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松
網絡公共輿論具有較強的交互性、自由性與開放性的特點。其可以在政府公共管理中將公眾的想法與意見反饋給政府,而且可以將政府的決策及時地告知民眾,實現政府部門和公眾的有效溝通。為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可以使得民眾更好地參政議政。然而,其也會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對此,政府部門就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并且加強監(jiān)督與引導。本文首先分析了網絡輿論會對我國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產生了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然后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僅供參考。
作為一種較為特殊的公共輿論形式,網絡公共輿論在公共管理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輿論對公共管理工作造成的影響也分為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這主要是由于網絡環(huán)境是開放的、是自由的,于是也就會使得人們可以自由地傳播信息,自主地表達言論,但是,網絡信息是良莠不齊的,因此在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可能也會產生不利影響。對此,就要采取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在此基礎上才可以更好地發(fā)揮積極的影響作用,消除不利影響,全面地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有效性。
一、網絡輿論對我國政府公共管理的影響分析
(一)積極影響
1.推動公共管理決策的實施
在以往的工作中,在落實公共管理決策時通常都是逐層進行的,因此會具有相對非常慢的傳遞速度。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即某個地方已實施了此政策決策,然而在其他地方卻還尚未獲得有關的信息。如此一來,就會影響到公共管理職能的充分發(fā)揮。網絡時代背景下,通過網絡能夠及時地傳遞與共享決策信息,各級政府能夠在同一時間對中央政府制定的決策進行實施。此外,通過對網絡輿論監(jiān)督作用的有效發(fā)揮,可以使得廣大民眾嚴格地監(jiān)督決策的執(zhí)行狀況,有效地提高執(zhí)行效率與執(zhí)行效果,約束各級政府的行為。
2.提高公共管理的民主性
對于政府部門而言,其關鍵的工作目標即為實現公共管理的民主化,實現人民當家做主。長時間以來,通常都是由政府部門制定公共管理決策。政府會結合工作的實際狀況與存在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對策。但是,對于一些地方政府而言,其為了獲得更多的“業(yè)績”就會盲目追求效益,最終會制定不夠科學的決策。在網絡輿論環(huán)境下,廣大民眾能夠通過許多不同的渠道參與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能夠將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及時地反饋給政府。政府部門能夠通過民眾的想法不斷地優(yōu)化決策,這樣一來也就使得決策更加具有民主性的特點。
3.提升工作效率
開展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最終目標即為能夠實現對公共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與合理利用,能夠有效地推動公共事業(yè)的良性發(fā)展,能夠獲得最大化的公共利益人。但是,實際上,許多因素會影響到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借助于網絡輿論的監(jiān)督作用,公眾可以對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執(zhí)行情況與效果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可以更好地提高此項工作的工作效率。通過對網絡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使得各級部門進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建立完善、統(tǒng)一的內部信息系統(tǒng),對各級政府與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嚴格監(jiān)督,激發(fā)其工作熱情,使其可以更加地盡職盡責地完成本職工作。而且在網絡輿論的大環(huán)境下,廣大民眾能夠參與到公共管理監(jiān)督中,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效果,發(fā)揮此項工作的重要職能。
(二)消極影響
1.可能會誤導公共輿論的走向
由于網絡環(huán)境是相對較為開放的,人們對個人的想法與見解進行自由的表達。然而,這也會導致信息的質量無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因為人們的知識水平、受教育程度、對信息的分析與處理能力不同,因此也就會導致人們會對信息進行不同的選擇與處理?;蛟S就會造成人們傳播的信息出現“質”的改變,特別是對于一些情緒相對較為激動的網民來說,其在看到具有煽動性的言論時可能會進行跟風,時間久了就會對公眾的正確輿論導向產生一定程度的誤導。
2.可能會侵犯合法權益
因為網絡世界是自由的、是開放的,公民的權利得到了有效的延伸。但是,通常狀況下,網民通過互聯(lián)網發(fā)表自由言論時,不會受到責任的制裁,所以也就可能會引發(fā)暴力與強權行為。目前,社會上產生了許多的網絡謠言,這也就會對網絡輿論的監(jiān)督、對現實的社會秩序產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而且,由于互聯(lián)網具有較強的開放性,這也使得一些人們的個人隱私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一些網民可能會出于報復心理,從而實現對他人的人肉搜索,這一系列的網絡暴力行為會對個人的權利造成較大的損害,而且也會導致不法分子無法得到有效的懲處。
二、網絡輿論環(huán)境下加強政府公共管理的對策
(一)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規(guī)
截止到當前為止,在我國網絡輿論監(jiān)督的立法方面還會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這樣就會導致混亂狀態(tài)的存在,就會影響到監(jiān)督作用的有效發(fā)揮。對此,政府部門就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職能作用,要嚴格地監(jiān)督輿論。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guī),對網絡輿論進行嚴格的約束與管理。不僅如此,還要明確地規(guī)定有關責任人所擔負的職責,這樣就可以在不良事件發(fā)生以后,更加準確、及時地追究責任人的責任,使得責任人樹立較強的責任意識,更加認真地履行個人的職責,有效地規(guī)范網絡輿論。
(二)開展科學的指導工作
目前,部分不法分子會鉆空子,借助于互聯(lián)網對一些不良的價值觀進行傳播,從而會對網民的思想理念產生不良的影響。在不法行為成功以后,那么就會影響到社會的安定與團結。對此,政府部門就要加強對網絡輿論的科學指導。首先,要根據實際狀況成立完善的新聞輿論中心,要構建完善的數據庫,這樣就可以從數據層面、技術層面促進公共管理輿論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不僅如此,政府部門還要選取一系列強制性的措施,對網絡輿論市場進行嚴格的管理與整頓。要嚴格地核查與公共利益安全相關的信息,要準確地判斷信息的真?zhèn)?,一旦發(fā)現虛假與不確定的信息,要避免進行報道,從而防范誤導社會輿論現象的發(fā)生。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輿論對政府公共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影響。其具有極大的積極影響,能夠有效地推動公共管理決策的實施、提高公共管理的民主性、提升工作效率等。但是其也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即可能會誤導公共輿論的走向、可能會侵犯合法權益等。因此,就要結合實際狀況,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要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規(guī)、開展科學的指導工作等。進而有效地發(fā)揮正面的影響作用,防范不利影響,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整體水平。(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市委網信辦)