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當選“2019經濟年度人物”,其女宗馥莉榮獲“2019經濟年度人物新銳獎”,由此,娃哈哈成為唯一一家兩位管理者同年上榜的企業(yè)。
表面看似風頭正勁,然而娃哈哈真的笑得出來嗎?
上一次娃哈哈站在聚光燈下,還是因為2019年底宗馥莉談解約王力宏事件,“解約事件”之所以發(fā)酵成公關危機,皆因她在《至少1小時》節(jié)目中那句吐槽:“王力宏年紀大了,大眾出現(xiàn)審美疲勞,所以不再讓他代言。”
從5.73億港元收購中國糖果被設局到眾多“創(chuàng)新產品”無疾而終,從履新娃哈哈公關部長到鬧出公關危機,38歲(1月15日生日)的宗馥莉已經成為外界窺探娃哈哈浮沉的反光鏡。
吳曉波研究家族企業(yè)接班案例發(fā)現(xiàn),二代接班成功常發(fā)生在這兩種情境之下:
1. 行業(yè)處于持續(xù)增長的通道里,二代追隨一代進行長期的觀摩和歷練,磨合中自然接班;
2. 二代獨立創(chuàng)業(yè),做增量式試驗從而積累經驗與資歷,在適當?shù)臅r候完成與父輩事業(yè)的承接。
娃哈哈情況較為復雜。
一方面,32年來娃哈哈堅持企業(yè)不負債、不發(fā)行債券,也未有過銀行貸款,全靠自有資金內生性增長。這在現(xiàn)代商業(yè)世界完全是個另類,因為這樣的企業(yè)往往極度依賴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企業(yè)內部有很強的的個人崇拜,容易塑造“獨裁者”。
娃哈哈這樣龐大體量的傳統(tǒng)企業(yè),據(jù)《經濟觀察報》報道,“此前近30年,宗慶后既是董事長也是總經理,不配秘書,不配副總(直到2016年1月娃哈哈內部才提拔3位副總經理),公司決策都要宗慶后一人拍板。內部人評價:掌控欲極強,甚至有點霸道?!?/p>
早年,坊間傳言“娃哈哈買一把笤帚都要他簽字,后來逐步放權,報批限度才由50元漲到2000元。”傳聞的真?zhèn)螣o從考證,但過去32年時間里,娃哈哈產品從口味、包裝到廣告,都要經過宗慶后親自審核。
而“騰訊深網”報道描述中,如今宗慶后依舊辛勞:
“晚上9點左右結束一天的會議和行程,秘書或當?shù)氐氖窒聲褟南到y(tǒng)里下載的匯報文件打印出來放到他面前。他會處理完當天所有的文件,或者簽字同意,或者打回去,或者抄起手機撥回去詢問細節(jié)。這項工作一般會持續(xù)到11點或凌晨,再由秘書掃描上傳返回系統(tǒng)。第二天一早,娃哈哈各部門的工作人員就可以按照老板的批示開展工作,如此事無巨細的龐雜事務,宗慶后數(shù)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到請示不隔夜?!?/p>
2011年,宗慶后和宗馥莉共同參加央視《財經頻道》一檔節(jié)目。主持人問宗馥莉:娃哈哈減去宗慶后等于什么?宗馥莉說:等于零。八年后,《至少一小時》節(jié)目中再被問及宗慶后在娃哈哈是怎樣的存在時,宗馥莉依舊回答:神一樣的存在。
事實上,即便是當做“接班人”培養(yǎng)的宗馥莉,其在娃哈哈管理層工作16年仍沒有進入核心管理層,直到2018年才升任娃哈哈集團公關部長。
不過,宗馥莉也直言:“我爸在家里經常說,富不過三代,主要是二代敗了?!笨梢?,宗慶后在接班問題上的審慎和擔憂。
另一方面,宗慶后與宗馥莉的成長環(huán)境、行事風格、文化理念截然不同。
在環(huán)境影響上,18歲的宗慶后為謀生曬海鹽、挖溝渠、修大壩、挑大糞、殺豬,苦日子挺到42歲才艱難創(chuàng)業(yè),農場生活讓宗慶后磨礪出堅毅的個性以及不斷向命運抗爭的勇氣,當然從底層摸爬滾打締造娃哈哈帝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改革紅利(制度紅利,稅收紅利,人工紅利);而宗馥莉初中便留學海外,長期受西方世界經濟運行和文化理念的影響,顯然缺乏生活的磨煉,直接管理如此龐大的銷售體系絕非易事,而且她更尊崇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喜歡直來直往。
比如宗馥莉在《老板說的對》節(jié)目中坦率得連主持人都錯愕——
問:最欣賞的飲料品牌?答:農夫山泉;問:是否喜歡營養(yǎng)快線?答:太甜,更喜歡喝茶;問:如何看飲料業(yè)的后起之秀喜茶?答:很喜歡。
在業(yè)務能力上,2004年宗馥莉從國外留學歸來加入娃哈哈,三年后開始執(zhí)掌宏勝飲料集團。據(jù)《錢江晚報》報道,宏勝集團在宗馥莉的帶領下,如今已在全國擁有16個生產基地、36家分公司,承載了娃哈哈約一半的產量,營業(yè)收入過百億,貢獻了娃哈哈整個銷售總額的三分之一。
宗慶后父女倆顯然都是“勞?!?,父親一年200多天在一線市場奔走,女兒無論何時都秒回郵件,凡事也親力親為。在宏勝一份公文處理效率數(shù)據(jù)調查中,宗馥莉排名第一,被員工私下評為娃哈哈“第二勤奮的人”。
2016年,宗馥莉試水飲料業(yè)務推出果蔬汁品牌Kellyone,專門為此建造了一個400平方米的中央廚房。不過,這款高端私人定制飲料保質期僅7天,定價高達28~48元/瓶,最終高開低走僅在上海、杭州小范圍可見。
在界面相關報道中,記者曾詢問宗慶后對這款產品的看法,宗老直言不諱:“這個做不大,保質期很短,我不太清楚她在搞什么?!?/p>
2017年5月,宗馥莉開始在資本市場尋求機會。據(jù)香港上市公司的中國糖果公告,宗馥莉計劃以5.73億港元收購中國糖果。結果,中國糖果股東通過資本運作布局,待宗馥莉發(fā)出要約收購后便炒概念拉盤高位套現(xiàn),而高位接盤的散戶們顯然無法接受此前要約收購價,導致宗馥莉在資本市場首戰(zhàn)告敗。
2018年,宗馥莉兼任娃哈集團品牌部長,娃哈哈先后推出AD鈣奶味奶心月餅、炫彩版營養(yǎng)快線、跨界彩妝盤,在杭州、廣州、武漢三城開設營養(yǎng)快線線下補色間,煥然一新的娃哈哈一度獲得年輕人的追捧。誰知2019年3月,AD鈣奶營銷便遭遇滑鐵盧,原因是宗馥莉讓AD鈣奶變“年輕”時,在包裝瓶上印了句涉嫌低俗的廣告語。
宗馥莉一直竭力為32歲的娃哈哈貼上年輕的標簽,而宗慶后給出的評價是:“做得很熱鬧,但沒有在銷量上直接體現(xiàn)?!?/p>
在制度管理上,2013年《鳳凰財經》專訪中,宗馥莉曾這樣評價父親的管理;“他們每天都在等著老板(宗慶后)的指示,大家習慣了等老板每天晚上傳真,然后寫1、2、3、4、5,然后誰該干嘛。”后有記者詢問宗慶后,他對此表示,“我覺得這是中國特色,是民主集中制,但是還要集中?!?p>
而到了宗馥莉這邊,鐵腕管理都落實在制度上。
比如對待不盡責的老員工,宗慶后重情義,總舍不得開除,而宗馥莉眼里容不下沙子,“制度說犯了什么錯誤應該接受什么懲罰”;有外地老臣調回總部,宗慶后特設顧問之職,宗馥莉卻建議領一筆錢退休;宗馥莉手下員工收到供應商的賄賂,她決定終止合同,但這個供應商找到宗慶后,生意又有了轉機。
宗馥莉還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剛接手宏勝時,父親派了心腹老將去輔佐。結果她不留情面把人辭退,父親只得悄悄把人再請回自己體系。
《中國民商》一篇報道中,宗慶后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憂慮,“中國市場新、變化大,需要靈活多變的管理風格,必須要把員工緊緊地掌控在自己個人魅力形成的中心地帶。在人情關系問題處理上她太強硬了,比我還強硬?!彼J為女兒的管理制度化并不符合中國國情。
在政府關系上,2013年《鳳凰財經》專訪中宗馥莉曾坦言,做企業(yè)花費了太多精力去跟政府打交道,“你知道李嘉誠都已經搬出去了,為什么我以后不能搬出去呢?我覺得政府需要面對我們這一代,我們這一代永遠不可能像我老爸那輩一樣?!?/p>
這個問題上,雖然馬云說過“只談戀愛不結婚”的漂亮話,真操作起來政府與微觀市場的接觸點太多,但宗慶后這一輩企業(yè)家卻拿捏的恰到好處。
宗馥莉也坦言,“父親在集團是神一樣的存在,任何事情都要問他行不行,任何麻煩都要他來解決,其他部門的任務就是請示、匯報、執(zhí)行?!?/p>
可以看出,宗慶后和宗馥莉成長環(huán)境、行事風格、文化理念的不同,造成了他們對待人情和規(guī)則的分歧,亦是中國式生意和職業(yè)經理人經營方式的分歧。
2004年,23歲的宗馥莉進入娃哈哈集團就有媒體問宗慶后“什么時候讓女兒接班?”,59歲的的宗慶后笑瞇瞇地說:“等70歲吧,把女兒扶上馬送一程,我也可以輕松一下。”
時過境遷,2014年宗慶后69歲,媒體再問及退休的事情,宗慶后已改口,“70歲還是壯年,我還能再干20年”。
如今,宗老虛歲75高齡依然奮戰(zhàn)在企業(yè)管理一線,其“家長式獨裁管理決策思維”終將成為娃哈哈企業(yè)管理傳承的隱患。
聯(lián)縱智達何慕曾在采訪中讓宗慶后總結娃哈哈三大成功要素,宗慶后堅定地回答:“沒有三條,只有一條——渠道,也就是我們娃哈哈的聯(lián)銷體。”
宗慶后創(chuàng)立的“聯(lián)銷體”,曾被美國哈佛商學院引用為中國的渠道創(chuàng)新案例。
有接近娃哈哈人士講述:
“1993年,娃哈哈業(yè)務快速擴展到全國,營養(yǎng)液和果奶供不應求??赡甑妆P點時,宗慶后被經銷商拖欠的貨款難住了。他自此制定出嚴格的價格體系,每年年底,娃哈哈一級經銷商必須繳納第二年預測銷售額的10%作為保證金。自此娃哈哈再也沒發(fā)生過貨款催收問題?!?/p>
這套體系具體結構是:娃哈哈總部――各省區(qū)分公司――特約一級批發(fā)商――二級批發(fā)商――三級批發(fā)商――零售商。批發(fā)商需要在每次提貨前結清上一次費用,特約一級批發(fā)商在自己的區(qū)內發(fā)展特約二級批發(fā)商和二級批發(fā)商,以此一級一級的分支制度管理。
事實證明,“聯(lián)銷體”成就了娃哈哈多年的輝煌。
首先,娃哈哈與近8000家經銷商簽訂聯(lián)銷體協(xié)議后,保證了娃哈哈資金流充沛。其次,通過“聯(lián)銷體”娃哈哈不直接掌控終端,大大降低了銷售成本。最關鍵的是,“聯(lián)銷體”成功綁定經銷商、鎖定渠道,使娃哈哈的產品可以快速鋪貨全國。
也正是憑借這一核心優(yōu)勢,市面上一旦有新飲料暢銷,娃哈哈就能迅速推出同款。然后,娃哈哈借助強大的“聯(lián)銷體”把新品鋪向全國,占領市場。因此,娃哈哈也被稱作“飲料界的騰訊”。
然而,娃哈哈“成也聯(lián)銷體,敗也聯(lián)銷體”。
此前,“聯(lián)銷體”順利推行關鍵在于能在廠商與經銷商之間掌控平衡,有足夠的價格差滿足雙方需求。如今,新零售浪潮對飲品價格和消費習慣完成了階段性改造,渠道、消費群體都發(fā)生了變化,過去的瓶裝飲品正脫離年輕人群的消費理念,而宗慶后依舊奢望用“聯(lián)銷體”保持領先。
企業(yè)端:伴隨著原材料漲價和各項經營成本的增加,電商開始紛紛下沉,從2014年開始,互聯(lián)網電商崛起,沃爾瑪、大潤發(fā)、家樂福等百貨巨頭遭遇寒冬,線下渠道幾乎一夜間變了天。娃哈哈“聯(lián)銷體”嚴格的價差體系(不允許打折)讓銷售渠道遭到巨大沖擊,渠道利潤率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