中興則云南興,滇中強則云南強”,云南省提出“滇中崛起”“滇中一體化”和“滇中城市群”戰(zhàn)略發(fā)展格局。滇中地區(qū)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引擎”,未來將聚集全省60%以上人口,創(chuàng)造全省60%以上的經濟生產總值。滇中引水工程是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對云南“三個定位”戰(zhàn)略目標的重要保障,凝聚著黨中央、國務院對云南發(fā)展和云南各族人民的關懷,是承載了云南人民世紀夢想、造福后代的圓夢工程和民心工程,也是有效緩解滇中地區(qū)水資源短缺、保障云南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工程、支撐工程、民生工程和生態(tài)文明工程,被國務院列為加快推進建設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作為貫徹落實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治水方針的云南實踐,通過干支并用、以干強支,滇中引水工程將有效緩解滇中地區(qū)的水資源供需矛盾,為云南省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生態(tài)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提供穩(wěn)定可靠的水資源保障。
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滇中地區(qū)水資源供需矛盾已經十分突出。目前,滇中地區(qū)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率已高達45.6%,超過國際公認的40%上限,人均水資源缺口突出。根據昆明市水務局的數據,近年來滇池流域人均水資源量不足200立方米,僅為全省的1/20。隨著未來滇中地區(qū)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水資源需求量將進一步加重,僅靠節(jié)水和進一步挖潛已不能支撐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用水需求,亟需外來客水支援。為加快推進滇中引水工程建設,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于2015年4月批復工程項目建議書,2017年4月批復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水利部于2018年3月批復工程初步設計報告,標志著工程建設正式開工。
根據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工程建設任務為:以城鎮(zhèn)生活與工業(yè)供水為主,兼顧農業(yè)和生態(tài)用水。供水范圍為麗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紅河6個州(市)的35個縣(市、區(qū))和滇池、杞麓湖和異龍湖等高原湖泊,總面積3.69萬平方公里,年平均引水量34.03億立方米,受惠人口超過1112萬人。主體工程由水源工程和輸水工程兩部分組成,水源工程在金沙江石鼓河段大同取水口引水,輸水工程總干渠全長664.24公里,地下隧洞占干渠總長的92.13%。工程建設征地總面積58536畝,一期工程總投資825.76億元,總工期96個月。二期工程是將主體工程調入水量,輸送給滇中地區(qū)的35個縣(市、區(qū))和滇池、杞麓湖和異龍湖等高原湖泊的關鍵途徑,工程由輸水工程、提水工程和調蓄工程三大部分組成,共布置各級干支線153條,線路全長1884.01公里,匡算總投資308.95億元。
滇中引水工程跨越金沙江、瀾滄江、紅河、南盤江四大水系,穿越滇西北橫斷山脈、中山地貌區(qū)及滇中、滇東南盆地山原區(qū),工程線路兩側150公里范圍內有深大斷裂46條,與隧洞直接相交的活動斷裂16條,巖溶地層約占線路總長的26%、發(fā)育20余個規(guī)模較大巖溶水系,軟巖地層約208公里、最大埋深1450米,局部地下水頭最高達800米,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使滇中引水工程具備了隧洞輸水世界最長、地下泵房世界最大、全斷面隧道掘進機(TBM)直徑世界引調水工程最大、提水泵站單機離心泵容量世界最大、提水泵站總裝機容量世界最大、地質條件世界引調水工程中最復雜等六項世界之最,建設中面臨著泵站設計難、深埋隧洞施工難、地下水處理難、破碎斷層穿越難、軟巖大變形應對難、應對地震防護難、巖爆危害處理難、有毒有害氣體排除難、地熱危害治理難等十項技術難題。
面對工程建設中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云南省滇中引水建管局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大力弘揚“跨越發(fā)展、爭創(chuàng)一流;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精神,不斷強化“質量生命、標準程序、責任擔當”三個意識,精心描繪“筑水網千里之脈、引雪域高原之水、解云嶺萬物之渴、惠滇中千萬之民”四張藍圖,全力建設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安全、優(yōu)質、生態(tài)、民心、廉潔”五大工程,全力以赴創(chuàng)造云南速度、云南質量和云南奇跡,為譜寫好中國夢云南篇章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截至目前,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40個主體工程標除水源工程外,其余39個輸水工程標已全部開工,326個工作面已開工225個,136個工作面已進洞(其中59個工作面已掘進至主洞);221條總長519公里的施工進場道路已完成路基開挖442公里,完成路面施工321公里;36座變電站已完成新建7座、改造1座;1254.9公里的施工供電工程已完成201.7公里;用地征收已完成52226.86畝,占總征地面積的95.09%;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78.81億元、隧洞掘進總進尺33.33公里,其中主洞13.27公里、支洞20.06公里,為全省經濟社會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自2018年3月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以來,省滇中引水建管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始終堅守引水初心,聚焦建管體制機制改革創(chuàng)新,攻堅克難、主動擔當、銳意進取、履職盡責,全力構筑云南“水網”建設最強脈絡。
創(chuàng)新“包保責任制”狠抓工程進度。突破水利工程傳統(tǒng)建設管理模式,按照“建管局領導包段、部門領導包片、全體干部包面,保責任目標落實”的原則,將全線326個工作面的“投資、進度、質量、安全、黨風廉政建設”五大責任分解落實到局機關、直屬分局、滇中引水公司313名干部職工身上,層層傳導壓力、級級壓實責任、全盤聯(lián)動發(fā)力,形成“人人促投資、處處抓進度、段段強質量、面面保安全、事事見廉潔”的良好氛圍,實現按月調度統(tǒng)籌、狠抓建設,保質保量超額完成了2019年70億元投資任務目標。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包保責任制為重要抓手,創(chuàng)建“433”工作機制(注釋:433機制是指四個全面:加強在崗和返崗人員管控、強化衛(wèi)生后勤管理、做好防護用品保障,三個抓緊:制定施工組織設計和問題解決方案、提出設計方案優(yōu)化,三個統(tǒng)籌:做好物資材料儲備、人員機械配置、安全生產管理),確保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圓滿實現省政府要求的2020年一季度“開門紅”投資目標。
實施“一次死亡法”強化質量安全監(jiān)管。鎖定工程質量安全,切實強化質量生命意識,時刻繃緊質量安全這根弦,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在省政府分管領導指導下采取“一次死亡法”,即工程承包人對質量和安全管控不力,出現重大事故,發(fā)包人有權解除合同并將其列人黑名單,不得再參與滇中引水其他工程項目投標。確保施工、監(jiān)理、設計單位將“質量第一、安全至上”的要求深入落實到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全方位,杜絕失之于軟、失之于寬的問題,讓“高壓”和“從嚴”成為工程質量安全監(jiān)管的高頻詞。同時,借鑒水利部經驗組建了“滇中引水工程飛檢大隊”,適時通過“四不兩直”方式開展“全覆蓋、無盲區(qū)、零死角”的突擊飛檢,全面加強工程質量過程管控,形成企業(yè)負責、政府監(jiān)管、業(yè)主監(jiān)督的工程質量保障體系。聚焦工程質量標準化建設,緊盯工地實驗室、施工機械、單元(工序)工程質量驗收評定等管理重點難點,本著“標準流程、標準輸出、標準填寫”的思路,制定了滇中引水工程工地試驗室5M1E(人機料法測環(huán))管理手冊、施工機械設備管理手冊、滇中引水單元(工序)工程質量驗收評定手冊等,細化流程、明確責任,為工程項目標準化管理提供堅實依據。圍繞“15個必查”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排查整治,實行問題隱患清單掛賬銷號,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警醒,嚴而又嚴、實而又實的措施,堅決抓實安全生產,至今工程未發(fā)生過建設質量和生產安全事故。
引入“社會投資方”拓展融資渠道。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通過“股權投資+施工總承包”的模式公開招標,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工程投資建設,與中標人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及時完成了合同簽訂工作,并督促其快速構建管理體系、配置人員設備、開展建設動員、理清邊界條件、落實建設任務,于2019年12月1日實現了24個標段的全面動工建設。在實現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工程建設的同時,也充分發(fā)揮了央企中國中鐵在技術、人才、管理、資源等方面的優(yōu)勢。
落實“分解督辦單”破解要素瓶頸。滇中引水工程是長距離的線性基礎工程,涉及的生態(tài)環(huán)保、基本農田等限制性因素極多,工程用地、用料等基礎性要素保障推進極為困難。為努力破解制約工程推進的要素保障難題,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設管理局提請省政府辦公廳及時印發(fā)了工程建設有關困難和問題推進落實任務分解通知,將有關困難問題細化納入清單并限時辦理。并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和州(市)相關單位,依法加快推進料場采礦權辦理、臨時用地審批等。
成立“院士專家團”把脈技術難題。為破解地質復雜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經省委、省政府統(tǒng)籌部署,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建設管理局組織成立了由6名院士、7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和知名水利專家組成的滇中引水工程專家委員會。如此高規(guī)格的專家團隊配置,在省內也是首次。以專家團為依托,集中攻關工程建設重大難點和復雜問題,有效破解工程建設十大技術難題,為工程推進提供強力技術支撐保障。同時,委托水利部水規(guī)總院對水源工程施工布置、水泵關鍵技術等復雜問題開展全過程技術咨詢,依托水利行業(yè)規(guī)劃設計領軍單位的技術優(yōu)勢,增強工程建設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嚴謹性、實用性和有效性。根據工程建設需要,已先后開展了復雜地質條件下TBM設計等重點問題的研究攻關,超長超深香爐山隧洞施工面臨的軟巖大變形、地下水突出等特殊困難問題的專項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應用效果。
夯實“六有保障”筑牢工程基礎。狠抓工程建設要素保障,創(chuàng)造最有利的施工條件,提升對參建各方的服務水平,全力以赴優(yōu)化工作環(huán)境。多渠道、多方式加強各類專業(yè)技術人才引進,確?!坝腥恕?;落實101億元資金保障年度建設需求,確?!坝绣X”;加快永久用地報批和臨時用地審批和征遷,確?!坝械亍?;協(xié)調推進36座變電站、1255公里輸電線路建設,確?!坝须姟?;有序組織221條總長519公里施工道路建設,確保“有路”;積極推進鋼筋、水泥等主材采購和砂石料場生產,確?!坝辛稀薄?/p>
做好“七個提前”提速工程進度。提前做好施工用材、用地保障,把握好工程用材、用地需求的重點,做好材料采購預定及提前征占地工作;提前做好工程一線施工、管理人員保障,重點抓好公司人才招聘保障工作;提前開展水源工程招標;提前新開工部分工作面,按照開工節(jié)點全面前移的要求,積極組織有條件的工作面提前開工形成投資,為后續(xù)施工創(chuàng)造良好基礎;提前實施隧洞襯砌施工,在確保掌子面能夠順利施工的前提下,盡可能提前實施永久性襯砌支護施工;提前打通施工支洞,確保剩余支洞全部打通進入到主洞工作面;提前交付使用大型掘進設備,抓緊推進TBM、盾構機等大型掘進設備的生產、運輸、交付等工作,爭取盡早進駐形成有效投資。
成立“聯(lián)合工會”開展全線競賽。今年3月,陳豪書記率隊檢查指導滇中引水建管局時,要求在工程建設中組織開展好勞動競賽,把滇中引水工程作為勞動競賽的主戰(zhàn)場,充分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為激發(fā)全體參建人員投身工程建設的豪情壯志,省滇中引水建管局會同省總工會成立了滇中引水建設工程工會聯(lián)合會,并在各分段對應成立分段工會,確保工程建設到哪里、勞動競賽開展到哪里,形成自下而上、覆蓋不同參建企業(yè)和相關社會組織的完整體系。同時,及時制定滇中引水工程勞動和技能競賽五年規(guī)劃(2020-2024年)、2020年勞動和技能競賽實施方案,以“戰(zhàn)疫情、促進度、創(chuàng)佳績”為主題,組織開展了2020年“百日攻堅”立功競賽活動。通過“七比一創(chuàng)”“三比三賽”,做到賽在平時、賽在崗位、賽在過程、賽出成效,快速在工程全線掀起建設生產高潮,成為助推工程建設的“增壓器、加油站和催化劑”。同時,為最大限度實現工程建設整體提速的目標,針對涉及18家施工單位、涵蓋28個標段的交界工作面,建立主洞掘進標段交界工作面競賽工作機制,形成“比學趕超、互幫互助,整合資源、協(xié)同發(fā)力”的良好氛圍,采取“一工作面一議”的思路,及時協(xié)調解決不同施工主體掘進交叉出現的合同履約等問題,確保工程順利快速推進。
推進“聯(lián)建全覆蓋”打造廉潔工程。深入落實新時代從嚴治黨要求,創(chuàng)建了滇中引水工程工地一線黨風廉政聯(lián)建工作機制,充分發(fā)揮工程一線參建單位黨員組成的臨時聯(lián)合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通過建設黨風廉政數字講堂,開展“三會一課”、警示教育、設立舉報信箱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向工程建設一線前移、向項目建設各環(huán)節(jié)全面覆蓋,引導全體參建人員牢固樹立黨風廉政建設意識,穩(wěn)固黨風廉政建設根基,鞏固黨風廉政建設成效,確保廉潔工程目標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