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ZHOU Juan
(江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南昌330013)
隨著我國交通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人們對公路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而路基作為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體施工質量有著根本的影響。在《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3610-2019)的總則中明確指出:公路路基應滿足設計要求的強度、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路基經(jīng)開挖、運輸、填筑等工序之后,改變了土體原來的平衡狀態(tài),結構呈松散狀態(tài),變形很大,顆粒進行重新排列。在施工中如何保證路基的強度、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是每一個施工人員必須重視的問題。尤其是在最關鍵的路基壓實工序中,更是決定路基質量的重中之重。
路基是在原地面上通過挖、填、壓實而修筑的帶狀構造物,是公路結構的主體,也是路面的基礎,承受由路面?zhèn)鱽淼男熊嚭奢d。路基土通常由固相的土顆粒、液相的水和氣相的空氣組成的三相體,其中土粒形成骨架,氣體和水分發(fā)填滿顆粒之間的空隙。因此,必須通過施工機械對土體進行壓實。土體壓實的目的在于使土顆粒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近并重新排列,彼此擠緊,空隙中的氣體被排出,空隙減小,形成密實的整體,填土在壓實以后,不但強度、穩(wěn)定性提高了,而且在毛細水作用、滲透性、塑性變形等性能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
土的含水率對壓實效果的影響甚是顯著,是保證壓實質量的首要因素。通過室內擊實試驗可以得到土的干密度與含水率關系曲線,如圖1 所示。對一種土來說,如果給定了壓實功能,那么存在一個最佳含水率,在這個含水率下,土體能達到最佳的密實效果。故壓實時如控制現(xiàn)場填土的含水率接近最佳含水率時,所需耗費的壓實功能為最少,土的強度最高。
圖1 土的干密度與含水率關系曲線
圖1 中顯示的擊實曲線為駝峰曲線,表明土的干密度隨含水率而變的規(guī)律性。當土中含水率較小時,由于土顆粒之間的內摩阻力較大,而水膜潤滑作用不顯著以及克服顆粒間的摩阻力的外部功能不足,導致壓實得到的干密度小;隨著土中含水率的增加,水膜加厚,摩阻力減小,水膜起到一定的潤滑作用,外部壓實功能較易使得土體相對移動,壓實效果漸佳,干密度達到最大值;土中含水率繼續(xù)增大時,水的潤滑作用已經(jīng)富余,除起潤滑作用以外的多余的水分進入土??障吨校瑢е峦亮7蛛x形成“彈簧土”,難以得到理想的壓實效果,從而使土的干密度值下降。又由于水的作用使土粒間距增大,其顆粒間的粘結力與內摩阻力減小,導致土的強度也隨之降低。
在施工中發(fā)現(xiàn)不同類型的土,其壓實效果也不同。通過對多種土的擊實試驗數(shù)據(jù)比對,得到這樣的規(guī)律:在同一壓實功能作用下,土粒越細,則能得到的最大干密度越小,其最佳含水率越大。這是因為土粒越細,其比表面越大,土粒表面水膜所需水量越多。同時,粘土中的親水性膠質體物質多,從而其最佳含水率值越大,干密度也越小。所以就填土路堤而言,最適宜的是非粘性土,壓實效果較好,最難壓實的土是粘性土、粉性土。如圖2 所示。
圖2 不同土質的壓實曲線對照圖
壓實功能主要是指壓實機械的種類、機械性能、碾壓遍數(shù)、碾壓時間等。壓實功能不同,其壓實效果不一樣。隨著壓實功的增加,最大干密度也增加,同時其最佳含水率隨之減小。相同含水率的條件下,壓實功能越大則土的干密度越大,土的密實度也越高。因此根據(jù)這一特性,在路基壓實過程中,如土的含水率低于最佳含水率且加水有困難時,可通過增加壓實功能的方法來獲得好的壓實效果。增大壓實功的措施有:加大碾壓機械的質量和功率,采用振動壓路機,增加碾壓次數(shù)和碾壓時間等。如圖3 所示。
圖3 不同壓實功能的壓實曲線圖
其次,對同一類土,單純用增加壓實功能的方法去提高土基的密實度是有一定限度的。因為當壓實功能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最大干密度的增加沒有那么顯著了,壓實效果的提高不明顯,在經(jīng)濟效益和施工組織上,既不合理也不科學。如果壓實功能過大,不僅會破壞土基的結構,而且會降低土基的水穩(wěn)定性,效果適得其反。所以,既要保證路基充分壓實,也不能單純通過增大壓實功能提高壓實效果。相比之下,嚴格控制現(xiàn)場填土的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附近,要比增加壓實功能有更大的收益。
通過擊實試驗表明,當土體受到壓實時,表層的密實度最佳,越到下面密實效果越差。當超過這個范圍時,土體受到的壓力急劇變小,并逐漸超于零作用??梢哉J為此時土的密實度沒有什么變化。在土質、含水率與壓實功能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實測土層不同深度的密實度有所不同。密實度隨深度的增加而遞減,表層5cm 范圍內的密實度最高。
壓實工作應以壓實機理為依據(jù),以最經(jīng)濟的效益獲得最好的壓實效果為目的進行施工,在實施過程中筆者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施工時要經(jīng)常注意并檢查現(xiàn)場填土的含水率,盡量接近最佳含水率時(一般在最佳含水率±2%)進行壓實,如現(xiàn)場填土的含水率達不到要求,應根據(jù)實際需要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以保證壓實質量。如含水率過小,可先灑水潤濕后碾壓;如含水率過大,可翻松、晾曬或摻灰處理。
②壓實機具應先輕后重,以便適應土基強度逐漸增長。初壓時填土較疏松,強度低,故宜先輕壓,隨著土體干密度的增加,再逐步提高壓強。即“初壓輕、復壓重;先靜力碾壓、后振動碾壓”。碾壓前攤鋪土料時,應盡量保證壓路機在整個路堤寬度內均勻分布行駛,以便預壓填土達到均勻效果。
③碾壓速度應先慢后快。壓路機行駛速度過慢則影響作業(yè)效率,行駛過快則對土的接觸時間過短,壓實效果較差。對較高級的公路、壓實度要求高,以及攤鋪土層較厚時,行駛速度更要慢些。低速碾壓可使土粒得到較好的嵌入,從而減少壓路機前的推移現(xiàn)象,經(jīng)初壓后,土層的顆粒已不再滑動,表面也漸平穩(wěn),土層逐步密實,強度增大,碾壓速度適度加快可有利于提高土層的平整度和壓路機的作業(yè)效率。
④壓實合理的工作路線應先低后高。一般在直線路段壓路機應先壓兩側后壓中間,以便形成路拱。在設有超高的彎道時,由內側邊緣向外側邊緣碾壓,以便單向超高橫坡的形成。碾壓時,相鄰碾壓輪應相互重疊20~30cm,以保證填土不被漏壓,避免路基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陷等不良現(xiàn)象。
⑤分層壓實時,每層土層的厚度應根據(jù)壓實機具類型、土質及土基壓實的基本要求,通過試驗路來確定。在一般情況下,夯實機械壓實每層鋪土厚度不宜超過20cm,12~15t 的光面壓路機,每層鋪土厚度不宜超過25cm,同樣質量的振動壓路機要比光輪靜碾壓路機的壓實有效深度大1.5~2.5 倍。一般每層鋪土厚度不宜超過50cm。如果超過10 遍的碾實仍滿足不了壓實度要求,可適當把壓實層厚度減小。
綜上所述,路基壓實的好壞直接影響路基的質量,影響壓實的內因是含水率和土的性質,外因是壓實功能。為此要求我們在施工中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要求,根據(jù)土的壓實特性,準確控制土的最佳含水率,選擇適應不同土質的壓實機具,確定最佳壓實厚度、碾壓遍數(shù)和速度,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壓實效果,從而保證了路基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