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鋒,汪冰,周倩倩,劉洪超,林永強*
1.遼寧省藥品檢驗檢測院,沈陽 110036;2.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濟南 250101
麥冬為百合科沿階草屬植物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燥塊根。味甘、微苦,性微寒。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之功效。為臨床常用藥味,可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的治療[1]。麥冬藥材主要為栽培品,且栽培歷史悠久,主產(chǎn)于浙江和四川,由于其產(chǎn)地不同分別稱為浙麥冬和川麥冬[2]。麥冬藥材和飲片的現(xiàn)行質量標準收載于《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由于價格差異,資源缺乏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麥冬品種較混亂。目前市場上發(fā)現(xiàn)存在麥冬與山麥冬混用、硫磺過度熏蒸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麥冬藥材及飲片的質量安全。
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對188批次麥冬藥材及飲片樣品的按現(xiàn)行標準檢驗,并進行探索性研究、分析和評價。
Waters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METTLER XSE205電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超純水儀(美國Millipore公司);中藥二氧化硫測定儀(山東盛泰ST107-1RW)。
對照品甲基麥冬黃烷酮A購自成都普菲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甲基麥冬黃烷酮B購自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純度≥98%;甲醇、乙腈為色譜純。麥冬樣品,共188批次,涉及生產(chǎn)企業(yè)142家,分布在27個省份。
以《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和四部附錄0212藥材和飲片檢定通則為檢驗依據(jù),選擇性狀、鑒別(顯微鑒別、薄層色譜鑒別)、檢測(水分、總灰分、二氧化硫殘留量)、含量測定進行標準檢驗,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188批次中有4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22.3%,主要不合格項目為二氧化硫殘留量、性狀、薄層色譜鑒別、顯微鑒別、總灰分。檢驗結果見表1。
2.2.1 性狀針對麥冬與山麥冬混用的現(xiàn)象,依據(jù)《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性狀項,結果188批樣品中,24批樣品不符合麥冬項下性狀規(guī)定,其中22批樣品為山麥冬中的湖北麥冬,2批樣品為山麥冬中的短葶山麥冬。麥冬與山麥冬主要區(qū)別點為麥冬長1.5~3 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紋,氣微香,味甘、微苦,而湖北麥冬具不規(guī)則縱皺紋,氣微,味甜,嚼之發(fā)黏,短葶山麥冬稍扁,表面淡黃色至棕黃色,長2~5 cm,具粗縱紋。
表1 麥冬藥材及飲片檢驗結果表
2.2.2 顯微鑒別按現(xiàn)行質量標準,188批樣品中24批樣品不符合規(guī)定,不符合規(guī)定樣品為湖北麥冬和短葶山麥冬,與性狀結果相一致。麥冬和山麥冬橫切面的主要區(qū)別點為髓部木化程度、增厚的內皮層細胞壁、韌皮部束,具體為麥冬“內皮層細胞壁均勻增厚,中柱較小,韌皮部束16~22個”,而湖北麥冬“內皮層細胞壁增厚,但不均勻,中柱甚小,韌皮部束7~15個”,而短葶山麥冬“內皮層細胞壁增厚,但不均勻,韌皮部束16~20個”,同時山麥冬髓部木化程度均明顯高于麥冬。見圖1~3。
2.2.3 薄層色譜鑒別按現(xiàn)行質量標準檢驗,結果188批樣品中24批樣品不符合規(guī)定,不符合規(guī)定樣品為湖北麥冬和短葶山麥冬,與性狀和顯微結果相一致。藥典規(guī)定的麥冬薄層條件基本能夠區(qū)分麥冬與山麥冬,對麥冬進行有效控制。部分樣品薄層色譜見圖4。
2.2.4 檢查項測定按現(xiàn)行質量標準檢驗,結果188批麥冬藥材及飲片的水分全部符合規(guī)定,總灰分項中1批不符合規(guī)定,對該批總灰分不符合規(guī)定的樣品進行鎂鹽、鋁鹽的檢查,結果呈陽性反應。36批樣品二氧化硫殘留量超過《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藥材與飲片檢定通則中規(guī)定限度(應不得過150 mg/g)。從測定結果分布圖(圖5)可見,二氧化硫殘留量大于50 mg/kg的樣品有58批,占總樣品數(shù)的30.9%,其中超過1 000 mg/kg的樣品達16批,說明麥冬藥材及飲片仍然存在較嚴重的硫磺熏蒸問題。
2.2.5 含量測定按現(xiàn)行質量標準檢驗,采用紫外-可見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麥冬總皂苷含量,結果188批樣品全部符合規(guī)定。但是綜合樣品性狀、顯微鑒別和薄層鑒別的結果,分別按麥冬、山麥冬中的湖北麥冬和山麥冬中的短葶山麥冬分類對總皂苷測定結果進行分析,從測定結果的箱線圖(圖6)可見,麥冬中總皂苷的含量主要集中在0.12%~0.30%范圍內,而短葶山麥冬和湖北麥冬的結果要明顯高于麥冬,說明質量標準中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總皂苷的含量很難評價麥冬藥材及飲片的質量。
由于按藥典標準的含量測定項測定麥冬中總皂苷的含量發(fā)現(xiàn),紫外法測定總皂苷含量不能有效反映不同等級麥冬藥材質量,說明僅僅測定總皂苷的含量很難評價麥冬藥材及飲片的質量優(yōu)劣。而且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該方法專屬性和重現(xiàn)性較差。經(jīng)文獻檢索,麥冬的主要成分為皂苷類和黃酮類化學成分,而文獻報道浙麥冬中黃酮類成分高于川麥冬[3,4],考慮到藥材的道地性,故建立麥冬中黃酮類成分的含量測定方法,對188批麥冬樣品進行測定,全面評價麥冬藥材質量。
2.3.1 色譜條件Kromasil 100-5 C18色譜柱(250 mm× 4.6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45∶55)為流動相;流速:1 mL/min;檢測波長為296 nm;柱溫30 ℃。理論板數(shù)按甲基麥冬黃烷酮A峰計算應不低于4 000。并采用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 (4.6 mm×250 mm,5 μm)和島津Shim-pack VP-ODS(250 mm×4.6 mm,5 μm)色譜柱對上述色譜條件進行測試,結果甲基麥冬黃烷酮A峰理論板數(shù)均高于4 000,色譜峰的峰形較好,說明試驗條件適用范圍廣。
2.3.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甲基麥冬黃烷酮A對照品和甲基麥冬黃烷酮B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甲基麥冬黃烷酮A 10.66 μg、甲基麥冬黃烷酮B 9.98 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2.3.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細粉約3.0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 h,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3.4 專屬性考察取混合對照品溶液、麥冬供試品溶液、湖北麥冬供試品溶液和短葶山麥冬供試品溶液適量,按“2.3.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測定,色譜圖見圖7。甲基麥冬黃烷酮A、甲基麥冬黃烷酮B的保留時間分別為21.3、24.3 min,各色譜峰的分離度均符合要求。
2.3.5 線性關系考察分別精密吸取“2.3.2”下對照品溶液各1、5、10、15、20、25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分別測定峰面積積分值,以對照品的進樣量為橫坐標,峰面積積分值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分別為Y=4 619 695.877 5X-10 493.104 0,Y=2 644 350.782 1X-6 277.060 4。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r=1.000 0和r=0.999 9 。試驗結果表明,甲基麥冬黃烷酮A進樣量在0.010 66~0.266 5 μg之間,甲基麥冬黃烷酮B進樣量在0.009 98~0.249 5 μg之間,與峰面積積分值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3.6 精密度試驗分別精密吸取甲基麥冬黃烷酮A和甲基麥冬黃烷酮B對照品溶液(濃度分別為0.010 66 mg/mL和0.009 98 mg/mL)1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連續(xù)進樣6次,分別計算其峰面積積分值的RSD為0.83%和0.20%,結果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3.7 穩(wěn)定性試驗取同一批麥冬供試品溶液,按“2.3.1”項下色譜條件分別在0、2、4、8、12、16、24 h分別進樣測定,計算甲基麥冬黃烷酮A和甲基麥冬黃烷酮B的峰面積RSD分別為0.60%和0.74%。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穩(wěn)定性良好,能夠滿足測定需要。
2.3.8 重復性試驗取同一批麥冬供試品6份,按“2.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分別計算甲基麥冬黃烷酮A和甲基麥冬黃烷酮B的含量,計算RSD分別為0.84%和0.91%。結果表明,本品含量測定方法的重復性良好。
2.3.9 加樣回收率試驗取已測知含量的麥冬樣品6份,取樣1.5 g,精密加入混合對照品溶液1 mL(濃度分別為甲基麥冬黃烷酮A 0.106 6 mg/mL、甲基麥冬黃烷酮B 0.099 8 mg/mL),照2.3.3項下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成供試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分別計算甲基麥冬黃烷酮A和甲基麥冬黃烷酮B的回收率分別為98.1%和97.6%,RSD分別為1.32%和1.06%。結果表明,測定方法的回收率良好。
2.3.10 樣品測定188批樣品按“2.3.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上述色譜條件進行測定。結果以甲基麥冬黃烷酮A和甲基麥冬黃烷酮B之和進行計算,對其中164批鑒定為麥冬的樣品進行測定,以甲基麥冬黃烷酮A和甲基麥冬黃烷酮B含量之和為指標評價麥冬的質量。測定值在0.000 9%~0.016 3%范圍內,均值為0.008 2%。對24批山麥冬進行測定,未檢測到甲基麥冬黃烷酮A和B。說明采用甲基麥冬黃烷酮A和甲基麥冬黃烷酮B的含量測定方法既能評價麥冬藥材質量優(yōu)劣,又能有效區(qū)分山麥冬摻偽。
通過質量標準的檢驗,現(xiàn)行標準中的顯微鑒別和薄層色譜鑒別基本能夠有效的對麥冬及其常見偽品山麥冬進行鑒別,但是在檢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對于摻偽樣品存在鑒別困難的問題。
由測定結果可見麥冬仍然存在較嚴重的硫磺熏蒸問題。分析硫熏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麥冬中糖類成分含量較高,在相對潮濕的環(huán)境下容易發(fā)生霉變,硫熏后則方便貯存不易霉變。另一方面可能由于麥冬的產(chǎn)地加工需要反復暴曬后再處理干燥,耗時長,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而硫磺熏蒸作為相對簡單的加工方式,很有可能替代傳統(tǒng)的復雜加工方法,并且有研究表明川麥冬在產(chǎn)地加工過程中有使用硫磺熏蒸的情況[5]。再一方面22批湖北麥冬摻偽品中19批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占比達到86.7%。推測可能因為湖北麥冬含糖量高,長時間放置顏色會變深,故采用硫磺熏蒸以增白防霉。
通過本次研究工作,發(fā)現(xiàn)麥冬藥材及飲片質量狀況主要存在以下質量問題:一是由于麥冬和山麥冬的地方習用問題以及存在價格差異等原因,導致目前市場上存在山麥冬與麥冬的混用以及摻偽。二是由于麥冬自身較高的含糖量及復雜的產(chǎn)地加工等原因,可能帶來麥冬硫磺過度熏蒸。三是雖然僅1批樣品檢測到存在使用無機鹽增重的問題,卻說明麥冬仍存在無機鹽增重的安全隱患。
麥冬現(xiàn)行標準中的檢測項目比較完善,基本可以用于麥冬的真?zhèn)舞b別,但采用紫外-可見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麥冬中總皂苷的含量方法專屬性不強,尤其山麥冬的價格遠低于麥冬,但其皂苷的含量明顯高于麥冬,因此總皂苷的含量方法不能有效評價麥冬藥材及飲片的質量優(yōu)劣。不同等級麥冬質量差異大,因此應增加麥冬中特征成分含量測定,有效評價藥材的質量,以利于麥冬藥材分級評價。
由于浙麥冬和川麥冬生長年限不同等原因造成其成分含量差異,但主要成分均為皂苷類和黃酮類,試驗中曾對麥冬皂苷D成分進行測定,由于皂苷類成分沒有紫外吸收,采用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進行測定的響應值偏低且測定含量亦較低,與之相比較黃酮類成分有較強的紫外吸收,且含量相對較高。有研究表明浙麥冬中黃酮類成分高于川麥冬,而文獻表明浙麥冬的記載早于川麥冬,且質量優(yōu)于川麥冬,故認為浙麥冬為道地藥材[3,6],因此考慮到藥材分級評價,采用黃酮類成分對麥冬藥材及飲片進行評價。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麥冬藥材及飲片主要質量問題為偽品的混用和硫磺熏蒸。因此建議加強麥冬藥材種植生產(chǎn)、流通、使用領域的監(jiān)管,對麥冬造假、摻偽及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為進行跟蹤監(jiān)管,保障公眾的用藥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