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孟召
(天津中新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新制藥廠,天津 300000)
糖尿病是指患者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障礙現(xiàn)象,其中90%者為2型糖尿病。本病的病理基礎是β細胞功能發(fā)生缺陷后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島素抵抗。如若血糖水平始終居高不下,會引起腦血管、視網(wǎng)膜病變等并發(fā)癥,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1]。采用降糖藥物控制血糖水平是目前臨床首選的2型糖尿病治療方法,而如何正確、合理選擇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則成為臨床重點需要探索的問題。本文選擇收治的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此次實驗的觀察樣本,現(xiàn)對治療效果和安全性作以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此次實驗的觀察樣本,納入標準:①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2];②臨床資料完整;③患者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免疫功能異常、惡性腫瘤、重度感染;②確診為1型糖尿??;③存在嚴重肝腎心腦功能障礙或慢性并發(fā)癥;④智力、精神異常或不配合治療者。將其根據(jù)奇偶數(shù)法進行分組,對照組與研究組各為82例患者。對照組男38例,女44例;患者年齡42-80歲,平均(58.3±6.5)歲;病程3-15年,平均(6.9±1.4)年;研究組男37例,女45例;年齡43-81歲,平均(59.4±6.4)歲;病程4-16年,平均(7.1±1.3)年。組間自然資料作比較,并未顯示出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作此次對比。
1.2 方法。對照組:口服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22021373,藥品規(guī)格:化學藥品,0.25 g),0.25 g/次,2次/d。以血糖水平變化為根據(jù)合理、適當調整二甲雙胍劑量,但應控制為≤0.5 g/次。研究組:口服拜糖平(國藥準字H20010716,藥品規(guī)格:化學藥品,0.1 g),50 mg/次,3次/d以血糖水平變化為根據(jù)合理、適當調整二甲雙胍劑量,但應控制為≤100 mg/次。兩組患者的用藥時間均為2個月。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標準。在治療過程中觀察低血糖、惡心嘔吐、頭痛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其中低血糖反應判定標準如下:患者有眩暈、顫抖、大汗、心慌等癥狀出現(xiàn)或(和)末梢血糖在3.9 mmol/L以下。療效評價標準:血糖水平改善幅度≥90%或血糖達標可視為顯效;血糖水平改善幅度≥50%或血糖基本達標可視有效;血糖改善幅度<50%或無變化甚至病情加重可視為無效[3]。其中FBG在7.0 mmol/L以下,2 hPG在10.0 mmol/L以下表示血糖達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軟件統(tǒng)計分析此次研究數(shù)據(jù),血糖水平使用表示,作對比時行t檢驗,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使用百分率(%)表示,作對比時行χ2檢驗,若P<0.05,則足以充分表明具備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對兩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組間給予對比,對照組較研究組低,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1。
表1 對兩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n(%)]
2.2 對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比較。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40.63%(13/82),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4.88%(3/82),組間給予對比,對照組較研究組低,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2。
表2 對兩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比較[n(%)]
2型糖尿病作為臨床十分常見的一種需要終身服用降糖藥物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主要是由β細胞功能缺陷以及胰島素抵抗引起的。本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而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發(fā)癥是導致患者致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鑒于此,需要在強化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時做好β細胞功能的保護措施。胰島素治療方法盡管可促使患者胰島素功能盡快恢復,并對胰島素抵抗進行有效改善,但治療過程中存在較多的藥物不良反應,容易引起低血糖、體重增加等問題。故一直以來臨床都將口服降糖藥作為治療2型糖尿病的主要方法。
拜糖平是葡萄糖苷酶抑制劑之一,其可競爭性一直葡萄糖苷水解酶,并通過可逆性的結合α-葡萄糖苷酶的方式,抑制各種糖類分解,延緩葡萄糖、果糖吸收,可有效抑制血糖升高特別是餐后2 h血糖升高的情況。除此之外,本品可有效降低糖化蛋白及空腹血糖,且不會刺激到胰島素分泌情況,可通過有效調節(jié)胰島素分泌狀態(tài)的方式,使外周靶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得到良好改善,降低低血糖發(fā)生概率[4]。
二甲雙胍是雙胍類降糖藥物,其可促使細胞利用葡萄糖的效率顯著增強,一直葡萄糖攝取及糖異生,進而發(fā)揮良好的降糖功效。本品主要通過促使肝臟葡糖糖輸出減少的方式,對葡萄糖無菌酵解起到促進作用,抑制腸壁對葡萄糖的吸收,同時促使肌肉等相關組織攝取、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增強,進一步提高葡萄糖利用率,使胰島素抵抗現(xiàn)象減輕,起到降糖功效。二甲雙胍可促使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明顯增加,并顯著增加胰島素介導作用下的葡萄糖利用率,強化非胰島素依賴的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能力和效率,抑制膽固醇生物合成,起到降糖功效,并減輕胰島素血癥,控制體重,預防和減少冠心病等發(fā)病危險[5-6]。
由本組實驗結果可知曉,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其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較對照組低(P<0.05)。表明與二甲雙胍相比,拜糖平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提高臨床療效和用藥安全性,可在臨床中優(yōu)先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