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鳴琪
與佳人談,莫若聽其執(zhí)拍而歌。
南音演唱家莊麗芬開腔一曲《滿空飛·鵝毛雪》,響徹屋宇,扎實如磐,柔中帶剛隱隱有金石聲,聽得人毛發(fā)皆張、蕩氣回腸!演繹《到只處》《去秦邦》等這些本是男性演唱的曲目,亦是巾幗不輸須眉。每每引發(fā)聽眾的驚嘆:這嬌小柔弱的女子怎會有這樣的爆發(fā)力?但是,若以為她的演唱特色僅僅似“關(guān)西大漢執(zhí)鐵綽板,唱大江東去”,那就錯了?!笆甙伺砂磮?zhí)紅牙拍,歌楊柳岸曉風殘月”的風格亦其所擅長。聽她的《暗想暗猜》,如歌如訴百轉(zhuǎn)千回,仿佛那閨中佳人已在座前深情款款。再聽那《千家羅綺管弦鳴》,如晤古人,如聆雁囀,吟詠間若有古泉州千年的歷史文化畫卷徐徐展現(xiàn)于眼前。如今能歌善曲的莊麗芬年輕有成,但是她成長過程中的辛苦卻又幾人能夠知曉。
莊麗芬生長在泉州地區(qū)最北邊的泉港,不過直到她12歲踏進泉州藝校南音班的時候,她還不知道“南音”是什么。一開始學(xué)習演唱南音時她就遇到了莫大的困難。南音是閩南地區(qū)特有的古老樂種,演唱南音的咬字必須運用地道的泉州府城音,即純粹的古代泉州府城內(nèi)人們說話的音韻和腔調(diào)。但是因為地域關(guān)系,泉港的閩南話口音與府城音區(qū)別非常大。小麗芬上課時根本聽不懂南音老先生們的“念嘴”——說詞,面對老先生們口中教授的閩南語“正音”“古詞”,她經(jīng)常是一臉呆萌,就像閩南話所說的“鴨子聽雷公——汝講我不懂”。更有甚者,南音的記譜方式非常獨特,是一種叫“工乂譜”的符號。每每人家一曲都快唱完了,她還不知道識譜該到哪里了。為此小麗芬不知哭了多少回,甚至咬牙決定不再回藝校了。但是,因為說不清的緣分,還是把她拉回了南音的課堂。經(jīng)過了六年艱苦而完整的訓(xùn)練,她終于畢業(yè)了。有幸的是,他們這批學(xué)員是泉州最后的“南音先生”莊步聯(lián)、莊金歪等大師們的關(guān)門弟子,因此也是泉州南音藝術(shù)最好的種子。
畢業(yè)后,成績優(yōu)異的莊麗芬順理成章地被招進了泉州南音樂團,這里是泉州南音藝術(shù)的中心、南音藝術(shù)的殿堂。然而,那段時期也是南音遭受最嚴重危機的時期。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外來文化迅速占領(lǐng)年輕人的追求和審美,誰能靜下心來聽那節(jié)奏緩慢、唱詞難懂的南音呢?最慘的情況是,一臺南音演出下來,臺下的觀眾只剩下他們的團長。當更多的人選擇離開的時候,莊麗芬執(zhí)著地堅持了下來。她一邊繼續(xù)接受黃淑英、曾家陽等前輩的調(diào)教和引導(dǎo),一邊不斷錘煉自己的藝術(shù)技巧。慢慢地,蓓蕾逐漸冒尖進而飽滿等待開放。2012年她獲全國第十五屆群星獎,2013年獲海峽西岸歡樂匯曲藝展演一等獎,2014年獲第八屆全國曲藝牡丹新人獎。莊麗芬收獲了一個又一個碩果,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陰成始放紅。牡丹終于迎來了綻放!
獲得牡丹新人獎之后怎么辦?莊麗芬沒有多想。演繹一種非常小眾的古老音樂,卻能贏得藝術(shù)界的認同,得到全國性最高榮譽原本就是不容易的事,對任何一位藝術(shù)工作者來說都已經(jīng)是一座高峰。而年紀輕輕的她,經(jīng)歷短暫的喜悅之后很快就復(fù)歸于平靜,仿佛微風拂過水面,過了也就過了,并未留下多大的痕跡,當然更沒有成為她藝術(shù)之路上的包袱。她所要面對的是不斷前進的生活和藝術(shù)追求,為了南音,為了傳承,也為了證明自己百尺竿頭還能更近一步,她自己選擇了新的挑戰(zhàn)。一切都在默默地進行,在看似平靜的流年里,人生的歷練卻有了新的色彩。
2015年,南音歌劇《鳳求凰》橫空出世,南音演奏結(jié)合舞蹈、舞美、舞臺表演等各種形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為南音翻開了贊新的一頁。該劇在圈內(nèi)以及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也引起了關(guān)于新舊南音表演形式的討論和爭議。但是,飾演女一號卓文君的莊麗芬,對歷史人物進行了深入了解、體驗和重現(xiàn),讓她對人性和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對藝術(shù)的追求和實踐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升華。單就演出來講幾無瑕疵,風華出眾,令人過目不忘?!而P求凰》于莊麗芬,是一個特殊的考驗,她經(jīng)受了這個考驗,順利完成了藝術(shù)上的又一個提升。與此同時,她步入了追求和沖刺牡丹獎的進程。誰都明白,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對她來說更是一種全新的磨煉。選曲、排練、服裝、參賽等各項工作的繁雜超出了她之前的想象,每樣事情需親力親為,各種滋味與之前單純的演出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8年10月,泉州南音迎來了牡丹再次熱烈綻放!莊麗芬憑借南音《海絲航標頌》的出色表現(xiàn)榮獲牡丹表演獎,成為福建省迄今最年輕的“牡丹獎”獲得者。然而如今面對最高榮譽,回想過程的艱辛,她只在眉間的展開淺淺一笑,唇齒間淡淡地說了一句:“嗯,讓我學(xué)到了很多東西?!?/p>
優(yōu)秀的天賦、良好的師承、嚴格的訓(xùn)練,缺一不可,都是莊麗芬成功的必要條件。但是,以技巧拿獎并非南音的精神,最重要的是,莊麗芬的骨子里已經(jīng)在多年的修煉中深深融入了南音的精髓。南音是一種非常特殊的古老音樂,調(diào)子里永遠是一種陽春白雪的追求。早先的南音不是在大庭廣眾里表演的,是南音愛好者的一種自娛自樂,是一種個人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和精神追求。擅長南音的人總是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非常珍惜自己的名節(jié)。德藝雙馨的南音藝術(shù)家往往被稱為“南音先生”,陋室簞瓢者不改其節(jié),錦衣玉食者不墮其志,接受的是普通百姓對他們的尊崇,得到的都是社會公認的良好評價。因此,南音的骨子里是一股正氣,一種平靜,一派祥和,滌塵祛魅,朗逸脫俗。浸潤于南音二十余年,莊麗芬看上去端莊嫻靜、一絲不茍,舉手投足間充滿一種嚴謹、自信和淡然。她說她自己是個很宅的人,平日里除了上班、排練和演出,其他時間喜歡宅在家里,獨自一人看看譜,練練曲子。與眾人處,她總是靜坐聆聽,惜言如金,即便開口說話也總是輕聲細語。面對紛沓而至的榮譽和名號,她都不事宣揚;走穴演出、以名博利之行為她從來都是退避三舍;對手機網(wǎng)紅、媒體炒作等事則決不沾染。獨善其身,守得住內(nèi)心的安寧,悠然于絲竹之間,堅守自己的節(jié)操,正是真正南音人必臻之境界。
然而,南音又不是孤獨的,她講究一個“和”字?!昂颓薄昂妥V”“和指”都是南音人必修的功課,也是南音奏唱必須達到的要求。音調(diào)和諧、音律和諧、指譜和諧,在音樂的世界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然而在南音里,這個“和”字,更有傳統(tǒng)文化的深意在里頭。舊時候,真正的南音人從不恃才傲物,不挾技輕人。只要是真心喜愛南音的,共同唱奏之時,技高者必扶持弱者,老成者必提攜后進。南音不僅僅是音樂的和諧,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莊麗芬轉(zhuǎn)述當年老師傅的話:“人不和,弦管怎么能和?”莊麗芬明白,她所獲得的成績,并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努力成果,而是很多人的合力,是眾多南音人的成績。她說,唱曲的選擇、腔韻的雕琢、服裝的修飾,每個細節(jié)都包含著師長、同事和朋友們的支持和關(guān)愛,并非她一個人獨專。至于排練、參賽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四管”演奏的配合以及身后所有團隊默默的付出,更是功不可沒。莊麗芬是個平和的人,這是眾人對她的評價。這個評價恰如其分。莊麗芬對師長的尊重常年如一,敬重有加;與尋常人相處時謙遜溫和、不見鋒芒;對他人的意見建議則悉心聽取,擇其善者而從之。正所謂目中若無溝壑,胸中則無不平,其所詠曲調(diào)安能不清靜平和?莊麗芬以平和寬懷之心、謙和待人之舉,贏得眾人拾柴之力,自然能夠一次又一次在茫茫藝海中探驪得珠。
“清靜和真”,是謂南音真諦。南音人毋須一一嚴格地對照和執(zhí)行,只有意識無意識地融化在自覺不自覺的日常行止修為之中,才能塑就一個真正南音人的形象和氣質(zhì)?;蛟S,莊麗芬就是這個時代里最典型的一個南音人,綻放著獨有的芬芳;或許,再過些時日她能成就為一位當代的“南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