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檢測中心物理站, 馬鞍山 243000)
特鋼產(chǎn)品中規(guī)格為φ(16~30) mm的42CrMo鋼、55Cr3鋼、20CrMnTiH3鋼、40Cr鋼等熱軋圓棒產(chǎn)品尺寸較小,將其加工成尺寸為55 mm×10 mm×10 mm的沖擊試樣較困難。棒材沖擊試樣的加工工藝[1]為:鋸切樣坯→刨床初加工→銑削→開缺口。該工藝加工效率較低,加工小尺寸特鋼產(chǎn)品時,在鋸切樣坯和刨床初加工時存在一定難度。為此,筆者采用某生產(chǎn)廠家針對上述問題設計的新型棒材拉伸-沖擊標準試樣加工中心,去除原工藝中鋸切樣坯和刨床初加工的步驟,實現(xiàn)了沖擊試樣的一步加工成型,節(jié)省了大量的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采用新型棒材拉伸-沖擊標準試樣加工中心時,為保持沖擊試樣的對中性和固定性,需要在試樣的一端鉆頂針孔[2],筆者研究了頂針孔及其深度對沖擊試樣沖擊吸收能量的影響。
采用傳統(tǒng)工藝用GB4240型鋸床在42CrMo鋼和Q235H鋼樣坯上分別鋸切出尺寸為55 mm×15 mm×15 mm的6組(每組3個)樣塊,使用BS6065型刨床對樣塊進行初加工成形,使用HGCJ-100BJ型沖擊加工中心銑削開V型缺口,缺口底部高度為8 mm,分別得到6組尺寸為55 mm×10 mm×10 mm的沖擊試樣[3]。其中:將42CrMo鋼沖擊試樣分別編號為A1,A2,A3,A4,A5,A6;將Q235H鋼沖擊試樣分別編號為B1,B2,B3,B4,B5,B6。
采用HGCJ-20型棒材拉伸-沖擊試樣加工中心(以下簡稱為新型加工中心)在42CrMo鋼和Q235H鋼樣坯上分別一步加工出6,18組(每組3個)沖擊試樣,試樣的規(guī)格尺寸與采用傳統(tǒng)工藝流程得到試樣的相同。各取6組42CrMo鋼和Q235H鋼沖擊試樣,采用Z525型立式鉆床在試樣一端鉆孔深為5 mm,孔徑為3 mm的頂針孔,分別編號為C1,C2,C3,C4,C5,C6和D1,D2,D3,D4,D5,D6;另取12組Q235H鋼沖擊試樣,按每3組為1份共分成4份,其中1份不鉆頂針孔,該份3組試樣分別編號為E1,E2,E3,其他3份分別采用Z525型立式鉆床在試樣一端鉆孔深為8,9,10 mm,孔徑為3 mm的頂針孔。其中,孔深為8 mm的3組試樣分別編號為F1,F(xiàn)2,F(xiàn)3;孔深為9 mm的3組試樣分別編號為G1,G2,G3;孔深為10 mm的3組試樣分別編號為H1,H2,H3。
取鋼研納克沖擊標準試樣[4]6組(每組3個),第1組標準試樣不鉆孔,采用Z525型立式鉆床對第2~4組沖擊標準試樣鉆孔深為5 mm,孔徑為3 mm的頂針孔,對第5組沖擊標準試樣分別鉆孔深為8.5,8.1,9.4 mm,孔徑為3 mm的頂針孔,對第6組沖擊標準試樣分別鉆孔深為9.5,10.3,10.4 mm,孔徑為3 mm的頂針孔。
按照GB/T229-2007《金屬材料 夏比擺錘沖擊試驗方法》,采用ZBC1501-BZ/2沖擊試驗機對沖擊吸收能量為20.7,27.9 J的沖擊標準試樣進行室溫沖擊試驗[5],該沖擊試驗機的最大沖擊吸收能量為50 J,載荷為68 N。采用ZBC2452-2型沖擊試驗機對除上述試樣之外的沖擊試樣進行室溫沖擊試驗,該沖擊試驗機的最大沖擊吸收能量為300 J,載荷為215 N。
表1為沖擊標準試樣的沖擊吸收能量分析結果,可見6組試樣的實測值與標準值的偏差(簡稱為標準偏差)均符合ISO 148-3(2016)MetallicMaterials—CharpyPendulumImpactTest—Part3:Prepar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CharpyV-notchTestPiecesforIndirectVerificationofPendulumImpactMachines和JJG 145—2007《擺錘式?jīng)_擊試驗機》中對標準偏差的要求(見表2)。此外,第1,2組沖擊標準試樣無論是否有頂針孔,其沖擊吸收能量實測值和標準值的大小均不受影響;第3,4組沖擊標準試樣沖擊吸收能量的實測值與標準值較接近;第5,6組沖擊標準試樣頂針孔深度達到9 mm后,試樣沖擊吸收能量的實測值出現(xiàn)顯著下降,比標準值更低。綜上所述,當頂針孔深度為5 mm時,沖擊標準試樣的沖擊吸收能量實測值不受影響;當頂針孔深度不小于9 mm時,沖擊標準試樣的沖擊吸收能量實測值會偏低。
表3,4分別是采用傳統(tǒng)工藝和新型加工中心加工的頂針孔深度為5 mm的42CrMo鋼和Q235H鋼沖擊試樣的沖擊試驗結果。由表3和表4可見,對于42CrMo鋼和Q235H鋼,采用新型加工中心加工的頂針孔深度為5 mm的沖擊試樣的沖擊吸收能量實測平均值和采用傳統(tǒng)工藝加工的沖擊試樣的一致,且測試結果較穩(wěn)定。
表5是采用新型加工中心加工的不同頂針孔深度的Q235H鋼沖擊試樣的沖擊試驗結果,結合表4可見,當沖擊試樣一端無頂針孔或頂針孔深度不大于8 mm時,沖擊試樣的沖擊吸收能量實測平均值較穩(wěn)定,在正常范圍(110~120 J)波動;當頂針孔深度達到9 mm并高于該數(shù)值時,試樣沖擊吸收能量會普遍低于正常范圍。
表1 不同沖擊標準試樣沖擊吸收能量的分析結果Tab.1 Analysis results of impact absorption energy of different impact standard specimens J
表2 不同標準中標準沖擊試樣沖擊吸收能量的標準偏差范圍Tab.2 Standard deviation range of impact absorption energy of standard impact specimen in different standards J
表3 采用傳統(tǒng)工藝加工的42CrMo鋼和Q235H鋼沖擊 試樣沖擊試驗結果Tab.3 Impact test results of 42CrMo and Q235H steel impact specimens processed by traditional technology J
對于42CrMo鋼和Q235H鋼,采用新型加工中心加工的頂針孔深度為5 mm的沖擊試樣的沖擊吸收能量實測平均值和采用傳統(tǒng)工藝加工的沖擊試樣的一致,且測試結果較穩(wěn)定。
表4 采用新型加工中心加工的頂針孔深度為5 mm 沖擊試樣的沖擊試驗結果Tab.4 Impact test results of impact specimen with pin hole depth of 5 mm processed by new machining center J
對于沖擊標準試樣和Q235H鋼沖擊加工試樣,當沖擊試樣一端無頂針孔或頂針孔深度不大于8 mm時,沖擊試樣的沖擊吸收能量實測平均值較穩(wěn)定,在正常范圍(110~120 J)波動;當頂針孔深度達到9 mm并高于該數(shù)值時,試樣沖擊吸收能量實測平均值普遍低于正常范圍。
表5 采用新型加工中心加工的不同頂針孔深度的Q235H鋼 沖擊試樣的沖擊試驗結果Tab.5 Impact test results of Q235H steel impact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pin hole depth processed by new machining center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