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康有為南洋詩歌中華夷觀念的嬗變

        2020-02-04 07:21:16劉嘉怡李嘉嘉
        名作欣賞·學術(shù)版 2020年10期
        關(guān)鍵詞:華夷康有為南洋

        劉嘉怡 李嘉嘉

        摘 要:康有為的南洋詩基于忠君興國的思想內(nèi)核,在抒發(fā)民族主義及世界秩序構(gòu)想的同時,糅合其經(jīng)學視角下的華夷觀,于各學界皆為重要參考。經(jīng)過初至南洋、環(huán)觀世界、光緒逝世的時空進程,康有為的華夷觀念由天朝上國遺留的貴華輕夷態(tài)度,轉(zhuǎn)變?yōu)橛螝v南洋后相對淡化的華夷之辨,再到重審世界格局后,借夷力以強華的救國思想。其觀念的嬗變本質(zhì)上是因南洋從屬關(guān)系的轉(zhuǎn)移而做出的調(diào)整,始終伴隨著康氏的忠君思想。

        關(guān)鍵詞:康有為 南洋 華夷 海外詩

        一、引言

        自1900年2月2日踏上新加坡的領(lǐng)土,到1911年5月8日返港宣告流亡生涯結(jié)束,這十一年間,康有為在南洋各地留下了足跡,且留下了夥頤的南洋詩篇。以康氏南洋詩為代表的詩歌創(chuàng)作,從文學地域的角度來看,是逋客臨時創(chuàng)作的影響在地文化形成的“贅瘤”a,也是不被正統(tǒng)詩教所重視的他鄉(xiāng)產(chǎn)物;從詩學史發(fā)展的脈絡來看,既是見證著帝國崩塌的晚清詩,又是經(jīng)歷著近代中西文明碰撞的海外詩。處在時代和地域交織的節(jié)點上,南洋詩承載著獨特的時代意義和文學價值,近年來已引起了海內(nèi)外學者的關(guān)注。無論是分析絕頂云氣和孤島風濤的特殊意象b、研究詩題的特色,還是挖掘詩中“十死身”和創(chuàng)傷意識的內(nèi)涵c,或是解讀常用的典故,都為南洋詩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詩學視角。

        康有為在南洋的漢詩創(chuàng)作意識和成果,是他在華夷雜處之境對帝國沒落和個人流離所進行的自覺思考,這些思考中又流露出他對中國“民族—國家”的地位、亞洲秩序的重建、華夏聲教文化的獨特詩性圖繪與想象。本文以《萬木草堂詩集》中的南洋詩為研究對象,以時間為線索,以對康有為影響較大的事件為節(jié)點,將這些詩作劃分為三個階段,通過厘清康有為在眼界和意識不斷移動的過程中,看待近代世界格局中華夏與其他民族的方式與角度,窺見康氏在這一時期對內(nèi)/外、華/夷、中心/邊緣的省思。

        二、經(jīng)學語境下的華夷觀念

        董仲舒作為春秋公羊?qū)W的先師,繼承了先秦儒家中“內(nèi)其國而外諸夏,內(nèi)諸夏而外夷狄”的夷夏思想,通過闡釋《公羊傳》呈現(xiàn)出極具個人特色的董氏春秋學,其中“華尊夷卑”的觀念影響了后世今文經(jīng)學在“國家—民族”層面的思想基礎(chǔ)。

        康有為少時研究古文經(jīng)學,十四歲始就科舉事,三十八歲考中進士。他先后受朱次琦和張鼎華思想的影響,“自師九江先生而得聞圣賢大道之緒,自友延秋先生而得博中原文獻之傳”d,后游歷香港,涉獵西學,始知西人治國治術(shù)皆有法度,不能以故見視之。此后,他從事今文經(jīng)學研究,又與今文經(jīng)學家廖平相交相知,遂利用今文經(jīng)學托古改制,主持公車上書,并寫成兩考等呈現(xiàn)其思想體系的學術(shù)著作。不管是從古文到今文經(jīng)學的改變,還是重新闡釋今文經(jīng)學,康氏的思想從未脫離過經(jīng)學體系;盡管形成了更貼近時代的國家民族觀,認識到中國“非復一統(tǒng)之世,為萬國并立”e,但其華夷觀念更是無法擺脫經(jīng)學思想的浸染。這種借助經(jīng)學思考我族與他族關(guān)系的思維慣性,延續(xù)到康氏逋亡海外以后的思想之中,而南洋作為其海外經(jīng)歷的起點和終點,見證了其觀照世界的視角和思考的變化,南洋詩更是承載了其華夷觀的嬗變過程。

        康有為避居南洋期間,大清的局勢處于風云變幻之中。內(nèi)有政壇各色勢力競相逐鹿,義和團、革命黨你方唱罷我登場;外則列強侵略愈演愈烈,宗藩體系徹底崩塌。康有為以帝國逋臣的身份流亡在英荷殖民地,只能隔海北望中原的龍血玄黃,其思想情感由故國之痛、帝業(yè)之憂、流離之苦、愿景未竟之寂等種種情緒雜糅。除了國際形勢的變幻,康有為自身也處于不斷移動之中。變法領(lǐng)袖和政治遺民的身份使得他有更多周游世界的機會,以及對“民族—國家”關(guān)系的更深層次的思考。宏觀和微觀層面的日異月殊,促使康有為對世界局勢、亞洲秩序重新思考,其華夷觀念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變化,同時也滋養(yǎng)著作為康氏情感宣泄載體的南洋詩,使之伴隨著康氏身體和眼界的移動而呈現(xiàn)出獨特的光彩。

        南洋詩所承載的特殊時空意義,橫跨“晚清詩”和“海外詩”兩大范疇。伴隨著西學東漸的歷史進程,晚清詩人開始走出國門探索世界,他們在海外所創(chuàng)作的詩歌均可稱作海外詩,內(nèi)容多為異域風物的描寫、近代文明的記述、去國懷鄉(xiāng)之情感。南洋指東南亞一帶的各國,此地雖與中國相去不遠,但自左秉隆、黃遵憲創(chuàng)立文社,才是此地由中原士人階層帶動的文學與文化播遷的開始。f南洋以華夷雜居作為特殊的政治地理特點,正處于西方文明與中華文化沖突與交融的時刻,而康有為主要寓居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地,其偶爾探訪的緬甸、安南、哲孟雄等地,原是中國藩屬國,此時也成為列強殖民地。康氏在這樣的背景下所進行的詩篇創(chuàng)作,如詩句“我識鴟夷心寄遠”g和詩題“遂有浮海居夷之感”,既有明顯的華夷之別,背后也有隱然的消解跡象。

        受到政治改革運動和詩歌內(nèi)部規(guī)律流變的影響,詩界革命給晚清的詩學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可能。同是維新派,黃遵憲主張以口語入詩,高喊“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推動詩歌語言的變革;梁啟超則認為要“用西方高級思想來啟發(fā)中國民眾,從而在改革派知識精英和市民階層之間架設起一座普及的橋梁”h??涤袨橐苍谶@樣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了一些指導詩界革命的重要文藝理論著作,并且在后期創(chuàng)作實踐中追求新語句、新意境,如“樓東檳榔樹,樓西椰子樹,樓南紅莢樹,樓北黃花樹,樹樹相引臨官路”,語言淺白易懂,極具南洋地域特色,表現(xiàn)出色彩鮮明的新意境。

        康氏南洋詩兼?zhèn)浜M庠娕c晚清詩的特點,有鮮明的時代和地域特色,呈現(xiàn)出詩人在異國他鄉(xiāng)回望故國、觀照世界的視角與思考,展現(xiàn)著康有為在大變局之下,以經(jīng)學思想構(gòu)筑的華夷觀念經(jīng)歷著消解與重構(gòu)的過程。

        三、南洋十年的嬗變之軌

        (一)清涼新域,貴華賤夷

        康有為逋亡南洋初期,恰逢南洋詩壇建構(gòu)之時?;谀涎笤妼W文化落后之背景,以邱菽園為代表的南洋華人領(lǐng)袖積極發(fā)展南洋詩壇,卻一度陷入瓶頸。攜中原詩教之風,兼以詩界革命“新題材、新語句、新意境”之主張,康有為的到訪于南洋詩壇而言無疑有如久旱逢甘霖。此外,早在康氏赴南洋前一年,孔教復興運動已在南洋多國陸續(xù)展開,康有為重構(gòu)儒家普遍性話語之文化身份使其在南洋本有聲望。雖其此時需要靠英人及華人庇護以避清廷緝捕,但康有為與華人領(lǐng)袖的密切往來,使其成為影響南洋舊體詩與孔教發(fā)展的重要角色。這使康有為對于自己的文化身份自視甚高,中華文化自攜之優(yōu)越感盡數(shù)體現(xiàn)。

        對于一名愛國文人政客而言,流離之無奈不言而喻。初至南洋的康有為身處異鄉(xiāng),遙望故鄉(xiāng),雖受庇護但仍面臨殺機,雖受禮遇卻仍遭僑胞淡漠,如此尷尬兩難之境不斷深化其流亡國外的飄零之感。如“中原憂患滿人間,海外逋亡轉(zhuǎn)放閑”一句,比對異域與故鄉(xiāng)之風土及形勢,可見康有為在故鄉(xiāng)感懷與異鄉(xiāng)閑愁間徘徊往復。逋亡異域的流離感受、故國朝局之撲朔迷離,促使他不斷思量華夷之別,亦加深其救國之道德使命感?!鞍缰芴靻蕘y,離騷憂國語涕洟”通過化用騷楚等典故,讓學界看到康氏中華傳統(tǒng)政治視域下的民族主義思想內(nèi)核,亦示其天朝上國的帝國想象。i加之其攜詔出逃的忠臣定位,屈己逋亡的命運與救國報君的宏愿讓康有為看似“身負重任”,更明確其“貴華”觀念之源。

        而反觀南洋之境,自1877年清廷于新加坡設領(lǐng)后,英殖民政府便對南洋華人多種傾軋,“華人生聚既繁……皆為護衛(wèi)司侵奪,動多掣肘”j,南洋展現(xiàn)出一種難以介入的殖民地政局之態(tài)勢k。而初至南洋的康有為獨具慧眼,明了南洋已成為華夷較量的重要地域之現(xiàn)實?!扒Ю锔[海峽,萬島點芙蓉。……回睨望中原,悲風接華嵩。”這一句通過對南洋地理的客觀描寫展現(xiàn)康有為對芙蓉嶼、馬六甲及中原大陸相對位置之了然程度,其對世界格局之見識亦可見一斑?!半[幾愁看征艦過,中原一線隔芙蓉。”象征夷狄國力的征艦駛過,殖民與護國的圖景盡現(xiàn)詩中,海天一線乍看之下仿佛拉近了華夷之距離,而華夷之界卻不可打破,詩句展現(xiàn)了康有為強烈的國土界限感。此外,康氏對南洋當?shù)刂畱B(tài)亦言:“出亡久筮明夷晦,玩易翻疑未濟終?!贝司涫銎溴屯鰸u久,體察夷境的同時亦深諳其晦,表達其對南洋形勢的疑慮。而“下視檳嶼市,蟻垤營窟隆”則體現(xiàn)了康氏觀檳榔嶼時的俯視姿態(tài),城市仿若群蟻建穴般浩蕩,但群蟻潰堤的力量亦難以想象。如此象征性的表述展現(xiàn)了康氏對于夷狄輕視與畏懼的感情色彩?;趯δ涎笾苓吅S蚣澳涎笾T邦的認識,康有為既展現(xiàn)了中華文人的意境書寫與客觀描繪,又融入了其意識深處隱晦的重華輕夷的態(tài)度。

        文化政治身份之特殊性、思想觀念之民族化、傳統(tǒng)化,使康有為天朝上國遺留的華夷之辨暫未消解。盡管當時的康有為正處中西政治、文化劇烈碰撞的時代,亦能夠認識世界格局、反思華夷勢力之差,但就史料所載及其逋亡南洋初期的詩歌所述,當時的康有為具有貴華賤夷的華夷觀念。

        (二)環(huán)觀世界,相對淡化

        伴隨著波詭云譎的國際形勢,康有為流亡海外的時間不斷推移。在1903至1904年,與初期僅在新、馬兩國避世而居相比,康有為的活動范圍更加廣泛,他先后游歷了緬甸、爪哇、印尼、暹羅、安南,因作為維新運動領(lǐng)袖,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地位而被當?shù)氐娜A人群體奉為座上賓。而在賞風物、訪古跡的過程中,伴隨著亞洲局勢日益劇烈的變化,康有為的眼界也進一步開闊起來。

        康有為時時由所見所聞思及故國,將異國情形尤其是國家局勢與華夏相比聯(lián),《緬甸哀》一詩寫了緬甸數(shù)日之內(nèi)便淪陷為英國殖民地的慘劇,往日的繁榮與現(xiàn)時朝不保夕的王族相對照,令康有為哀痛不已,落淚如珠。彼時的亞洲秩序正在重建,隨著列強的入侵,原來以宗藩體系為基礎(chǔ)的亞洲秩序被歐洲資本主義列強殖民擴張建立起的殖民體系所打破,曾經(jīng)作為宗主國的中國也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與其藩邦緬甸同樣處于存亡的危急關(guān)頭。在這樣的局勢下,緬甸亡國對康有為的震撼非常巨大,“語終稱吾緬已矣,中國阽危不可樂。頗聞恃大尚守舊,深恐亡同一丘貉”,緬人此語讓康有為意識到中國當下的危難處境,也從中驚覺若想救國就必須除去妄自尊大的陳腐觀念。

        與前期多關(guān)注自身處境相比,此時康有為的目光開始聚焦于南洋國家的狀況,更多以同情的眼光看待南洋諸國。當他登上宮高塔后,雄偉宮殿、山川,江流滾滾,阿瓦城的景色盡收眼底,但一派生機勃勃中仍能看出歷經(jīng)劫難的痕跡,他也在詩作中透露出一絲嘆惋與隱憂。詩作同時也涉及該地的歷史民俗以及景觀建筑,如花大量筆墨描寫黃金塔的富麗雄偉,寫爪哇火山景觀的奇崛,以及游歷阿瓦城時遍觀佛寺的描寫,等等。此時康有為的南洋詩作或是慨嘆南洋國家的遭遇,或是客觀摹物,表露贊美欽佩之情,已不同于之前的“俯視”姿態(tài),康有為的華夷觀念已有淡化的趨勢。

        對南洋國家的態(tài)度有所轉(zhuǎn)變的同時,康有為也關(guān)注到了南洋華人的境況。他在《游西貢》中寫道:“園林靘麗市樓峻,賦稅繁苛刑罰偏。已改地圖奴隸久,最傷華旅受征廛?!敝趁裾邎@林豐饒靚麗、生活富足,而華人卻承受著繁苛的賦稅,受著嚴厲的刑罰約束,反映出殖民體系下海外華人地位之低下,生存之艱辛。《游爪哇雜詠》中又以地主的富裕豐饒與華人地位低下作比,慨嘆華人在殖民地為奴勞作的悲慘狀況。早期的南洋華人被清政府視為“天朝棄民”,清政府并不對他們負責。至近代,國內(nèi)與南洋往來的禁令雖被廢止,但南洋的華人不僅仍面對著當?shù)赝林用竦呐懦猓馐苤趁裾叩钠缫暸按?,亦難為國人所接受,是絕對的弱勢群體。而在此時,康有為卻不僅關(guān)注到了亞洲秩序重構(gòu)對華人生活境遇的影響,表現(xiàn)出對在外華人的同情,更因為同為華胞深感家國漸衰、無力護僑的悲憤和無奈。種種情結(jié),體現(xiàn)出了康有為國際視野的開闊和更為客觀沖和的華夷觀念。

        (三)重度時勢,以夷強華

        1908年11月14日的光緒之死可看作康有為南洋詩作前后風格轉(zhuǎn)變的節(jié)點??凳鲜苤苡鲇诠饩w,立志匡扶帝業(yè),即使逋逃海外仍宣稱受光緒之詔外逃為變法蓄勢,保皇會更是為保救光緒支持變法而創(chuàng)立,其忠君愛國之情熱烈而深刻,亦時時在詩篇中流露出為故國和君王感傷憂憤的情懷??涤袨閷⒐饩w的生死與國家的興亡聯(lián)系在一起,光緒之死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也促使其思考和行動進一步發(fā)生轉(zhuǎn)變。

        在光緒離世后的1908至1911年,康有為多次進出南洋各國,其間所寫的詩篇多為觸景懷人傷情之作,傷存念亡之情更哀,而開新強華之志不減,既有《讀報》中“天地無情可終古,國家多難獨登樓”的為國抱憂之辭,也不乏“多情懷舊誰能免,著意開新我尚能”這樣重拾河山的勇氣和壯志,更有對國內(nèi)政治局勢變化的關(guān)注,如《聞高麗亡,日俄協(xié)約,且有蒙古、遼東之約,痛慨感賦三章》一詩便抒發(fā)了對國力昔盛今衰、由清朝主導的亞洲秩序崩塌的感慨。

        此時的康有為已在歐美、日本、南洋諸國游歷多時,對國際政治形勢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在度過一段飄零無著、憂忿縈懷的流亡生活后,他開始沉下心來繼續(xù)探索國家的出路。在《讀史》中,詩人抒發(fā)了歷盡千帆后意圖總結(jié)經(jīng)驗、再掀風雨的雄心壯志:“可待功成從范蠡,輕舸西子去西湖?!薄墩撛娛据膱@,兼寄任公、孺博弟》一首亦有“新世瑰奇異境生,更搜歐亞造新聲”的感觸,則可見博采各國眾長以探索新出路的豪情。早在初到南洋之時,康有為便已認識到南洋獨特而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綜觀世界版圖,英、美、沙俄、日本等列強對中國虎視眈眈,處于三面夾擊之下的中國,其沖破突圍的出口便落在了一水之隔、華人聚居的南洋。對于喪失主導權(quán)的中國而言,若要重塑東亞的政治秩序和重返世界舞臺,南洋無疑是一個最具有發(fā)展性的拉攏對象??凳显谡J識到南洋的戰(zhàn)略位置的基礎(chǔ)上,再起雄心,試圖借助海外勢力,以夷強華。

        身在南洋的康有為并無足夠的經(jīng)濟實力或政治權(quán)力可借助南洋勢力從物質(zhì)方面支援故國,因此,在價值觀念方面尋找一種更為開放的思路,將維系中原統(tǒng)治的儒家價值體系從危機中拯救出來,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涤袨樵凇都男炀恪⑽閼椬佣印分袑懙溃骸翱啄珵榻讨?,范世稱大力。又觀佛耶摩,六種震其轍。”他認為孔教有強華興國的文化、政治使命,因此在重構(gòu)的過程中,對孔教的論說以及樹立孔子教主形象便成為康有為努力的焦點。此時,華人聚居且對華夏地位和中原文明抱有敬畏之心的南洋,則為孔教運動的發(fā)展提供了生存土壤。早在康有為來到南洋之前,當?shù)氐目捉虖团d運動已初見端倪,而當他來到南洋之后,更是推動了孔教在南洋的發(fā)展壯大。從康氏在南洋后期所作詩篇里不難讀出他對孔教的熱情,《己酉除夕前二日,酬梁任公弟寄詩,并電問疾,六章》一詩中,他在抒發(fā)“誓拯眾生甘地獄,備纏諸苦陷天羅”的抱負之余,不忘為孔子建立教主形象的使命:“孔佛耶摩并圣醫(yī),各能起病藥尊師。尊天明鬼皆有托,出世同民盡大悲。但苦一身難兩面,雖云圓覺亦遍知。悠悠萬古眾生苦,昧昧吾思一救之?!痹姼璞砺冻隹涤袨閳猿忠匀褰虃鹘y(tǒng)拯救中華,并表示珍視精神內(nèi)涵與儒家相似的其他宗教。

        或許是礙于逋臣的身份,康有為的詩中并未顯露出公開參與孔教活動的痕跡,但他對南洋孔教活動的影響不容小覷。南來后,康有為積極參與南洋的辦學活動,宣揚華人文化,推動當?shù)厝A文教育的發(fā)展,踐行自己傳播孔教的使命。這一系列的舉動,既是對孔教的推崇,對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重現(xiàn),也在南洋留下了中華文化的遺風。

        四、觀念調(diào)整中的忠君內(nèi)核

        雖然康氏的華夷觀念經(jīng)歷身份自傲到趨于平等,再到以夷強華的轉(zhuǎn)變,但是這種變化是在外部勢力空前強大的壓力下康氏的華夷觀念表現(xiàn)形式的調(diào)整,而觀念調(diào)整的最終目的仍是服務君權(quán),把周邊世界改造回舊秩序。在康氏的政治藍圖中,借他國之力以圖自強是貫穿始終的線索。無論是在國內(nèi)時主張效法英、日君主立憲,還是遠渡英、日欲借力扳倒西后(指慈禧),或是出逃南洋后傳播孔教思想、壯大保皇會勢力,都是為了強國以恢復往日榮光。

        中國的華夷觀念源于文明發(fā)達程度較高而對異族產(chǎn)生的優(yōu)越感,在號召各諸侯尊王攘夷、服務君權(quán)、抗御侵略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華夷分野的重要依據(jù)是禮法制度,而君王在其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是華夏民族的核心所在??涤袨橐跃葒c勤王為己任,忠君與愛國成為他在南洋時期政治思想的底色?!翱嘈慕Y(jié)豪杰,誓死救君王”,這句詩可作為康氏在南洋一切活動主旨的概括。他一直有感于光緒的知遇之恩,并在南洋詩中呈現(xiàn)出鮮明的忠君主題。從“圣主蒙塵猶戚戚”到“奮起醵資祝圣齡,祈圣安”l再到“鼎湖龍去只號天,南海波臣泣墜淵”,他對君主的感情并不隨時間的流逝和對象的消散而減弱,反而糅合了關(guān)于帝國、時局、流離的情感,使得忠君思想愈加濃重。君臣之分與華夷之防均為儒家教義,君臣大義代表階層關(guān)系,華夷觀念強調(diào)的是民族間的名分等級意識,在大變革的背景之下相融相通。故康氏對君臣關(guān)系的認可,本質(zhì)上反映著其思想中華夷觀念的長期存在。

        康氏看待中國與南洋諸國關(guān)系趨于平等,源于康氏看到中國與列強力量對比及南洋從屬關(guān)系的轉(zhuǎn)移,而被迫做出的調(diào)整。而在他看來,南洋諸國依舊不是與中華同一層次的民族,只是使我族強大的“工具”,他渴求重構(gòu)東亞秩序順應了時代變革的要求,但其目的卻仍是恢復過去萬國向大清帝國朝貢的秩序。

        (本文共同作者:向揚、陳明秀,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在讀本科生)

        a 黃錦樹:《過客詩人的南洋色彩贅論——以康有為等為例》,臺灣《海洋文化學刊》2008年第4期,第2頁。

        b 譚勇輝:《〈大庇閣詩集〉與康有為的南洋詩》,《粵海風》2015年第1期,第23頁。

        cfi 高嘉謙:《帝國意識與康有為的南洋漢詩》,臺灣《政大中文學報》2010年第13期,第203頁,第214— 216頁,第199頁。

        d 馬洪林:《康南海自編年譜》,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頁。

        e 康有為:“列國政要比較表”,見《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第316頁。

        g 康有為:《萬木草堂詩集——康有為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頁。(本文有關(guān)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h 楊四平:《由古典至現(xiàn)代:晚清詩論的過渡性特征》,《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7年第2期,第157頁。

        j 李鐘鈺:《新加坡風土記》,《東南亞》1997年第1期,第50—56頁。

        k 甘德政:《中英(英中)關(guān)系與馬來亞華人的身份認同》,復旦大學2013年博士學位論文。

        l 湯志鈞:《康有為政論集·上》,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409頁。

        參考文獻:

        [1] 湯志鈞.康有為政論集·上[M].北京:中華書局.1981.

        [2] 康有為.萬木草堂詩集——康有為遺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 馬洪林.康南海自編年譜[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12.

        [4] 康有為.“列國政要比較表”.賈小葉.1840—1900年間國人“夷夏之辨”觀念的演變[A].鄭大華,鄒小站主編.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主義[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5] 李鐘鈺.新加坡風土記[J].東南亞,1997(1).

        [6] 楊四平.由古典至現(xiàn)代:晚清詩論的過渡性特征[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7(2).

        [7] 黃錦樹.過客詩人的南洋色彩贅論——以康有為等為例[J].臺灣:海洋文化學刊,2008(6).

        [8] 高嘉謙.帝國意識與康有為的南洋漢詩[J].臺灣:政大中文學報,2010(13).

        [9] 譚勇輝.《大庇閣詩集》與康有為的南洋詩[J].粵海風,2015(1).

        [10] 甘德政.中英(英中)關(guān)系與馬來亞華人的身份認同[D].復旦大學,2013.

        基金項目: 本文系廣州大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項目,項目編號:CX2018023

        作 者: 劉嘉怡、李嘉嘉,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在讀本科生。

        編 輯:趙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歡
        華夷康有為南洋
        紐約“東村”的南洋菜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7:16
        華夷一家:長城的經(jīng)貿(mào)與和平
        散文(2022年12期)2022-02-01 11:23:56
        南洋愛國華僑三領(lǐng)袖的赤子情
        華人時刊(2021年13期)2021-11-27 09:18:54
        唐代華夷關(guān)系理想圖景下的“天下法”解析
        法律史評論(2019年2期)2019-05-21 01:01:28
        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
        藝品(2017年2期)2017-07-21 14:24:58
        康有為“八分說”論略
        藝品(2017年2期)2017-07-21 14:24:58
        康有為書學評價及相關(guān)問題
        藝品(2017年2期)2017-07-21 14:24:58
        想象的異邦:非我族類與華夷之別
        南風窗(2017年9期)2017-05-04 22:24:20
        近代“日本式華夷秩序”的轉(zhuǎn)型邏輯
        普陀山書法瑯琊榜·康有為
        中國篆刻(2016年5期)2016-09-26 07:40:09
        日本人妻伦理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日韩久久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一二区中文字幕| 蜜桃传媒网站在线观看| 色天使综合婷婷国产日韩av| chinese国产乱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av在线观看| 99久久久人妻熟妇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爽av大片|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 国产三级不卡一区不卡二区在线| а√天堂资源官网在线资源| 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免费看| 在线观看视频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va国产va天堂va久久|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不卡一区在线 |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永久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日韩av高清无码| 亚洲免费无毛av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青青草综合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 亚洲岛国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真人做人试看60分钟| 四虎影视亚洲精品| 精品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不见久久见www日本网|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久久6| 夜夜高潮夜夜爽免费观看| 黑人上司粗大拔不出来电影| 含羞草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激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