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兆州
摘 要: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質量決定高層建筑的實用性和耐久性。作為一項系統(tǒng)工程,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工作,對高層建筑的安全性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江蘇弘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參與南京市某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真實案例研究了地下室防水工程各施工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并基于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措施。
關鍵詞: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管理;質量控制
為保障高層建筑的質量和品質,提升其耐久性和實用性,相關單位有必要做好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嚴格把控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使整體施工不出紕漏,詳細貫徹和落實相關施工標準和施工要求,做好對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質量把控,使地下室防水工程圓滿完成。
1 南京市某高層建筑整體工程概況
位于南京市的某高層建筑項目,總建筑面積為79 088 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積為11 000 m2,該建筑物層數(shù)為34層,其中地上層數(shù)33層,地下層數(shù)1層,建筑物總高度為92.4 m。在該高層建筑項目的建筑總面積中,地下室的建筑面積占了1/7多,考慮到其面積廣闊,一旦防水工程出現(xiàn)紕漏,涉及范圍較廣,影響較大,損失較嚴重,因此,為保障地下室的安全性,選擇筏板式結構作為其底板,并對地板進行澆筑。
在進行該高層建筑地下室的澆筑工程時,按照固有方案和計劃,采用干鋪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防水卷材。但使用此種類型的防水卷材需要等地下室外層結構徹底干燥之后,方可鋪設卷材,混凝土墊層和砂漿干燥的這一階段耗時較長,會增加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周期,延誤該高層建筑其他項目的施工。因此,在卷材鋪設實際中,該高層建筑的設計單位改變了原本的防水層做法,采用濕鋪法,在完成混凝土墊層和砂漿施工后,無需等待其干燥,即可鋪設雙面自粘防水卷材,并且,這種類型的防水卷材的黏度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強,在一定程度上既保障了該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質量,又縮短了該高層建筑項目的整體施工周期[1]。
2 該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2.1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設計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在進行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設計時,設計單位的工作人員往往只考慮鋼筋混凝土的厚度而容易忽視致使地下室出現(xiàn)滲水情況的其他因素,在后續(xù)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員有所疏忽,防水工程出現(xiàn)質量問題,就會加快混凝土后期的碳化速度,使防水構件中的鋼筋出現(xiàn)嚴重的生銹腐蝕現(xiàn)象,造成地下室結構出現(xiàn)裂隙,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質量出現(xiàn)問題,自然會出現(xiàn)滲水情況。此外,該高層建筑項目的設計人員在具體的工程施工設計階段,如果沒有對防滲標高給予足夠的重視,沒有將區(qū)域地下水位可能會升高、區(qū)域降水可能會突增等外部環(huán)境因素納入到設計范圍中,對突發(fā)狀況的應急就很可能不足,容易使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功虧一簣。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設計單位的人員在進行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設計時,應盡量將地下室墻角和地板接合位置設計成圓弧角,以期減輕滲水現(xiàn)象[2]。
2.2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過程的問題
在具體的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階段,要將施工標準和相關規(guī)定落實到具體的施工環(huán)節(jié)中,保證每位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本職工作,以期減少施工階段影響防水工程質量的因素,要嚴格管控施工流程,禁止出現(xiàn)不規(guī)范的操作行為。例如:在拌制施工用的混凝土時,要按照設計階段提出的配比,測試拌制出來混凝土的防滲水性能,避免出現(xiàn)因混凝土拌制配比不合理而出現(xiàn)滲水情況。在向地下室底板進行混凝土建筑時,也要先按照設計階段提出的澆筑速度和供料速度進行施工,保障二者之間的連貫性,避免在實際的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出現(xiàn)因為供料速度跟不上澆注速度而不能連續(xù)澆筑,致使混凝土出現(xiàn)冷縫,導致縫隙滲水的現(xiàn)象。針對地下室結構中預埋件和鋼筋較為密集的區(qū)域,要事先進行混凝土坍落度測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選擇混凝土澆筑,避免該區(qū)域出現(xiàn)下料困難、蜂窩、孔洞等現(xiàn)象,影響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質量。此外,在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員施工縫留設不科學、鑿毛出現(xiàn)凹槽、二次澆筑前未鋪漿等不規(guī)范的操作行為,都影響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質量,降低地下室防水性能,使地下室出現(xiàn)滲水情況[3]。
3 該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
3.1 科學控制原材料和相關配比
在該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階段,要科學選取施工原材料,保證施工原材料的質量,為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質量提供物質保障。要保證地下室防水工程使用的水泥質量合格、性能穩(wěn)定;要保證所使用的砂石材料強度高、干凈,含砂量要控制在2%以內,含泥量要控制在1%以內,針片狀碎石的含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要在設計階段做好混凝土拌制相關配比的測驗,并不斷對配比進行更新和調整,選擇最優(yōu)的配比比例,保障配比的科學性,保證混凝土的性能得以良好地發(fā)揮出來。在具體的混凝土拌制過程中,要保證水源不含有毒物質,干凈無雜質;為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可以適當?shù)卦诎柚七^程中加入外加劑;為避免混凝土拌制過程中發(fā)生水化熱現(xiàn)象,導致出現(xiàn)裂縫,還可以在拌制過程中加入適量的優(yōu)質煤灰;要控制好拌制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將其嚴格把控在140~160 mm,采取多種合適的方式和措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拌制混凝土的性能[4]。
3.2 把控澆筑流程,做好質量管控
混凝土澆筑是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中一項尤為關鍵的工序,在拌制混凝土進行澆筑工作前,要做好對地下室基層表面的清理工作和地下室防水砂漿的墊平處理,地下室防水工程中混凝土的澆筑主要分為3個區(qū)域。
首先,是地下室地板區(qū)域的混凝土澆筑,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澆筑區(qū)域,施工涉及的面積和體系都比較廣闊。在進行底板澆筑時,為避免重復拆卸混凝土管道,提高泵送功效,簡化泌水處理,可以選擇薄層澆筑、斜面分層、自然流淌、連續(xù)澆筑到頂?shù)姆椒ǎ饶軌蛄己玫睾捅盟凸に囅嗥鹾?,又能夠擺脫層間混凝土初凝時間的限制。
其次,是地下室墻體和墻柱區(qū)域的混凝澆筑。地下室墻體和墻柱之間的混凝土澆筑不是同時進行的,因此,為了確保新澆筑的混凝土能夠與已經(jīng)澆筑的混凝土緊密結合,可以在保證地下室墻體表層不積水的情況下,用水濕潤混凝土的表面;如果地下室豎向結構間存在模板,要人工鋪設無石子砂漿,其厚度約為40 mm,配比比例和混凝土配比比例相同,防止豎向結構間的鋼筋模板出現(xiàn)爛根現(xiàn)象。此外,在澆筑混凝土時,保證混凝土澆筑連貫性的同時,還要嚴格把控混凝土分層厚度,通常情況下,混凝土分層厚度控制在0.5 m左右即可[5]。
最后,就是地下室頂板區(qū)域的混凝土澆筑,要事先做好地下室頂板模板的清理工作,在用水濕潤木模的情況下,利用平板振搗器,采用移動距離每次不超過30 cm的交錯式振搗方法,均勻排布插點,合理控制時間,直至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出現(xiàn)下沉狀況,表面出現(xiàn)灰漿和氣泡,方可停止振搗。
3.3 地下室防水工程細節(jié)部分的質量管控
在完成地下室防水工程混凝土澆筑這一工序后,還要做好對地下室施工細節(jié)部分的質量管理和控制。
首先,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縫的處理應秉持少設施工縫的原則,如因特殊需要必須留設,要選擇方便和受力較小的結構部分。在通常情況下,留設平直縫,并在其兩側設置槽口,槽口深度和寬度均為20 mm,在其側壁設置止水鋼板,以防止出現(xiàn)滲水現(xiàn)象。同時,設置在地下室墻體和底板結合處的施工縫,要留設在和底板距離30~50 cm的地下室墻體上,在混凝土澆筑到留設的施工縫區(qū)域時,要做好施工縫表面的清理工作,并鑿毛處理接觸面,然后潤濕,鋪設一層與混凝土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或涂抹專用混凝土截面處理劑。
其次,就是地下室穿墻管道和拉桿區(qū)域的止水工作,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往往為了固定模板而選擇在墻體中使用對拉桿的方式,還要在其中間區(qū)域焊接止水盤,防止出現(xiàn)滲水問題。在模板拆除并切除拉桿后,要用防水砂漿,對坑槽進行封堵抹平工作。
最后,要對穿墻管道設置套管和金屬止水環(huán),保證該區(qū)域混凝土的密實度,方便澆筑工作的開展[6]。
3.4 防水卷材的施工管理和質量控制
防水卷材的鋪設是地下室防水工程中既重要又基礎的一項工序,因此,要嚴格按照防水卷材鋪設的標準來進行施工,必須均勻地涂刷膠黏劑,涂刷后迅速鋪設防水卷材,保證黏結效果;采用濕鋪法,不能大力拉伸,應邊鋪邊貼,保證防水卷材和地下室基層黏結緊密,徹底排除防水卷材中含有的空氣,避免出現(xiàn)起皺現(xiàn)象;將防水卷材的搭接長度控制在8 cm以上;按照先平后立的順序、交叉搭接的方式進行卷材的鋪設工作。
4 結語
施工單位在地下室防水工程具體施工時,只有做好施工各環(huán)節(jié)和工序的管理和質量控制,才能夠確保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質量,避免地下室因為出現(xiàn)滲水情況而給相關單位造成嚴重的損失。通過實踐可以知悉,在地下室防水工程中,只要合理選擇防水卷材、深入貫徹施工方案、規(guī)范進行施工設計,就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地下室防水工程出現(xiàn)滲水的質量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明.高層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J].中國房地產(chǎn)業(yè),2015(9):100.
[2] 譚光耀,易明.探討高層建筑地下室抗浮設計與施工[J].中華民居,2014(15):129-130.
[3] 鄒初升.高層建筑地下室施工技術的應用[J].門窗,2014(6):182.
[4] 劉樹杰.淺談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質量控制[J].民營科技,2014(10):176.
[5] 申松柏.高層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建材與裝飾,2015(13):201.
[6] 孟梅.高層建筑地下室鋼筋混凝土材料裂縫成因特征及診斷步驟[J].安徽建筑,201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